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題目西林壁從認識論的角度闡述了詩中透露的人生哲理。

題目西林壁從認識論的角度闡述了詩中透露的人生哲理。

廬山的風雨雲使詩人感到驚訝和驚駭。廬山如此神秘,似乎在於雲霧的作用。而北宋大詩人蘇軾卻以其獨特的情懷翻出了壹個新的意境,這就是眾所周知的“題西林壁”。這首詩是蘇軾元豐七年(1084)四月,與友人遊廬山賽林寺時所作。其實十幾天前,他剛進廬山時,就寫了壹首五言詩:“青山無素,不相親。如果妳想知道廬山,他是壹個老朋友。”他幽默地說,第壹次看到廬山,仿佛遇到了壹個驕傲的陌生人。如果妳想和他混熟,妳以後就得經常來來去去。於是他“走了十多天的山南北”,終於寫出了這篇歌唱廬山的名篇。

在這裏,詩人有意通過迷蒙的紗,直接體悟廬山的本體。妳看,他從橫向看,得到的印象是滿山遍野;從側面看,是壹座奇峰。無論是從遠處看,近距離看,還是從高處往下看,從低處往上看,看到的景象都是完全不同的。然而,蘇軾和其他詩人壹樣,並沒有止步於驚嘆和迷茫,而是想得更遠:畢竟人們看到的是當地的風景,而不是廬山的真面目。原因是遊客看不到廬山之外的全貌,壹味地呆在山裏,“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自然很難看到它的真實形象。

結尾兩句話妙不可言,整個意境展露無遺,給讀者提供了壹個回味經歷、馳騁想象的空間。難道只是遊遍山河才有這種理性認識?簡而言之,我們在討論某個問題的時候,不就是因為走進死胡同而陷入困境嗎?我們在從事某項工作的時候,不也是有時候會糾結於壹些瑣事嗎?總的來說,人們在認識客觀世界的時候,不就是常常局限於某壹部分或某壹方面的偏見,未能著眼全局,抓住客觀事物的本質嗎?.....這壹切不都是由於當事人“在這座山上”,所以“不真實”的結果嗎?這種生活狀況類似於遊客怎麽看不到山!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壹首小詩,引起人們的回味和深思!因此,《題西林壁》不僅是詩人對廬山奇景的謳歌,更是蘇軾以哲學家的眼光對廬山真面目的體悟。因為這種認識是深刻的,符合客觀規律的,所以詩中除了谷峰這種荒誕的形象之外,還有壹種深刻的哲理啟迪著人們的心靈。所以這首小詩特別含蓄深刻,讓人百讀不厭。

這首詩的含義非常深刻,但使用的語言卻極其簡單。簡單明了是蘇軾詩歌的語言特色。蘇軾寫詩沒有雕琢的習慣。詩人追求的是用簡單流暢的語言表達壹種清新前所未有的意境;而這種意境,不時閃爍著哲學的光芒。從這首詩來看,語言表達簡潔,但內涵豐富。換句話說,詩歌語言本身就是形象與邏輯的高度統壹。在四首詩中,詩人大致描述了廬山的意象特征,同時準確地指出了看山無關緊要的原因。明亮的感性和清晰的理性交織在壹起,互為因果,於是詩歌的意象升華為理性領域的典型,這也是人們千百次把後兩句話當作哲學警句的原因。

如果說宋代以前的詩歌傳統是以言誌抒情為特征的話,那麽到了宋代,尤其是蘇軾,出現了以說理為特征的新詩風。這種詩風是宋人繼唐詩之後開創的壹種新的詩風。用蘇軾的話來說,就是“在法度上創造新意,在豪放之外留下妙想”。這類詩的特點是:語淺意深,因事有理,味淡。題西林壁就是這麽壹首好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