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相似之處:蘇軾和辛棄疾的詞都打破了晚唐五代宋初文人用委婉語的舊框框,寫男女情愛和離別之思來娛樂,拓展了詞的題材,提高了詞的意境,拓寬了詞的藝術領域。特別是在豪放表現方面,由於蘇、辛詞所反映的生活主題的拓展和詞境意境的提高,詞人的思想感情在詞中得到了更充分的表達,詞人的創作個性和作品的藝術風格也更加鮮明地呈現出來。
2.區別:雖然蘇軾和辛棄疾都屬於“豪放”派,但如果對他們的詞作壹些具體的分析和比較,不難發現,豪放只是他們詞風的壹個基本特征,但他們在情感色彩、審美風格等諸多方面都有區別:蘇軾詞的旋律更為曠達瀟灑,而辛棄疾詞的基調則頗為深沈悲壯。這應該說是蘇與辛豪放詞風最重要的區別之壹。
具體來說:
蘇辛詞豪放的藝術風格也有相同的壹面,即他們的詞充滿了強烈的豪放豪情,表達了詩人對生活無比的熱愛和豁達的樂觀主義,以及建功立業的理想。正是他們的遠大誌向,決定了蘇辛詞獨特的創作個性和藝術風格。由於蘇辛詞對生活題材的拓展,提高和深化了詞的意境,使詞人的生活和思想在詞中得到了更充分的表達,詞人的創作個性和藝術風格也更加鮮明地呈現出來。如蘇詞《念奴嬌·赤壁懷古》中,波瀾壯闊的山川風光、歷史上傑出人物的英雄氣概和豐功偉績構成了瑰麗的藝術形象,充分反映了蘇軾積極有為的誌氣、開朗豁達的個性和不因政治挫折而喪失生活情趣的人生態度,是其豪放藝術風格的集中體現。再如交響詩《雍虞樂靜寇顧北亭懷古》。面對壹望無際的滾滾長江,我們在緬甸回首過去,暢想未來,心潮澎湃。歌頌傑出的歷史人物,諷刺那些求和平、求安定的人,表達抗金、收復中原的堅定信念,傳達老當益壯的崇高願望。詞中豪放的藝術風格與蘇詞《壹去不復返江》有異曲同工之妙。
同樣豪放的風格,在東坡詞和稼軒詞中,表現出明顯的差異。蘇詞的豪放風格充滿了自由和樂觀。他自由的寫作態度和變幻莫測的文本結構緊密交織,形成了蘇詞大膽浪漫主義的藝術特色。辛詞的豪放,往往充滿了辛詞特有的豪邁蒼涼、磅礴沈郁的個性。他所創造的意境比蘇詞更為瑰麗空闊,他生動誇張的描寫和想象構成了辛詞豪放浪漫主義的藝術特色。蘇軾對生活的樂觀和對理想的熱切追求,使他的文字總是活潑自然,洶湧跳躍,慷慨激昂,鏗鏘有力。辛棄疾的詩歌因長期壓抑民族仇恨和民族仇恨而奔放、慷慨激昂,又因政治理想與社會現實的矛盾、對投降派的排斥而悲涼悲涼,決定了他的詩歌沒有也不可能像蘇軾那樣灑脫。
作為生活豐富、思想復雜、才華出眾、藝術成熟、勤奮追求的詩人,東坡和稼軒詞的藝術風格是多樣化的。除了那些抒發個人豪情壯誌的作品,也有不少感人至深的高雅作品。蘇軾的悼詞悲涼悲涼;描寫農村生活的文字,是那麽的輕盈清晰;表達孤獨感受的文字顯得冰冷;描寫醉夜的文字是如此的優雅。辛棄疾的詞多才多藝,不拘壹格,靈活多變。他的長調激昂,短調溫柔大方,或渾厚雄渾,或婉約清朗。他的風格和魅力根據作品內容的不同而不同,充分體現了詩人傑出的藝術才華和高超的駕馭能力,以及矛盾復雜的思想感情。
蘇辛詞風格特征的形成還表現在其作品主題的發展和拓展上。他們進壹步突破了晚唐五代以來專寫男女情愛和離別之情的舊框框,放大了詞的意境,豐富了詞的生活內容。蘇軾反映和表達了歷代詞人所用的主題,如懷古、感古、追思、說理等,為詞的創作帶來了更廣闊的領域和活力。辛棄疾充分發揮了詞的抒情、傳神、紀念、議論功能,集詩、文、詞之長,豐富了詞的表現手法和語言技巧。正是這種大膽的創新,形成了蘇辛詞獨特的藝術風格。
蘇信對語言的駕馭能力更是因其高超的技巧而令人矚目。前人說蘇軾以詩為詞,辛棄疾以散文為詞。在語言上,蘇軾壹改花言巧語的風格,多吸收陶淵明、李白、杜甫、韓愈的詩詞,偶爾使用當時的口語,給人清新質樸的感覺。與蘇軾相比,辛棄疾不僅使用了古代現代詩歌的句法,而且吸收了散文、駢文和大量的民間口頭文字,無論歷史、哲人、楚辭,還是杜甫、李白的詩歌。韓愈、柳宗元的雜文往往得心應手,融入詞中,形成清新活潑的氛圍。
同樣的口語運用,同樣的清新活潑的氛圍,同樣的豪放主題,同樣的多元化藝術風格,把兩位傑出的詞人連在了壹起,後人把他們稱為“蘇辛”,推為豪放詞風的代表。他們是當之無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