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友吉行
唐朝:杜甫
回想起十五歲的我還是個孩子,健康得像頭黃牛犢。
庭前八月梨棗熟,樹日可歸千回。
就是突然到了50,坐臥都只有幾排了。
強笑為主持人,悲看為人生煩惱集。
門口還是空的,老伴看我也是這個顏色。
那呆子不知父子禮,叫他生氣,要飯吃,哭向東。
翻譯:
年輕的時候,無憂無慮,身體健康,精力充沛。我真的充滿了活力。當梨子和棗成熟時,年輕的杜甫頻繁地從樹上采摘,壹天至少壹千次。但我覺得因為年紀大了,身體虛弱,行動不便,所以坐臥多,站著少。不想壹輩子低頭低眉,老了卻笑著迎接主人。
我不禁感到難過,充滿了悲傷。壹進家門,我家的墻還是空的,家裏沒有余糧,壹貧如洗。壹對老夫妻,相對沈默,壹臉的擔憂和疲憊。只有傻逼才天真,餓著肚子在東邊廚房門口哭著要飯。
《傷逝》的創作背景;
七言古詩《傷逝》寫於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當時杜甫住在成都的草堂裏,生活極其貧困。他不得不充當幕府將軍,擡高人們的鼻子,使收支平衡。
詩人壹貫的高尚節操,使他很難做到“毀眉屈背為權貴服務”,所以遭到了冷遇,頗為不滿,感慨萬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