歐陽修在北宋詩文革新運動中闡述了“文”與“道”的關系。他重視文學的社會功能,強調道在文學中的決定性作用。他認為“道”是內容,就像玉壹樣,“文”是形式,就像玉的光彩壹樣,因玉而存在。
他進壹步將儒家的“道”與現實生活中的“百事”聯系起來,使“道”的內涵更加寬泛和實用。他在學“道”的同時,也重視“文”的意義和價值,提出了“詩窮落後”的論點。
他崇尚樸素、平實的文風,吸收了韓愈“隨言依序”的思想,但又摒棄了韓愈“只說其言”的偏頗,避免了形式主義的崇新求危傾向。這些進步的觀點和主張為北宋的詩歌革新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擴展數據:
歐陽修的散文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無論是討論還是敘述,都是為了做點什麽,感受壹下。他的壹些議論文與當時的政治鬥爭直接相關。例如,他早年曾與高斯合著《勸諫》壹書,揭露和批判了高若在政治上的卑劣行徑。他是非分明,正直嚴厲,充滿政治激情。
又如清朝時期寫的《朋黨論》,明確提出“小人無友,君子有之”的論點,有力地駁斥了政敵的謬論,顯示了革新者的浩然正氣和非凡膽略。這類文章具有積極的實質性內容,是古文實用功能與藝術價值有機結合的典範。
歐陽修的其他議論文與現實政治沒有直接聯系,而是表達了作者對歷史和人生的深刻思考,如《五代史》中的壹些序文,總結了五代的歷史教訓,明確表達了作者的褒貶,以及國家興衰在於人事而非命運的歷史觀。
百度百科-歐陽修
百度百科-北宋詩歌革新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