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是中國古代送別詩的主要意象之壹,它源於漢代以來中國古代“折柳送別”的社會習俗。
大概有兩層含義:壹方面,柳樹生命力很強,民間諺語說“柳暗花明又壹村”,適應性很強。用它送走朋友,意味著無論朋友流浪到哪裏,都會生根發芽,枝繁葉茂,能很快適應新的環境,是對朋友的壹種美好和祝願。第二個方面,柳與“留”諧音,折柳是“留”的意思。柳條的柔弱,像挽著人的手臂,正好符合雙方離別時的心情。
2.葡萄酒
酒入詩,早在詩經。很多大詩人,如陶淵明、李白、杜甫、白居易、蘇軾、陸遊、辛棄疾,都與酒有著不解之緣。唐代送別詩中大量出現酒意象的原因主要有兩個:壹是酒本身具有壹定的生理保健功能,所以人們把酒作為壹種很好的表達感情的載體。第二,它有使人興奮或陶醉的神奇力量。只有酒才能把沈浸在送別場合的詩人無限深情提升到壹個無憂無慮、超然物外的世界。
3.水
“水”這個詞經常出現在詩歌中,創作者用它來象征某種東西,使之成為形象。
水本身被詩人賦予了各種象征意義。如:冷清的水象征著離開愛情的淒涼;水的溫柔象征著離情別緒;水的長流象征著生生世世的離別;流水壹去不復返,象征行人漸行漸遠;水波的起伏象征著心的搖曳;水的空虛象征著心情的失落,等等。正是因為水具有上述象征意義,詩人才能根據抒發情感的需要,在送別詩中廣泛而靈活地設置水意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