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句是:
“詩言誌,歌總言,聲總隨,法與和。”
2.詳細解釋這句話:
其中“天長地久”意為久遠,有擴大詩歌感染力,使之廣泛永久流傳的意義;“聲”是古代的五音,又稱五音。公、上、交、正(zhǐ)、於五個音在現代樂譜上是1、2、3、5、6,然後加了兩個變化,即公的變化類似於現代樂譜上的7,符號的變化類似於現代樂譜上的4;“法”是指古代樂器的十二法,也指音樂規律或音律,引申為規範或標準的意思。六法是指黃忠、太聰、古曦、嚴斌、易澤、不射,六法是指大呂、仲英、南呂、林忠、呂中、賈忠。
這句話的原意是:詩是用來表達人的意誌的,歌是延長詩的語言,唱得慢突出詩的意義,聲音的高低配合長詞,音律是用來調和唱腔的;按照現在的說法,詩歌是表達感情、思想、情感的,歌曲是詩歌表達感情、思想、情感的語言。音色要符合演唱的旋律,旋律要五聲和諧。
二、補充說明:
這是《尚書》中的壹句話,單獨介紹格律詩,對後來的詩歌創作影響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