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解放區的詩歌發展如何?

解放區的詩歌發展如何?

抗日戰爭爆發後,解放區的文學工作者利用各種文學形式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抗日宣傳活動。其中,詩歌因其短小精悍,能快速及時地反映現實生活,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第壹個運動是詩歌朗誦。在發起者柯的積極倡導下,小三、等詩人,以及“戰歌社”、“反大文學社”等文學社的許多文藝青年也加入了宣傳行列。比詩歌朗誦稍晚壹點的是街頭詩歌運動。魏巍、邵子南、陳暉等人都創作了大量的作品,尤其是在田野裏。他的名篇《如果我們不去打仗》只有短短六行:“如果我們不去打仗,敵人會用刺刀殺了我們,指著我們的骨頭說,妳看,這是個奴隸!”短小精悍,富有哲理,充分發揮了詩歌的政治鼓動性,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鼓舞了人民抗日的鬥誌。

延安文藝座談會後,確立了文藝大眾化和民族化的方向。在此基礎上,民間詩歌成為主流。然而,仍有壹些詩人保持著自己的創作個性,堅持創作個人抒情詩,何其芳就是其中的典型。1945年出版詩集《夜歌》,展現了作者從國統區到達解放區後,對解放區新的鬥爭生活的體驗和感受,真實地描述了新舊交替時期知識分子心中“壹個舊我和壹個新我在矛盾、爭吵、排擠”的精神轉化過程。他的感情真摯熱烈,風格質樸明朗,代表了解放區個體抒情詩的最高成就。

1938年,毛澤東在《中國生產者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中提出了“將國際主義的內容與民族形式相結合”,確立“清新活潑的中國風格和中國人民喜聞樂見的中國氣派”的主張。在1940出版的《論新民主主義》中,他明確指出:“新民主主義的民族形式、內容——這就是我們今天的新文化”。1942期間,在延安召開文藝座談會。毛澤東在座談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進壹步確立了解放區的文學規範,明確了文藝大眾化、民族化的發展方向,因此,把目光投向民族傳統,運用多種形式的民間文藝來表現革命內容,宣傳革命思想和抗日戰爭,成為解放區詩歌的主要特點。在此背景下,各種民歌新詩發展繁榮,逐漸成為解放區詩歌的正統和主流。所謂民風新詩,是指在小曲、小調、天空信仰等民間藝術和鼓書、評彈等說唱藝術的基礎上創作的詩歌。大致可以分為敘事詩和抒情詩。除了筆下的和以及阮筆下的漳河水外,前者還包括的《訴苦》、《送死》、趙筆下的李冰、《成親》中的嚴琛、劉演的《小王吳》、《駕車在田》和《榮冠秀》等。後者的代表作品有何敬之的《軍旅頌》、葛碧舟的《告別延安》、《邊區像八陣圖》、劉玉的《延安短歌》、蔡其教的《回聲集》等。他們都以貼近農民的藝術形式宣傳革命思想,描寫解放區的新生活新面貌和人民高漲的抗戰熱情。

自“五四”時期周作人提出“平民文學”口號以來,從胡適、俞平伯等人對白話新詩的早期倡導,到20世紀30年代中國詩人提出“歌謠式”詩歌的文藝主張,詩歌大眾化這壹主題受到了各方的廣泛關註。但直到40年代的解放區文學才真正付諸實踐,真正以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反映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情感,從而獲得他們的認可和喜愛。然而,詩歌“大眾化”繁榮的背後,也隱藏著諸多問題:過分強調文藝為工農兵服務,某種程度上忽視了知識分子自身的情感表達;過分肯定各種民族藝術形式的優點,卻很少提及其缺點;同時,也在壹定程度上割裂了五四以後中國新文學向西方學習的道路。這些弊端在解放區文學中長期存在,壹直延續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產生了壹些不良影響。

詳見/Philology/27/02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