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介紹肖邦!

介紹肖邦!

肖邦

也被稱為弗裏德裏克·弗朗西斯澤克·肖邦,弗雷德裏克弗朗西斯克肖邦。

職業:作曲

地點:波蘭

出生地:波蘭

生日:1881 3月1。

人物介紹

弗雷德裏克·弗朗西斯·肖邦弗雷德裏克·弗朗西斯·澤克·肖邦(1810三月1 -1849六月17)

這位偉大的波蘭音樂家從小就喜歡波蘭民間音樂。七歲寫《波蘭舞曲》,八歲表演。不到二十歲,他已經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他的後半生恰逢波蘭亡國。他在國外度過,創作了許多帶有愛國思想的鋼琴作品,以表達思鄉和亡國之情。其中有《第壹敘事》、《降A大調波蘭舞曲》等與波蘭民族解放鬥爭有關的英雄作品。有充滿愛國熱情的戰鬥作品,如b小調革命練習曲、諧謔曲;有哀悼祖國命運的悲情作品,如降B小調奏鳴曲;也有懷念祖國和親人的幻想作品,比如很多夜曲和幻想。肖邦壹生以鋼琴為生,幾乎所有的創作都是鋼琴曲,因此被稱為“鋼琴詩人”。他經常籌錢為國外的同胞演出,卻不願意為貴族演出。1837嚴詞拒絕俄羅斯授予的“俄羅斯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稱自己的音樂是“藏在花叢中的大炮”,向世界宣告“波蘭不會滅亡”。晚年生活十分孤獨,他痛苦地自稱“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臨終前,他請求親屬將他的心臟運回祖國。

波蘭天才

首先,另壹個神童

肖邦壹家住在壹位伯爵夫人的莊園宅邸的三個房間裏。它們是令人愉快的房間,有白色的墻壁和明亮的天花板,窗戶上有白色的沙窗簾,寬大的窗臺上有倒掛的金色鈴鐺和盛開的天竺葵。房子裏有沈重的紅木家具,許多書架和壹個白色的圓柱形爐子。天冷時,裏面的松木劈啪作響,散發出芳香的熱量。三個房間中最大的壹個房間裏有壹架鋼琴。與其他天才音樂家不同,年輕的肖邦不喜歡那架鋼琴。

肖邦的啟蒙老師是壹個奇怪的人物。他總是穿著淡黃色的外套和褲子,漆皮靴子和壹件色彩鮮艷但俗氣的背心。據他說,這是在壹家拍賣行購買的波蘭最後壹位國王的財產。他總是帶著壹支長長的鉛筆,經常用來敲那些遲鈍不守規矩的學生的頭和手指。他讓肖邦喜歡上了鋼琴,而且彈得很美,於是年輕的肖邦在華沙逐漸被譽為“第二個莫紮特”。十歲時,他被帶到壹位偉大的歌手面前表演。歌手非常高興,送給他壹塊手表。不久後,俄國沙皇聽了他的演奏,立即送給他壹枚鉆戒作為禮物。當時的歐洲報紙上有壹句話:“上帝把莫紮特給了奧地利,肖邦給了波蘭。”在肖邦還很小,記不住音樂的時候,他可以編壹些草圖,讓老師給他寫在稿紙上。後來,肖邦在他父親教法語的華沙學會學習作曲和其他課程。當他17歲時,他終於離開學校投身於音樂。

二是“壹心壹意”的愛國音樂家

肖邦是第壹個將壹生獻給樂器的作曲家。即使是李斯特,鋼琴中的帕格尼尼,在晚年也轉向為所有管弦樂隊創作,所以當他的鋼琴作品為管弦樂隊改寫時,聽起來壹樣好——甚至更好。但是肖邦沒有試圖在鋼琴上模仿管弦樂隊。他能用鋼琴比任何其他樂器更好地表達音樂。無論肖邦作品的節奏是怎樣的——無論是圓舞曲還是波蘭瑪祖卡舞曲還是波蘭舞曲——旋律幾乎總是以簡單的阿巴三部曲的形式出現。他的音樂不同於貝多芬的奏鳴曲,就像壹首短而完美的詩不同於莎士比亞的戲劇壹樣。肖邦在維也納舉辦了兩場成功的音樂會,然後想在更廣闊的世界裏尋求名聲。在華沙舉行了三場告別音樂會後,他出發了。在他走遠之前,他的老師和以前的同學攔住了他的馬車,為他唱了壹首合唱曲。然後他們送給他壹個裝滿家鄉泥土的銀色紀念杯,希望他永遠不要忘記自己的家鄉。雖然他再也沒有回來,但他從未忘記他出生和長大的祖國。

第三,巴黎歲月

肖邦到達巴黎後不久就成為巴黎最時髦的老師。他想有多少學生就有多少學生,價格是最高的。他在班上就像壹個王子,總是戴著白羊座的手套,由仆人陪同,坐著馬車來。李斯特把他介紹給杜德萬特,壹位以喬治·桑德為筆名的著名小說家。通過她,他被吸引到以巴黎為家的藝術家、作家和音樂家的歡樂圈子裏。但所有降臨在他身上的成功和樂趣,永遠無法讓他忘記波蘭的榮耀和悲傷。肖邦所有的音樂作品都是他各種感情的短音畫。有些是取自他自己的生活——他在紮爾卡島上拜訪喬治·桑德和她的女兒們時寫的夢幻夜曲和簡短的前奏曲,還有那些圓舞曲——尤其是降D大調的那首,據說是他看了喬治·桑德的小白狗追尾巴後寫的。但是他的音樂更大的壹部分來自於他對出生地的熱愛。

第四,波蘭節奏

肖邦的許多偉大作品都是以兩種古老的波蘭舞蹈——瑪祖卡和波羅乃茲——的節奏寫成的。波羅乃茲舞是壹種貴族舞蹈——王子和英雄們在國王的寶座前穩步莊嚴地行進。肖邦以這種形式創作了他的壹些最宏偉的作品。肖邦經常看瑪祖卡舞。這是壹種鄉村舞蹈,波蘭農民試圖在充滿活力和歡樂的情況下忘記生活中的艱辛。它的節奏是每小節三拍,在最後壹拍,舞者的腳跟壹起點擊,以加強壹拍。肖邦創作了五十多首瑪祖卡舞曲,在這種節奏中,他表現了從悲傷、神秘到生活歡樂的各種感受。肖邦的降B小調大明曲是基於壹首古老的波蘭詩歌,而他的四首民謠講述了波蘭最偉大的詩人寫的四個故事。最受歡迎的歌曲之壹是關於壹個年輕的騎士對壹位美麗而神秘的女士的愛。甚至他的練習曲不僅僅是壹些練習,還有壹些音樂小品。所有想成為著名鋼琴家的學生都想學的偉大的《革命練習曲》,是在肖邦聽說波蘭人壹次次起來反抗俄國,卻壹次次被殘酷鎮壓的時候寫的。浪漫主義大師舒曼曾這樣形容:“肖邦的作品是藏在花叢中的大炮。”肖邦的音樂之所以受到人們的喜愛,也許是因為它不僅講述了波蘭的美麗和悲傷,還講述了壹種激昂的愛國情懷。肖邦在巴黎的朋友、德國詩人海涅曾寫道:“當他坐在鋼琴前時,我覺得好像是壹個來自我出生地的鄉下人在向我講述我不在時發生的最奇怪的事情。有時候真想問他:‘家裏的那些玫瑰還在熱情地綻放嗎?“那些樹在月光下依然歌唱得如此美妙嗎,”這位優雅的小音樂家“迷人的微笑,愉快的態度和天使般美麗的卷發”成為了巴黎客廳的寵兒。但是在巴黎生活的經歷破壞了肖邦的健康,他變得敏感易怒。壹次爭吵之後,他和喬治·桑德十年的友誼徹底崩潰了。

鋼琴詩人

首先,復雜的歌名和別致的作曲

肖邦壹生有很多作品,都是鋼琴作品,其中十分之九是鋼琴獨奏。但最麻煩的是,他的大部分作品只有體裁沒有標題,很多作品即使按體裁和體裁做了標註和編號,還是很難搞清楚是哪壹部。所以後人在檢索肖邦的作品時,往往以作品編號(op .)作為檢索的主要依據,因為作品編號不會出現重復和混亂。

沒有鋼琴鍵盤,肖邦無法作曲。據當時的人說,肖邦擅長鋼琴即興演奏,壹氣呵成。但當他著手思考即興創作時,卻異常費力,稿紙上往往留下許多塗改的痕跡。做了很多作品,每次他自己彈都會有修改版。可見肖邦對作曲是很有感情的。

二、肖邦的信條:讓人猜!

“脫下妳們的帽子,先生們!這裏是個天才!”這是18311 2月,舒曼在《流行音樂》第49期上發表的壹篇評論肖邦作品2號的文章中對肖邦的稱贊。本文是舒曼的第壹篇樂評文章。德國人對肖邦的了解是從舒曼的文章開始的。

從1827到1828,肖邦寫了第二部作品,為鋼琴和樂隊而作的變奏曲,主題是莫劄特的歌劇《唐璜》第壹幕中唐璜和塞利納的二重奏。

1831 10 10月27日,德國鋼琴家朱利葉斯·諾爾(1807-1861)在萊比錫布公會音樂廳首次登臺,演奏肖邦的第二號,舒曼在評論這段音樂時,用了朱利葉斯的名字作為筆名。

183112 16肖邦從巴黎寫信給他的朋友Wojciechowski說:“前幾天,我收到了壹封來自卡塞爾的熱情的德國人寫的長達十頁的評論,他在冗長的介紹(Op.2)後逐段進行了分析。他認為,按照正統的觀點,它們不是變奏,而是壹幅想象的圖畫。他說,在第二個變奏中,唐璜和利奧波德羅在互相追逐;第三變,唐璜吻了塞蕾娜,讓馬特奧覺得惡心。唐璜和塞利納正在柔板的第五小節中接吻。這位作家的奇思妙想令人啼笑皆非,他迫不及待地將這篇文章發表在《音樂雜誌》(壹份屬於他的女婿菲蒂斯的刊物)上。善良的希勒是壹個非常有才華的年輕人...他非常關心我,並立即告訴菲蒂斯的嶽父,他寫的那篇評論對我沒有好處,反而有害。“肖邦提到的費蒂斯(1784-1871)是比利時音樂家。1806年,他娶了《國家信使報》編輯羅伯特的女兒阿黛爾·賴德。菲蒂斯在1827創辦的音樂雜誌,是壹份周刊。那麽,寫那篇評論文章的“熱情的德國人”應該是羅伯特。肖邦最反對用文字解釋自己的作品。倫敦的音樂出版商威塞爾(1797—1885)為了吸引眼球,經常在作品中加入荒誕的標題。比如降B大調變奏曲(Op.2)標註為“向莫紮特致敬”;

導言和波羅乃茲(Op.3)被標記為“快樂”;馬祖卡風格的回旋曲(Op. 5)標註為“Posiana”;《三夜曲》(Op. 9)標註為“塞納河在流”;另外三首夜曲(Op. 15)標註為“西風”;降E大調圓舞曲(作品18)標為“邀舞”;博萊羅舞曲(Op. 19)標註為“安達盧西亞回憶”;b小調諧謔曲(作品20)標記為“地獄的宴會”;第壹首歌謠(Op.23)標註為“無詞敘事詩”;兩首夜曲(Op. 27)標註為“悲傷”;降B小調諧謔曲(作品31)標記為“沈思”;另外,兩首夜曲(Op.37)標註為“嘆息”;兩只波羅乃茲(Op.40)被標記為“寵物”;馬祖卡舞被統稱為“波蘭回憶”。1841年,肖邦在諾安寫給朋友豐塔納(1810-1869)的信中憤慨地說:“至於威塞爾,他是個傻瓜,是個騙子。當妳給他寫信時,妳可以說妳喜歡的...如果他總是因為我的作品賠錢,那是因為他不聽我的建議,加了愚蠢的標題。來自我內心的聲音教導我不要再給他任何作品加上這些名字。妳可以盡可能尖銳地跟他說話。”

在肖邦看來,“熱情的德國人”和威塞爾壹樣愚蠢可笑。但文章中這個德國人所描述的“壹幅想象中的畫面”可能不是他的發明,而是追隨舒曼的腳步;因為舒曼的文章也講了第二變奏“像壹對戀人(但不是唐璜和他的仆人利奧波德羅)在追逐”,而優美的降B大調是“戀人的初吻”等等。舒曼喜歡給自己的作品加上文學標題,比如《嘉年華》(作品9)、《幻想曲》(作品12)、《童年場景》(作品15)、《少年歌集》(作品68)、《森林場景》(作品82)。肖邦討厭這樣。他的《G小調夜曲》(Op.15 No.3)本來想打上“對悲劇《哈姆雷特》的反思”的字樣,後來取消了。他說,“讓人們去猜。“讓音樂自己說話,不要把主觀想象強加給聽眾——這是肖邦的信念。“讓人猜”這句話對肖邦的作品具有普遍意義。

霍平·弗雷德裏克·弗朗索瓦(1810-1849)浪漫主義時期出生於波蘭的法國作曲家和鋼琴家。他的音樂主要是為鋼琴創作的,以傳統的波蘭舞蹈主題為基礎。

肖邦弗雷德裏克·弗朗西斯科(1810-1849)是浪漫主義時期出生於波蘭的法國作曲家、鋼琴家。他的鋼琴曲是以傳統的波蘭舞曲為主題的。

作品:1。夜曲編號1

2.夜曲第二號

3.第五夜曲

4.《C小調夜曲》在阿勞外編號

5.《C小調夜曲》在阿勞外編號

6.民謠霍洛維茨

7.降E大調霍洛維茨回旋曲

8.魯賓斯坦的第二鋼琴夜曲

9.《夜曲》作品9-1傅聰

10.夜曲作品32-2魯賓斯坦

11.夜曲作品72-1(遺產)魯賓斯坦

12.夜曲作品72-1(傳統)傅聰

13.魯賓斯坦C小調幻想即興曲

14.“歡樂”阿勞

15.毛裏奇奧·波利尼第12號革命練習曲

16.第12號李希特革命練習曲

17.E大調練習曲(離別)作品12第三首李奇登斯坦

18.E大調練習曲(離別)作品12第三首毛裏奇奧·波利尼

19.練習曲編號1作品編號10編號1李希特

21.升c小調第二十夜曲,作品“追悼海盜”

22.《第二練習曲》作品10第二樂章

23.《夜曲》8號皮爾斯

24.舒拉·切爾卡斯基第二鋼琴奏鳴曲第三樂章

25.第三鋼琴奏鳴曲第壹樂章,舒拉·切爾卡斯基。

98.舒拉·切爾卡斯基第三鋼琴奏鳴曲第二至第四樂章。

26.舒拉.切爾卡斯基的F小調幻想曲。

27.華麗的華爾茲

28.瑪祖卡舞蹈NO.1

29.瑪祖卡舞第三場

30.波蘭舞曲第六首,英雄作品53。

31.第九圓舞曲《李帕蒂》

32.《第1號圓舞曲》阿勞

33.《第二圓舞曲》阿勞

34.《第三圓舞曲》阿勞

35.G小調波蘭舞曲

36.陸軍波蘭舞曲,作品40,第65438號+0毛裏奇奧·波利尼

37.降B大調波蘭舞曲(第二號)

38.B大調“第65438號+0拉羅查”

39.傅聰《帕格尼尼回憶變奏曲》

40.《船歌》拉羅查

41.降B小調波蘭舞曲(編號除外)

42.《搖籃曲》拉·羅查

43.“第壹首鋼琴敘事曲”魯賓斯坦

43.《第壹首鋼琴敘事曲》霍洛維茨

43.“第壹首鋼琴敘事曲”基辛

44.“第壹首鋼琴敘事曲”波利尼

45.降G大調波蘭舞曲(編號除外)

46.《F大調第二鋼琴敘事曲》魯賓斯坦

47.《降A大調第三鋼琴敘事曲》魯賓斯坦

48.《B小調第壹鋼琴諧謔曲》魯賓斯坦

49.“降B小調第二鋼琴諧謔曲”魯賓斯坦

50.E大調第四鋼琴諧謔曲

51.《雨滴》前奏曲阿格裏奇

52.“五馬祖卡”米開朗基羅

53.《第28-24號前奏曲》阿格裏奇

54.《前奏曲op45》阿格裏奇

55.C小調第三諧謔曲

56.《狗華爾茲》李帕蒂

57.博萊羅舞蹈

58.《華麗變奏曲》齊伯斯坦

59.《第壹鋼琴奏鳴曲》齊伯斯坦

60.狄雲《C小調即興曲》

61.降G大調第三即興曲,阿勞

62.圓舞曲,作品69,第二首,迪努·李帕蒂

63.《夜曲作品27之1》巴倫博伊姆

64.快板音樂會,納吉,阿斯金

65.瓦薩裏《導言與日耳曼主題變奏曲》

66.《圓舞曲》,作品64,第二首,李帕蒂

67.“六頭變奏曲”Ashkenazy

68.《降A大調第壹鋼琴即興曲》阿勞

69.夢幻波蘭舞布蘭德爾

70.塔蘭泰拉之舞。

71.升G小調前奏曲作品28之七》伊沃·波格萊裏奇

72.伊沃·波格萊裏奇,G小調前奏曲作品28,12。

73.伊沃·波格萊裏奇,G小調前奏曲作品28,16

74.升F小調波蘭舞曲布倫德爾

75.“即興二號”克勞迪奧·阿勞

76.馬祖卡行動組。63之二和63之二。

77.夜間作品62,1哈拉西維茨

78.春天的科爾托

79.寂靜的夜晚

80.《導言》與《摩爾弗拉基米&主題變奏曲》;沃夫卡·阿什肯納茲

81.“編號16”cortot

82.《第四夜曲》科爾托

83.科爾托的三首新練習曲

84.《練習曲作品25之七》波裏尼

85.《冬風練習曲》博利尼

86.《蝴蝶練習曲》博利尼

87.《帕格尼尼威尼斯主題曲》齊伯斯坦

88.《C小調波蘭舞曲》布倫德爾

89.“英雄波蘭舞”科爾托

90.夜曲第65438號+0皮雷

91.第九名。皮雷(姓氏)

92.“編號13。皮雷”。

93.“編號15。皮雷”。

94.馬祖卡,作品33之四。舒拉·切爾卡斯基

95.夜曲,作品62,第二首,舒拉·切爾卡斯基

96.唐璜:讓我們手拉手。舒拉·切爾卡斯基。

97.小夜曲,作品27之二舒拉·切爾卡斯基。

98.拉赫瑪尼諾夫圓舞曲,作品34,第三首

99.女孩的欲望,拉赫瑪尼諾夫

100.第三鋼琴協奏曲基申

101.米開朗基羅的第壹首鋼琴敘事曲。

102.《夜曲》第五首卡米爾·聖桑

103.波蘭舞曲,作品53伊格納齊·楊·帕岱萊夫斯基

104.霍洛維茨的第二鋼琴諧謔曲。

105.“五支馬祖卡”2支米開朗琪羅

106.夜曲,作品37,第二首

107.八號夜曲

108.夜曲20號巴倫博伊姆109。圓舞曲第14號在基申外。

108.華爾茲“小狗”陳薩

109.行板自然和華麗的波羅乃茲·伊迪爾比爾

肖邦F.F.C肖邦1810-1849,波蘭作曲家,肖邦19歲時創作了F小調鋼琴協奏曲,1848年回到巴黎幾個月後去世,享年39歲。

肖邦是浪漫主義時代最具獨創性的藝術家之壹,他的風格永遠不會與他人混淆。在壹流的藝術家中,肖邦是唯壹壹位將創作生命集中在鋼琴上的大師。當然,不能演奏任何長度的持續音符是鋼琴的主要限制,但肖邦巧妙地克服了這些限制。他對現代鋼琴風格形成的貢獻不亞於任何壹位音樂家。肖邦用踏板使低音中相距甚遠的和弦保持連續,形成壹個旋律迷人的音群。

在肖邦的身上,母親的血液占主導地位,波蘭民族的血液沸騰得異常強烈,騎士般的馬祖卡閃爍著火熱而輝煌的姿態;甜蜜的溫柔和機智的調情貫穿華爾茲。除了這些精神化的舞蹈形式,肖邦還創作了幻想曲、諧謔曲、敘事曲、即興曲、前奏曲和奏鳴曲。他的感情有時神秘得像魔鬼,有時又迷人得像水妖,但總是溫暖而親切。

肖邦的經典:

肖邦被譽為“鋼琴詩人”。因為各種深刻的感情,如悲劇、浪漫、抒情、英雄主義、戲劇、幻想、靈性、甜蜜、光輝、偉大、質樸、淫蕩,都可以在他的鋼琴曲中表現出來。

您可以先了解以下內容:

(那我給妳推薦幾首歌。)

華爾茲,他的華爾茲讓舞者無法數出節拍。它是精神之舞中使用的音樂,而不是身體之舞中使用的音樂。

夜曲,壹般是暗示月光之夢,流露出不可思議心情的音樂。

波羅乃茲是肖邦最得意的音樂形式之壹。它體現了波蘭肖邦的英雄、嚴肅、優秀和精髓的氣質。

有壹次俄國音樂家馬祖卡在演講肖邦的名曲時說:“即使肖邦的其他音樂完全失傳,他的馬祖卡舞曲也將永遠留給偉大的音樂。”

前奏是他的色彩音樂,是美感和靈魂的提升。

練習曲,詩意的思考,快樂的感受,戲劇的場景,都不是技術練習曲,而是“靈魂練習曲”。

敘事歌可以體會到內容之美和偉大的詩意之心。

總之,他的音樂裏沒有失眠。他的人沒有錯。

現在讓我給妳推薦幾首歌。

1,自然的行板和輝煌的大波羅乃茲,作品22

這首歌是最精彩的壹首。這是非常優秀和安靜的音樂。歌曲的旋律,帶著肖邦風格的精致裝飾音,含蓄悠遠。

2.降G大調練習曲,作品10,第五首。

它是獻給李斯特的。在這首歌裏,委婉地謳歌他心中的熱情和煩惱。

(還有C小調練習曲,又名《革命》Op. 10,第二首)

3.葬禮進行曲,作品35,第三樂章

曲曲充滿了熾熱、強烈的悲傷和崇高的感情,描繪了壹個孤獨的世界。

瑪祖卡舞曲,作品50,第二首。

充分發揮馬祖卡強大的氣勢和特點。

5.狗圓舞曲,作品64,第壹首。

講的是壹只小狗追著尾巴在地上轉。壹首很有意思的歌。

(有降E大調第壹圓舞曲,升C小調第七圓舞曲,降A大調第九圓舞曲,降E大調第十四圓舞曲)這些都很好聽。

6.升F大調夜曲,作品15,第二首。

這是肖邦夜曲中最好的壹首。在這首歌裏,妳可以瞥見南方的星空。厚重的棕櫚樹、呻吟的杉樹和繁茂的玫瑰花叢是南方夜晚的夢想。

(F大調、降E大調、升F大調、升G小調、升D大調都有小夜曲)我很喜歡他的小夜曲。真的很漂亮。

7.軍隊波羅乃茲舞曲,作品40,第壹首

音樂的趣味與夢幻般的夜曲和優美的華爾茲完全不同。這是壹種挑戰和勝利的精神。

升C小調波羅乃茲,作品26,第壹首

這是抒情波蘭舞曲中最受歡迎的作品。這首歌就像是壹個騎士和壹個高貴女人的對話。反映戀人的告別,絕望的悲傷情緒。

降E小調波羅乃茲,作品26之二

這首歌的前面是不可思議的幻想音樂,後面是合唱風格的充滿宗教趣味的有力段落。

10,D小調前奏曲,作品28之四。

這是肖邦前奏曲中最高貴的壹首。它熱情洋溢,以最強烈的抒情和嘆息的歌謠開始,它像是升入了天堂。

(還有G大調前奏曲,A大調前奏曲,D大調前奏曲,也叫雨滴)。

11,G小調敘事曲

這在肖邦的敘事曲中是前所未有的,它具有戲劇性和交響性的體裁。

12,C小調即興曲也很經典。

不知道我說的對妳有沒有幫助。到今天為止,我已經彈了20年的鋼琴,壹直很喜歡肖邦的作品。建議妳去專業書店找幾張肖邦的碟片。有壹些綜合光盤,裏面的歌都很經典。或者說他的全集也很好,因為真的他的每壹首音樂都是那麽的美好和刺激。

希望妳和我壹樣喜歡,也希望我在這裏說的能幫到妳。

肖邦的圓舞曲:

肖邦壹生共創作了21首圓舞曲,從表現形式上可以分為兩類:壹類是將實際舞蹈理想化的作品,壹類是圓舞曲形式的歌詞。比如《降E大調華麗圓舞曲》、《降D大調給小狗的圓舞曲》等作品就屬於前壹種類型,而《升C小調圓舞曲》則屬於後壹種類型。

肖邦的圓舞曲壹直以優美、典雅、華麗著稱,但由於節奏變化復雜,不適合實際舞蹈。在屬於第二類的抒情圓舞曲中,往往可以找到類似馬祖卡的節奏,這是因為肖邦壹直保持著濃厚的斯拉夫民族情調。肖邦的圓舞曲演奏技巧相對簡單,容易理解,所以受到普通人的喜愛。

Fryderyk Fanciszek肖邦(1810-1849),波蘭偉大的音樂家,從小熱愛波蘭民族音樂。他七歲寫波蘭舞曲,八歲表演,二十歲前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他的後半生恰逢波蘭亡國。他在國外度過,創作了許多帶有愛國思想的鋼琴作品,以表達思鄉和亡國之情。其中有《第壹敘事》、《巴大調波蘭舞曲》等與波蘭民族解放鬥爭有關的英雄作品。有充滿愛國熱情的戰鬥作品,如b小調革命練習曲、諧謔曲;有哀悼祖國命運的悲情作品,如降B小調奏鳴曲;也有懷念祖國和親人的幻想作品,比如很多夜曲和幻想。

肖邦壹生以鋼琴為生,幾乎所有的創作都是鋼琴曲,因此被稱為“鋼琴詩人”。他經常籌錢為國外的同胞演出,卻不願意為貴族演出。1837嚴詞拒絕俄羅斯授予的“俄羅斯皇帝陛下首席鋼琴家”的職位。舒曼稱自己的音樂是“藏在花叢中的大炮”,向世界宣告“波蘭不會滅亡”。肖邦晚年的生活非常孤獨,他痛苦地自稱“遠離母親的波蘭孤兒”。臨終前,他請求親屬將他的心臟運回祖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