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資料:
所有科學
問題二:什麽是民族音樂?所謂民族音樂,是每個國家特有的音樂形式,帶有濃厚的民族氣息。比如愛爾蘭風笛,音樂壹響,就能感受到愛爾蘭人熱情的舞蹈;我們中國的民族音樂博大精深。只要西方有樂器,中國就有。只是用的材料不壹樣。中國古代有八音分類,即石、土、皮、私木、竹。大多數西方樂器是由金屬制成的。所以彈出來的音色很不壹樣。我學的是竹笛,笛聲清脆,是西洋笛子無法比擬的!
我說的可能有點模糊~我現在想這麽多!希望能領養!
問題3:中國民樂的聲音是怎樣的?壹般來說,中國民樂同音階只有1、2、3、5、6五個音,沒有四七個音,這也是古琴原本是班卓琴的聲音。
問題4:中國民樂有什麽特點?中國民樂在音高上的特點是“聲音不能定在壹定的高度”。比如很多民間樂器都有誦經、揉、滑等指法,使聲音起伏不定,有獨特的韻味。這些指法是民族樂器學習過程中必不可少的指法,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樂曲的音色和風格。
在民族音樂中,用不同的盤和眼的排列來表達不同的節拍。壹般來說,棋盤代表強拍,眼睛代表弱拍。* * *有散板、流板、壹板壹目、壹板兩目、壹板三目、壹板三目等形式。
流板每拍寫壹板,壹般是1/4節奏;有壹只眼睛的板是由板和壹只眼睛組成的2/4拍;兩眼板是壹根兩眼組成的3/4拍;三只眼板是由板和三只眼組成的4/4拍;壹板三眼加板只有昆曲南曲才有,大致相當於4/2拍。
三板是民族音樂中最有特色的板塊。三板中的拍子繼承了“拍子無定值”的傳統,即強拍和弱拍的位置並不固定,是根據音樂的風格、演奏者的心情和表達的需要來決定的。曲子添花主要看樂器本身的風格。需要註意的是,主幹音壹般是不變的,有時可以在句子和段落的結音中加入花朵,使曲調更加流暢連續。
問題5:民族音樂有什麽特點?中國的民族傳統音樂由佛教音樂、道教音樂、說唱音樂、戲曲音樂和民間音樂組成。
中國民間音樂(又稱中國大陸民間音樂、臺灣民族音樂、港澳臺華樂和海外華樂)是指以中國傳統音樂為基礎的各種音樂。音樂包括中國各種民族樂器的獨奏協奏曲、中國傳統的各種器樂合奏、近代發展起來的民族管弦樂合奏(管弦樂合奏)和合奏、交響樂團演奏的中國民族風格音樂、中國民族聲樂。
根據考古發現,中國民樂可以追溯到7000多年前,古代文獻壹般追溯到黃帝。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中華民族在形式和意境方面創造了無比豐富的民族音樂文化。它講究藝術表現的中和、樸素、中庸、含蓄、空靈。以五聲音階為主。與西方傳統藝術註重立體感不同,它更註重線條形式的表達。20世紀以來,隨著西方音樂的大量傳入,意識形態領域的“歐化論”以及國人對民族音樂文化缺乏深入了解,中國的民族音樂逐漸被忽視。民國時期,上海產生了許多優秀的中國流行音樂。建國後,民族音樂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挖掘和研究,壹度想建立“中國音樂學院”。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民族音樂受到港臺流行音樂的沖擊和挑戰。近年來,許多音樂家都提到
問題6:最好的國歌是什麽?01.月亮之上
02.荷塘月色
03.最炫民族風
04.天籟傳奇
05.我來自草原。
06.沙漠中的愛情
07.自由飛翔
08.我和草原有個約會。
問題7:中國民族音樂的類型和特點是什麽?中國民族音樂分為:民歌、民族歌舞音樂、民族器樂、民族說唱音樂和民族丹戲音樂。
首先,從音樂的構成來說,中國音樂是以五音音樂為基礎的。所謂五音調式,就是由宮、商、角、簽、羽五個音組成的調式,類似於現在記譜法中的“1、2、3、5、6”。民族音樂中的六音、七音是在五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其次,在音樂表現形式上,中國的音樂註重音樂的橫向發展,即旋律的表現。和中國的書法、繪畫等藝術壹樣,在藝術風格上,中國的音樂註重旋律的韻味,強調形散神散。傳統中國的音樂作品往往以單壹旋律的形式進行,很少使用和聲。
第三,中國傳統音樂與姐妹藝術如舞蹈和詩歌密切相關。在古代,音樂壹般都離不開舞蹈。比如古代的六代樂舞,唐代的歌舞大曲,唐宋以後出現的戲曲音樂,都體現了樂舞的結合。古代詩歌壹般分為詩、詞、歌三類,最初是用來歌唱的,後來詩歌的功能有了分化。從現代音樂的角度來看,歌曲的歌詞大多押韻,壹首好的歌詞也是壹首好詩。
問題八:民族音樂的基本特征首先,從音樂的構成來說,中國音樂是以五音音樂為基礎的。所謂五音調式,就是由宮、商、角、簽、羽五個音組成的調式,類似於記譜法中的1、2、3、5、6。民族音樂中的六音、七音是在五音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中國傳統音樂壹般用五聲音階寫成,如民歌《茉莉花》、《流水》、《放羊五兄弟》、《器樂》、《春江花月夜》、《梅花三弄》等。過去人們常把唱得不正確的人稱為“五聲音階”,這裏的五聲音階是指五聲音階形式中的這五個音。其次,在音樂表現形式上,中國的音樂註重音樂的橫向發展,即旋律的表現。和中國的書法、繪畫等藝術壹樣,在藝術風格上,中國的音樂註重旋律的韻味,強調形散神散。傳統中國的音樂作品往往以單壹旋律的形式進行,很少使用和聲。比如中國古代十大名曲,基本都是某壹種樂器的獨奏曲目。合奏音樂壹般用於宮廷儀式、宗教儀式、迎神比賽等大型場合,與西方強調和聲的音樂有很大不同。第三,中國傳統音樂與姐妹藝術如舞蹈和詩歌密切相關。在古代,音樂壹般都離不開舞蹈,比如古代的“六朝樂舞”,唐代的歌舞,唐宋以後出現的戲曲音樂,都體現了樂舞的結合。古詩壹般分為詩、詞、歌三類。起初都是用來唱歌的,後來詩歌的功能就分化了。從現代音樂的角度來看,歌曲的歌詞大多押韻,壹首好的歌詞也是壹首好詩。此外,中國的民族聲樂藝術在唱法上也很有特色。我們通常把這種由中國人民在幾千年的音樂實踐中創造出來的、具有鮮明民族特色、符合中國人民欣賞習慣的唱法稱為“民族唱法”。民族唱法的特點是:強調聲音的明亮甜美、語言的生動和感情的淳樸、強調線條的圓潤和吐字清晰、強調氣息的運用、註重真聲唱法。近年來,我國聲樂工作者在繼承我國傳統唱法的基礎上,不斷借鑒和吸收美聲唱法的特點,使民族唱法更加科學,更具生命力。中國的戲曲唱法也是壹種民族唱法,而且是很有特色的唱法。中國的戲曲種類繁多,不同的戲曲有不同的唱法,其中京劇最具代表性。在京劇中,唱法也叫唱法。京劇中的生、旦、靜、美、醜五個角色,各有唱腔,復雜多變,真假聲兼備,方法精湛,是世界上各具特色的唱法。現代民族唱法的很多精髓都來源於中國的戲曲唱法。
問題9:中國各民族的傳統音樂有哪些?它有什麽特點?它是如何定義的?綿延數千年的傳統音樂蘊含著豐富的審美特質,是特定音樂思想特質的集中體現,是音樂意識形態的結晶。壹個國家和民族的思維習慣對其審美意識的形成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
在今天的中國音樂中,不僅有豐富的歷史資源,還有豐富的民間傳統資源。這些資源是活的傳統,吸引了中外學者的興趣。根據中國傳統音樂理論,中國的民族音樂可以分為五類。
器樂
中國的器樂可以分為兩類:獨奏和合奏。獨奏曲再次分為弓弦、彈撥、吹管、打擊樂等類別。
同樣,合奏音樂可以進壹步分為弦樂索樂、竹樂、管樂、鼓樂和打擊樂。這五種合奏音樂構成了中國傳統音樂的精髓。
地方戲曲音樂
中國有300多種地方戲劇。這些歌劇根據音樂的不同可以分為四類:(1)皮黃腔;(2)梆子戲:(3)昆曲;(4)高腔。京劇屬於皮黃腔。
民歌
民歌是各種民間音樂的基礎。在中國,由於幅員遼闊,人口眾多,各地都有豐富多彩的民歌。總的來說,中國民歌可以分為三類:(1)民歌;(2)未成年;(3)勞動歌曲。
舞曲
中國也有許多不同風格的民間舞蹈。其中,(1)秧歌最受歡迎;(2)腰鼓;(3)運行幹船;(4)燈籠;(5)采茶;等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