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關於唐詩中的僧詩,有哪些好的題材和參考資料?

關於唐詩中的僧詩,有哪些好的題材和參考資料?

唐代送別詩的文化審美——以賈島為例摘要:唐代送別詩是送別主題詩歌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獨特的藝術特色和文化審美意義。其主要特點是以委婉含蓄的方式表達離別時的留戀和傷感;佛教意蘊詩歌意象的生成和廣泛應用:多次構圖模式在抒情言意上的運用,使其呈現出與壹般文人送別詩不同的風格。詩中傳達了文人對追求功利世俗生活的厭倦,以及對修道者超幽禪趣生活的向往。關鍵詞:寄僧詩,抒情特色,文人心態。唐朝大多數皇帝都提倡儒釋道的“三教說”[1]。這種包容性的意識形態政策給了宗教很大的發展空間。因此,佛教在唐代得到了很大的發展,對唐代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多方面的影響。唐代文人信佛的例子很多,比如王維、白居易。他們學禪念經,與僧人交遊,寫了大量與佛教和僧人有關的詩歌,其中有許多送別詩。這些送僧詩在藝術上獨樹壹幟,與壹般的送僧遠離詩保持了壹定的距離,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唐代士人的心態,因而具有不可忽視的文化意義。本文以賈島的送僧詩為例,參照其他詩人的作品,探討送僧詩的獨特內涵。政策拖住了,南方會雨雪。秋鶴抵春,夜猿過禪樹。

白雲盡於頂,前山黃葉多。曾吟尚,明月移九江波。

(賈島的《送李宗去見大師》。《全唐詩》(572卷)和《唐才子賈島傳》有壹個島說:“知心者,乃南子亭和亭之隱士也!”賈島《長江集》載有多部與中南隱士、僧人對唱對答作品考辨。比如《懷子閣隱士》說:“廢寢忘食,夜將盡。”(卷四)《寄語白鴿墨工》雲:“知其屬白鴿,山遠日照。”(卷三)將這些詩與《唐代才子傳》相互參照,可以知道賈島確實與中南隱士有著非同壹般的交情。這位李宗大師應該也是賈島在鐘南山的密友之壹。《送別李宗大師》第壹句中的“敏娥”並不是真的指四川的山,而是比喻住在深山裏的和尚。如《全唐詩》所載唐球《送禮物似男人》詩說:“不知名利,只念佛。”(卷724)戚跡《荊州新邱寺宅寫五首去南屏王》詩說:“老僧約空,汀州年年下雪。”(卷八四五)戚跡《致蜀中廣濟大師》詩說:“終往閩鄂,不能壹路帶妳。”(卷八四六)如果我們對詩歌有細致的品味,可以看出“敏娥”其實是僧侶遠離世俗生活的象征。這首詩的第壹句是用虛筆寫的,說的是李宗大師離開了他隱居的地方,也就是說他說的那句話是“止於南方”,其實不是真的。壹是避免重復;其次,體現了賈島“苦詩”的詩風。“江南雨雪相融”這句話,看似實際上是在描述人們離開的地方的景色,其實用在《詩經·瀟雅·蔡威》裏。“我曾去,柳依依;今天,我會想,會下雨會下雪。告別知音,自然是深情,是依依不舍,但這兩句話卻是如此含蓄深刻,深藏不露。這是唐代寄僧詩的特點之壹。其他如劉長卿的《送別大師》:“從寺廟裏,在它的嫩竹深處,傳來晚鐘的低沈聲音。冬青帶著夕陽,在青山下越走越遠。”(卷147)錢起《送幼師西遊(自吳送僧訪蜀之作)》:“凡猿啼外天,誰聞梵文?”(卷237)郎世遠《去無錫拜師》(劉長卿詩、黃富然詩)雲:“壹入春山,不見千峰。”(第248卷)等。,都寫得含蓄,韻味悠長。送僧詩之所以呈現這樣的風格,可能是因為送僧是異鄉人,超脫世俗人事,飄逸安詳。它們“孤獨地生活在兩棵樹上,安靜,靠近花。“雖然我對事物感興趣,但當我看著天空時,我已經意識到了我的身體。能讓彎腰的客人從遠處欣賞竹樓春色。”(李嘉佑《隨皇甫冉去官,留壹魂為師》。《全唐詩》(卷206)不是壹般文人能比的。所以,曾經親近過和尚的詩人在告別他們的時候,對每個人都作得恰如其分,暗含著離開他們的感覺,委婉。而那些和送僧沒有太多交情的詩人,出於某種需要,要麽就做點詩,要麽就寫點詩送僧來敷衍,他們也不會“為了文學而創作感情。”如宋、李傕等人都有《送沙曼弘景道君玄奘回荊州》詩(卷五十二、卷九十二),寫得好,平淡無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