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古文鑒賞江雪

古文鑒賞江雪

贊賞:

這是壹首婦孺皆知的小詩。用詞簡單,語句通順,讓人看了過目不忘。如果壹個人只能背誦三首古詩,江雪是其中之壹。當我們陶醉於它的簡潔時,不禁會思考它表達了什麽。

壹首詩可以有多大?江雪似乎提供了壹個模式。西方中世紀對《聖經》的解讀和閱讀曾有壹種“四義解讀法”,主張從字義、道德義、規訓義、靈義四個層面來理解《聖經》。我們不妨從多層面的意義上來欣賞這首小詩。

首先,從最簡單的字面上看,江雪提供了壹幅“獨自在冰冷的河水中釣魚”的生動畫面。前兩句是冰凍的背景:千山萬水,白雪覆蓋,四面八方蜿蜒,冰凍淒慘,天上沒有壹只鳥,路上沒有壹個行人。最後兩句是小重點:這個背景有壹條河,河上有壹艘小漁船。在漁船上,有壹個老漁夫,他戴著魚竿,獨自捕魚。描摹是很有層次的,很多國畫往往就是以此為基礎的。廣闊的世界與渺小的漁夫形成鮮明的對比,整個畫面給人壹種“冷”“寂”的直觀感受。

“壹切風景詞都是情話”。我們會馬上想到,詩人很可能不只是想畫壹幅毫無意義的畫,對吧?這種苦澀無聲的畫面背後是怎樣的情懷?自永貞革新失敗後,詩人屢遭打擊迫害,貶謫到荒涼的永州,政治抱負無法施展。誌同道合的朋友天各壹方,他的生活很孤獨,沒有朋友,也沒有幾個同伴。這是在壹個安靜寒冷的情況下,在千山的世界裏沒有孤獨的老漁翁。這時候不就是詩人自己的處境嗎?

但是,比較詩人的政治和人生經歷,雖然可以壹壹應驗,卻不能阻擋我們對詩歌的理解。從更深的角度看,這首詩體現了詩人在這種厄運中不屈不撓的精神境界:雖深陷絕望,卻不後悔自己的堅持,雖冰天雪地,卻不改壯誌豪情。有評論認為,在如此寒冷寂靜的環境中,老漁翁不畏嚴寒和風雪,忘卻壹切,專心捕魚。他雖然形式孤獨,但性格清高孤傲,凜然不可侵犯。這個漁父形象其實是柳宗元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寫照。

然而,心理刻畫並不是最高層次的理解。因為這樣的精神只有在這樣的環境中才能展現出來,詩性境界的真正優越性在於超越這個苦澀冰冷的世界,達到精神上的寂靜。這就是禪的境界。詩人深受佛禪的影響,必然對“色即是空”的佛教有深刻的理解。錢山,鳥,步道,人,河,船,鉤,老人,都是空的,唯壹存在的,是漁民的超然。妳釣到的不是魚,而是禪。

這樣,我們就可以在不同的層面上體會這首小詩的美。雖然有不同的層次,但每個層次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美。字裏行間飽含深意,這或許就是江雪千百年來令人驚艷的原因,以其十字架在中國文學史上占據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