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襄樊戰場上,關二爺雖然無法擴大戰果(黃旭援軍已到,圍困樊城的洪水已經退卻,其他援軍陸續到達,關二爺已經無法取勝),曹軍也是暫時無法取勝?吃了它?關大師。結果關先生壹見面就停了。孫權攻打淮南不會有什麽成功(當年八月,孫權曾經攻打合肥,但是失敗了)。那麽,改變在哪裏呢?什麽時候變的?變化發生在曹操病逝之後。
曹操死於公元220年正月,襄樊之戰後不久。當時的假設情況是怎樣的?孫權將繼續威脅淮南地區。關的荊州軍團還在虎視眈眈襄樊。劉封、孟達駐紮在(今湖北竹山)、房嶺(今湖北房縣)等地,劉、孟等可從東面包抄襄樊。漢中之戰後,劉備率領的益州軍經過壹段時間的休整和補充,戰鬥力十分可觀。更重要的是,劉和孫之間的聯盟仍然存在。在這種形勢下,曹操之死無疑預示著劉、孫即將開始北伐。
在這種形勢下,如果劉和孫同時北上,會比諸葛亮的更好嗎?隆眾對策?北伐分兩條路,而且還不止壹條路。而且,這是劉備和孫權* * *帶著北伐曹氏。這比諸葛亮、孫權因曹丕病逝後,劉、孫的北伐要厲害得多。而且在這種狀態下曹石的內部士氣和民心可能會發生動搖。
在這種假想的北伐中,曹石集團幾乎不可能毫發無傷。更何況曹氏集團可能分崩離析。這種情況下,可能沒有三國歷史,只有兩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