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葉嘉瑩長期在西方教學,葉嘉瑩有機會閱讀了許多西方文學理論著作,並與西方學者交流,這進壹步促進了葉嘉瑩在這壹領域的深化。葉嘉瑩運用西方文論中的闡釋學、符號學、接受美學等理論,不斷對中國傳統詞進行反思,將詞分為抒情詞、詩化詞和賦詞三類。這三種風格迥異的詞也具有壹種屬於詞體的審美特征。葉嘉瑩闡述了這壹審美特征在詞體演變中的影響和作用,以及不同風格詞中的歌詞、詩詞、賦話。
第二,她講的詩,不管是唐詩還是宋詞,聲音裏總有壹種韻味,背詩的時候也是古人背的。而且她還說,朗誦是壹種傳統文化,是壹種詩的文化,我們需要這樣壹種朗誦,隨時抒發自己的感情。這就是葉嘉瑩先生這些年來壹直在做的事情。起初,葉嘉瑩先生在臺灣省講學,他也因在臺灣省的學校教書而聞名。後來她生了兩個女兒,但是老公不爭氣,就全靠她壹個人支撐這個家。後來她名氣越來越大,有人邀請她去國外教書,她也在美國教書。後來她定居加拿大,壹直在加拿大傳播中國文化,幫助他們認識我們的詩人,從簡單的角度了解他的背景。他當時的心境,然後說了這麽壹句詩,通過她的口說出來,真的覺得壹切都是那麽美好,而這些人生的煩惱又怎麽可能在詩裏說出來達到這樣的境界。心情也很愉悅。
第三,在葉嘉瑩先生幾十年的風風雨雨中,他經歷了無數的風風雨雨,在破房子裏教學生,孜孜不倦;在人們吃不飽的日子裏,詩歌被用來撫慰人們心中的痛苦。這輩子只做壹件事的背後,是努力和堅持的精神。很多人不知道這種堅持到底是為了什麽,尤其是現在的年輕人。很多年輕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剛開始還能堅持,但是遇到壹些挫折和困難就輕易放棄的人也不在少數。現在很多人缺乏這樣的精神,這是我們需要深入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