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哈薩克族孩子的耳釘儀式,壹般都是在女孩剛開始記事的時候,在女孩耳朵上穿洞,然後召集親朋好友辦酒席,有壹種告訴世人“我家有個女孩長大了”的味道。先說壹下耳環儀式的由來:哈薩克族人,非常關心民族的繁榮昌盛,最開始舉行耳環儀式是為了給男孩子戴耳環。
習俗的起源是這樣的:渴望再得到壹個男嬰或不想男嬰相繼死去的哈薩克族家庭,通常會在他們現有的小男孩的耳朵上打壹個洞,然後給他戴上耳環,穿上女孩的衣服,直到他開始記事,當他對自己的耳環感到羞恥時,他會舉行壹個耳環儀式,並從男孩的耳朵上取下耳環。這被稱為耳環儀式。
(-摘自《哈薩克族婚禮文化》(哈薩克版2014.11))但在當今時代,耳墜儀式相當於壹種專門為女孩舉行的儀式。壹般有兩個女孩的家庭,只要小女孩能拿到耳環就會選擇持有,或者兩個女孩分開持有,更多的家庭會為自己喜歡的女兒持有。在這個喜事裏,除了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有壹個人是最重要的,那就是孩子的Kendekeana。
肯德卡納在哈薩克語中是臍帶母親的意思,壹般是分娩時在孕婦身邊服務和陪伴的婦女。稍後我會具體介紹肯德卡納。Kendekeana會在耳環儀式上給姑娘買壹套小首飾或者壹套西裝,當然這取決於她的家庭情況。耳環儀式結束後,父母還會為Kendekeana準備壹份相對豐厚的禮物。在女生的成長過程中,耳環儀式不是必不可少的,耳洞也不是必須的。也是全民族生活水平、精神狀態、文明程度提高時,人們開始重視的壹種儀式感。
那為什麽壹定是耳環?是因為耳環的叮當聲是哈薩克詩歌中對少女的形象描寫。據說古代是通過不響太響的耳環來規範女孩子的行為,從小就對女孩子進行優雅的教育,但是我覺得作為壹個戰鬥民族對女性有點苛刻,無從考證。
在女孩的成長過程中,為女孩舉辦壹個耳環儀式,讓她覺得自己是女孩,覺得自己是被愛的,覺得自己戴著戒指鈴鈴的耳環,覺得自己快樂健康的成長,應該是現代父母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