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生命挽歌,多種寫作手法,賦體特征,借鑒文人語言,改變文人化傾向
《白馬王彪》是曹植後期創作的代表作,成書於四年(223)七月。曹植後期的詩歌主要表達了他在政治上被曹丕壓制的怨恨和對自由解放的強烈渴望,用詞慷慨悲涼。《白馬王彪》是曹植作為政治犯憤怒吶喊的作品。全詩共分七章。詩前有序,言四年五月,與白馬王曹彪、任城王曹彰赴京祭天。到了北京後,任城王被殺。七月,他隨白馬王回到封地,想借同行的機會談壹談感情,不料被曹丕的爪牙和使臣逼得分道揚鑣。在這種危急的形勢和極度悲傷的心情下,曹植寫了這篇文章。
這首詩是壹首生命的悲歌,表現了他對親情的疏離和骨肉相殘的悲傷和怨恨。他還運用敘事、抒情、議論、描寫等多種寫作手法,抒發自己的悲傷和告別之情,多方面表現受迫害的處境。詩的第壹、二章,壹方面表達了他對首都的眷戀,另壹方面也盡力描寫了跋涉登陸的情景。在這種敘述和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到詩人被顧湛引導,壹步步嘆息的表情。詩人對首都洛陽的關註,既包含了他對首都親人的愛,也隱含了他對現實政治的憂慮。在第三章中,作者從對艱難旅程的描述轉向內心悲憤的告白。如果道路艱難,也永遠阻擋不了詩人前進的腳步;詩人之所以“流連忘返”,是因為《親愛的葉家》。然後用形象的比喻,講述了惡人當道,反派在政治上相互疏遠的種種惡行。在作者的詩中,他寫道:“貓頭鷹唱平衡,狼是道路。”蒼蠅有白有黑,弄得親戚稀稀落落。想退,沒辦法,妳就阻止吧。“在當時的人們心目中,‘貓頭鷹’是壹種不祥的動物,所以‘貓頭鷹唱歌平衡’比喻妳這邊有很多惡人,這是政治上的不祥之兆。”“狼是路”是比喻惡人竊取重要職位的政治現實。蒼蠅中的黑白”是指小人混淆善惡,就像蒼蠅混淆黑白壹樣。詩表面上看,似乎這只是對小人的譴責,但詩背後詩人所暗示的是小人能“唱”能“道”,是曹丕指使縱容的結果。曹丕作為曹植的哥哥,不僅沒有照顧好弟弟,反而讓反派甚至指使反派迫害弟弟。殺死任城王曹彰後,逼迫詩人和白馬王曹彪分道揚鑣,並派人監視。這使得詩人除了離開自己的感情之外,更加難以抑制悲痛和憤慨,表達了詩人被迫害的事實。”欲歸無門,須猶猶豫豫”,可見詩人對資本的熱愛,本來就包含著對曹魏政權前途的憂慮。第四章運用抒情手法,對事物感到悲傷,眼前的場景引發內心的別離之感。”《秋風》、《寒蟬》、《原野》、《白日》描繪的是壹片蕭瑟蒼涼的景色,既是詩人眼前的景色,也是詩人的情感基調。”“歸鳥”和“孤獸”是詩人內心情感的形象化身,用來烘托詩人骨肉分離、渴望團圓的感情。在這壹章中,作者以情景傳情,以情映景,情景交融,相得益彰。第五章從為物惋惜轉向為兄弟哀悼,引出人生苦短,物危難安的感覺。第六章是作者在對生活和命運的無奈下的裝腔作勢的辭令,但這辭令背後所表達的被壓抑的分離更令人心碎。第七章,作者從悲憤中清醒過來,體悟到人生之道:“變在未來,誰能執百年”。在後三章中,作者通過議論等方式表達了自己內心復雜而痛苦的感受。這種充滿情感的旋律充滿了變化和感人的藝術力量。在整篇文章中,作者融合了敘事、描寫、抒情、議論等多種寫作手法,並將它們相互結合。情緒便捷、自然、無縫地流出,既表達了他的悲憤,也表達了他被迫害的無奈和痛苦。
這首詩體系宏大,既抒情又抒情,具有散文的特點。在開篇序言中,作者已經敘述了他的創作緣起:1,任丘;2.帶著白馬王回國,然後連隊帶著二王回藩,路要異地停。並將整篇文章的情感基調奠定為“憤怒”。第壹、二章,作者以“伊洛廣深,欲扶川無梁”為景。泛越洪濤,抱怨彼得東昌“流露出對北京的懷念。”太谷遼闊,山川樹木灰暗。林宇泥我的方式,自由流動。終葵沒有軌道,所以他必須改變他的方式,爬到頂端。是個陰天,我的馬是黃色的”,表現了我回國時壹路上的艱辛。其實寫旅途中的艱難也體現了詩人對首都的眷戀。如果妳對未來充滿希望,無論妳在路上多麽努力,妳都不會感到那麽悲傷和沮喪。作者描寫了環境,表達了自己的懷念和苦悶。在第三章中,作者很自然地從旅行環境的描寫轉向內心悲憤的告白,將自己被迫害的憤怒、悲傷、焦慮表達得淋漓盡致。第四章是明顯的感傷詞。眼前“秋風微涼,蟬鳴我側。”袁野抑郁的場景,當天消失在西方,帶出作者“歸鳥”“孤獸”的意境,但“歸鳥”“孤獸”還能“去喬林”“遠行”,作者卻回不了家,比“歸鳥”“孤獸”還要慘。這樣的情景交融,烘托了孤獨荒涼的環境,增加了詩人內心悲傷的分量。作者對這壹切情景的描寫恰如其分地表達了他悲憤交加的復雜情感,這些情感又以散體散文的形式表現出來,使詩風具有了明顯的賦體特征。
“曹植,壹個才華橫溢而又不幸的詩人,站在建安詩壇的巔峰,承前啟後,衣被後人復蓋。“(1)在作品中,他借鑒前人,又有自己的創新。這首詩有三處引用:1,借用前人的問答式。提問引出下文,壹問壹答,相得益彰,使得詩的內容緊湊無痕。2.借用以前的典故。曹植在譴責小人時,說的是“蒼蠅中的黑與白”。這句話是借用鄭玄的註釋《詩經·瀟雅清妃》:“蠅為蟲,汙白作黑,汙黑作白。" (2) 3.這首詩的創作方法借鑒了民歌中常用的最真實的調式,篇章之間的詞要連在壹起(第壹、二章除外),形成層次分明、不斷融合的畫卷結構,收到壹種憂郁而含淚的抒情果實。在創新方面,曹植完成了從民歌到文人詩的轉變,使詩人開始成為學者。民歌向文人詩的轉化在這首詩中表現為:1,突出抒情特色。他以雅俗共賞的方式表達心中的哀思和感受,對自己未能實現的抱負和受迫害的悲傷,進壹步凸顯了文人詩歌的特點。2.追求形式美。華懋是壹個重要的表達。在這首詩中,詩人註意詞的精煉,用詞的講究,對仗和多面表現手法的運用,警句的錘煉,開頭和結尾的重視,雙音節押韻詞的運用和嚴格的押韻。將此文與《詩經》、《樂府》相比較,我們不難看出民歌的“自然質樸”與文人詩詞的“艷詞”的區別。這首詩是壹首典型的五言詩,對後世詩壇產生了很大的影響,促進了五言詩的發展,使曹植不僅成為壹位才華橫溢的詩人,而且成為詩壇上壹位有貢獻的學者,使詩人趨向於學者化。
綜上所述,《王彪換壹匹白馬》這首詩是曹植對生命的慨嘆,無論在思想上還是藝術上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其藝術創新值得人們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