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詩歌,作為中國人,我們最喜愛的要麽是《詩經》楚辭中的典雅質樸,要麽是盛唐時期的恢弘大氣。如果這個時候提起日本詩歌,很多人會嗤之以鼻!
剛拿到厚郎出版社出版的日本人宮澤賢治的《勇敢的風雨》這本書時,我是如此的粗心。而且,這本薄薄的小冊子居然賣到了52元以上的“天價”。好像有些炒作吧?有了漫不經心的閱讀,當我思考很久的時候,我對這本書有了壹些敬意!
壹本書只收錄了這首名為《乘風破雨》的詩。不知道的人大概以為是《羅摩衍那》之類的千字詩,但其實這首詩只有30行,比杜甫的《贈八處士》略多,比白居易的《琵琶行》少得多。為什麽壹首短詩要獻給壹本書?是不是真的像我們對待壹些國產詩壹樣,壹首絕句和七律都是用幾百頁來闡述背景,豐富其深刻內涵?答案不是這樣。這本書的正文本身就是30首詩,加上山村浩二的畫,頓時有了強大的魅力。這種魅力,就是詩人面對風雨的從容。
之前的日本詩,是在我少年時代玩光榮的《三國》的時候,開篇臺詞才出現日本戰國霸主信長的詩:
我對此印象深刻,並感到十分孤獨,因為“在我之前,那些逝去的時代去了哪裏?,在我身後,是未來的幾代人?”在陳子昂。但是看完這本書,我發現這首平靜的詩,用很少的筆墨和淺色的畫法,讓詩生動起來。即使聽不懂日語的原韻,也能感受到作者詩中面對風雨的從容與淡定。
2016是宮澤賢治誕辰120周年。他死前饑寒交迫。他在家鄉的饑荒災難中寫下了這首《乘風破雨》,不久就去世了。這首詩是在他死後被發現的,現在它被認為是宮澤賢治的傑作。這位日本詩人生前多才多藝,在佛教、文學、自然、農業、音樂等領域都有很大成就。他壹生寫了大約800首詩和數百篇童話,受到後人的高度贊揚。他甚至被譽為“以德服人的典範”。這裏所謂的“人之典範”,與宋代狄勇“人之外貌”的帥氣顏值大相徑庭,但可以說是為人處事的典範。如此有才華的人物,當代中國,我只認識壹個大師弘毅。碰巧的是,弘毅大師和他都是虔誠的佛教徒和偉大的詩人。宮澤賢治在“千年最受歡迎的日本作家”中排名第四,這是弘毅大師在中國未必能達到的,但這並不是因為弘毅大師沒有宮澤賢治有才華,而是因為千年來中國作家太多了。
這是壹本優秀的繪本,中英文結合的詩詞,其實並不是意味深長的押韻,但總比平實簡單,充滿善意和堅定要好。畫的並不精致,但在水墨的風雨畫中給人壹點溫暖,就像畫家山村浩二在每壹頁上寥寥幾筆畫出的那個小小的身影,也在風雨中表現出毫不畏縮的堅定和悲憫。所以不壹定要背詩,感受這種意境才是最重要的,給孩子讀這樣的繪本還是自己讀。
蘇東坡當年的風波也是關於風雨:
展現的是蘇的豪邁與瀟灑。
杜甫的名句《茅屋被秋風吹破》也是被秋風蹂躪的:
表現了老先生這樣壹個窮人在風雨災害面前的落寞和無助,以及他的同情和助人為樂的情懷。
打開第壹頁,只有這首詩的第壹句:
畫面極其奇妙:灰蒙蒙的天空中,壹場暴風雨正從天而降,左邊的稻草上掛滿了雨珠。蜻蜓和蚱蜢緊緊抓住草葉,以免被風雨卷走,而鳥兒還在天空中展開翅膀覓食,遠處的樹木還在展開枝葉。即使不背雨具,小小的身影依然從容前行。
全詩展現給我的是詩人的從容。我在網上找到了這首詩的翻譯版本,感覺還不錯:
感覺這樣的翻譯好像根本不是詩,我自己也寫了壹首:
這個時候我發現繪本裏壹點平靜都沒有。這就是差距,於是我帶著孩子重讀這本書,感受風雨中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