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洵之子。嘉祐二年(1057),與其弟蘇轍同中進士。經考試,精通體能,班級第三,授予大理評功,並簽書鳳翔府判官。
在古代山西詩人中,白居易是最著名的。他是唐代繼李白、杜甫之後的又壹位大詩人,與李杜並稱為唐代三大詩人。
白居易,太原人,出身官宦家庭。他的曾祖父、曾祖父、祖父都是官員。父親是潮豐的醫生,香洲的司機,大理的幼女。他是給刑部大臣的仆人的禮物。因為他的祖上父輩都在河南做官,所以在河南生活。白居易生於唐代宗大理七年(公元772年)正月二十日,河南新鄭縣東郭府人。武宗會昌六年(846年)八月病逝於洛陽,享年75歲。
白居易出生時,李白已經去世10年,杜甫已經去世2年。時代需要大詩人,白居易來的正是時候。他出身書香門第,從小就極其聰明。他五六歲就學會了寫詩,九歲就能辨韻了。另外,他的家庭和社會給了他很大的刺激和監督。他年輕時學習非常努力。後來回憶起當時的讀書情況,他說:“我晚上讀書,有時候還學詩歌。很久沒睡,以至於嘴都酸了,手肘也成了瘡。”十幾歲的時候,我曾經過著避難的生活,我了解社會的方方面面。這些原因造就了白居易這位傑出的詩人。
白居易出生後不久,河南發生了壹場戰爭。李所在的濮鎮被河南分為十多個州,而且這種混亂似乎還會持續下去。被彭城縣令提拔為徐州專車司機白,並派兒子白居易南下避亂。從小就離家避難,後來又跑南闖北準備吃苦。於是他在15歲的時候,寫了壹首記錄當時真情的絕句;“妳想從妳的家鄉得到什麽?楚水五山灣李漁。今天因為妳去看妳哥,我哭了壹本書好幾行。”後來又有《送兄送妹七律》,也寫得很好,壹直被人稱道。詩中寫道:“我的田地和花園被戰爭毀壞,我的骨肉變成了街上的渣滓,...* * *當妳看明月時,妳應該哭,因為心,在五個地方,都生病了壹個願望。”從這些詩歌中,我們可以看到白居易當時的生活狀態和心理感受。他家骨肉分離,也能反映出當時社會動蕩和人民流離失所的程度。白居易的少年時代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度過的。
白居易在16歲的時候,就已經寫出了許多可以代代相傳的好詩,其中最著名的是五言詩《別了古草》。據說白居易第壹次來長安是拜訪老詩人顧況。顧況聽說他的名字好住,就開玩笑說:“長安雖貴,但住在裏面不容易。"又讀《山火未盡,春風又高》詩,大加贊賞,說這樣的文筆,在長安生活不難。這首詩確實顯示了白居易非凡的才華。
自從到了長安,顧匡就為此名聲大噪。白居易有時住在長安,有時住在外地。他去過徐州、香洲、杭州等地,和壹些詩人交了朋友,真正開始了詩人生涯。27歲參加鄉試,被宣州刺史崔琰賞識,次年被派往長安應試。貞元十六年(800)29歲,排名第四,進士第壹。365歲,438+0,考中狀元,同時認識了元稹等人,從此與元稹成為朋友。32歲那年春天,白居易被授予校書郎,算是事業有成。33歲時,從洛陽遷到離長安約百裏的秦國,蔔居衛。35歲時,他不再當校書郎,後被封為周至縣尉。次年由周至縣尉調任進士考官,補集賢書院。這年冬天,他被授予翰林學士學位,就在他被授予翰林學士學位前後,他和妹妹楊雨晴結了婚。元和三年(808),拜左,收遺骨。
當時的宰相李繼孚對牛和尚、儒者和其他批評國家事務失敗的人感到不滿。新任命為拾荒者的白居易上《人間制度論》,說自己任意貶謫,因此得罪了李繼父和他的兒子李德裕,不幸陷入了當時政治鬥爭的漩渦。白居易在幾十年的牛李鬥爭中始終被李德裕排擠,這就決定了他壹生的仕途並不順利。他在拾穗期間,盡職盡責,屢次讓皇帝或權臣不滿。
元和六年(811)四月,由於母親去世,白居易定居魏村,心愛的女兒金鑾子也在這壹年去世。白居易在衛尾村住了三年多,貧病交加,好朋友元稹經常拿出錢來幫助他渡過難關。元和九年(814)冬,被封為“左贊大夫”,但後來為丞相所恨,要求急捕吳,被貶為州刺史,後被中書官王涯貶為江州司馬。這種連續的貶謫,對白居易是壹個很大的打擊和教訓,使他的思想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為了避禍避嫌,在江州“不再直言”,“世人從此不再言”,他自稱“淪落到天涯海角的人”,以遊歷、寫詩為業,並向往陶淵明,希望成為隱逸詩人,皈依佛門,企圖擺脫佛門。總之,被貶江州司馬是白居易人生的壹個重大轉折。
白居易在江州居住四年,後遷居中州,在元和十五年被召回。憲宗崩,穆宗繼位,被封為中書舍人。後來,他拜謁了尚書大夫,得知聖旨,送走了大夫,轉往朱郭。白居易精神沈甸甸的,令人振奮,詩中說“得水得魚,騎鶴亦可精神長。”但由於當時派系紛爭激烈,他不僅無能為力,還“終日憂心忡忡”,驚嘆“高位之下有陷阱之虞”。很快我又失望了。怕自己再次成為權力的犧牲品,不敢在朝鮮久留,於是要求駐外。長慶二年(822年)外出做杭州刺史,避開了親信殘酷拉攏的朝廷。此後,他的思想進壹步消沈。詩中說:“誰知名利盡,無寧日。”“敢辭遠緩,身安。”隨它去吧,隨它去吧,有點被遺忘了。為了擺脫生活的煩惱,白居易以妓、樂、詩、酒放縱自己。他嫖妓,酗酒,直到晚年。藏妓取樂始於東晉,常見於唐代,尤以白居易為甚。有十幾個妓女的名字是從他的詩裏知道的。嗜酒如命,據他自己說,“只醉為故鄉”,“經常醉,整天不醒。”宋人統計白居易的詩,說他“詩二千八百首,飲酒者九百人。”所以都是逃避現實,自我麻醉。他進壹步從佛教中尋求精神支撐,尋求解脫之道,用佛教的負生思想麻醉和安慰自己。《大宋高僧傳》中記載的白居易拜謁高僧,詢問佛法,與他們探討佛法的妙用,大多是在離開杭州之後。白居易接著齋戒,坐在道場裏,從此做了壹個好佛,經常舉行三個月的齋戒,也就是壹月、五月、九月在家裏坐在道場裏。所以,白居易也是古代文人崇佛、達觀的代表,歷代很多人對他推崇備至。其實他的拜佛並不是真的為佛服務,而是為了解除煩惱,尋求解脫。是對社會的被動反抗,是退縮,是當時社會環境下的無奈選擇。是事業坎坷和失望造成的。痛苦過後,我致力於釋放我的家人。白居易晚年的《醉吟先生傳》在《白雲》中這樣表述自己:“性嗜酒,嗜琴,淫言穢語。凡飲酒者,琴友,詩友與之遊,遊後居其心,釋其家。”我們可以看到他喜歡在佛前喝酒。他甚至懷疑是否有佛。與此同時,我學會了煉金術。嚴格來說,白居易並不是真正的佛教信徒。同時,他對佛教的崇拜也是出於健身的原因。這也是為什麽他有時會壹邊齋戒,壹邊坐在道場裏,心裏壹邊想著妓女,喝著酒。
雖然被動過,嫖娼過,酒鬼過,佛教徒過,但他功不可沒,關心杭州百姓疾苦。最著名的是在杭州修湖堤蓄水灌溉田地。為了紀念他,人們修建了壹條名為“白堤”的堤壩,此外,他們還在城裏挖了六口井,供市民飲用。
長慶四年(824)五月,他在杭州的任期屆滿。除了太子左混蛋,師東都。所以,他住在洛陽路。至今當官20年,卻湊不夠買房的錢,只好用兩匹馬來還。這說明他為官清廉。第二年,除蘇州刺史外,僅在蘇州刺史壹年多,因病免於郡務。劉禹錫罷州刺史,劉與白壹同回洛陽。壹年後,白居易轉任刑部侍郎,封晉陽公郡。58歲那年,也就是大和三年(829年)春天,白居易說自己病了,不肯回來。從此不歸,除河南尹,求避疾。64歲除同州刺史,拒拜,改少府太子,分司東都。由於消極的情緒和健康原因,他不願再做官了。60歲時,他的兒子阿崔去世,這是對詩人的又壹次打擊。73歲時,曾在龍門開了八塊石灘,方便舟楫往來。他在75歲時去世。
從白居易的仕途來看,他雖然多為官,但始終處於焦慮和憤怒的狀態。作為詩人,他成就斐然,可以說是朝野皆知,甚至婦孺皆知。大概是因為年輕時的漂泊,後來幾次被貶謫,他才因為閱歷的廣博和對社會的深刻理解而成為不朽的詩人。
白居易的詩,前面說過,從小就寫得很好。16歲時,“野火春風”這句話成為千古名句。最著名的敘事詩《長恨歌》是中國古代詩歌的傑作,寫於他35歲擔任周至縣令時。該詩取材於民間流傳的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虛構,寫得惟妙惟肖。它生動感人,被評論家認為是唐代長詩中的佳作,在中國詩歌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在這首詩中,他敢於批評唐玄宗的放蕩。甚至有這樣的語言“中國的皇帝,渴望可能動搖壹個帝國的美麗”和“皇帝,從那時起,放棄他的早期聽證會”。對他們深情的描述,既諷刺又充滿憐憫。說到《妳將何去何從》中的情境,筆頗有感慨。全詩從故事的曲折中上升,情感飽滿,錯綜復雜,給人以極大的感染力。
45歲時又寫了壹首長詩《琵琶行序》,也受到人們的高度贊揚。他被貶江州司馬後,在潯陽江頭與友人告別,在船上的餞行宴上,忽然聽到鄰船上彈琴的聲音,邀請他移船,他很難過。原來他是壹個獨居空船的老歌手,也是無限傷心,借琴寄托辛酸。白居易聽了她的生平事跡,不僅深感同情,還想到了她自己的不幸,由此產生了“我倆都不幸——到天盡頭,我們相見”的感慨。我們理解。熟人有什麽關系?”,並使這首長詩堪比《長恨歌》。在前面,我敘述了藝妓的生活狀況和悲慘的生活經歷,然後我寫道“壹年前,我離開首都來到這裏,現在是九江這裏的壹個生病的流亡者”,最後我說“但他們中誰哭得最厲害?,這個九江官。我的藍色袖子濕了。”“司馬卿”,所以也成了典故。這首詩在藝術手法上有很多優點,描寫細致,音節和諧,尤其是描寫琵琶聲的那壹段,真是讓人感嘆。最重要的是感情的真誠。這兩首長詩是白居易留給後人的無價之寶。
在白居易的其他詩歌中,早期創作的諷刺詩受到很高的評價和稱贊,尤其是《秦中吟》和《新樂府》。剛剛步入仕途的白居易,反映民生疾苦,為正義吶喊。他那種“不識時務,諱莫如深”的勇氣,非常令人敬佩。秦中吟有65,438+00首歌,第壹首如劍。重婦指責政府獻余糧,殘害百姓。“拿走我的絲綢,買下我眼前的寵愛。”“輕胖”形容參加宴會的達官貴人精神抖擻,酒菜豐盛。最後是“江南大旱,衢州人吃人!”《歌舞》寫的是那些喜歡大白天喝酒,大半夜唱歌跳舞的大臣們的享樂生活。結論是“我不知道鄉監獄裏有凍死的死囚!”《買花》寫長安富人競拍牡丹,自吹奢侈。最後寫著“壹束暗花十戶福。”求婚同情嫁不出去的窮女人,傷友哀嘆苦節之地的悲慘生活,傷宅諷刺巨人大興蓋樓,耗資“百萬”。《無官人》嘲諷了那些八九十歲不肯退休的貪婪的人。“李女仆”對誣贊某些人沒有為壹個好官立碑表示不滿。五弦對當時很多人不了解傳統文化表示遺憾。可以看出,他們都是批評者、鞭笞者和牢騷者,這是對德宗貞元至鹹宗元及其早期黑暗政治的有力揭露,傷害了統治階級。難怪“聞到秦中吟的味道,那些厲害的,親近的人都會面面相覷,色變。”白居易對他的秦中吟也很自負。他在編完自己的詩集《15》後題的壹首詩中說:“壹首《長恨》別有風情,十首《琴音》近聲。”
《新樂府》與《秦中吟》大約同時期,是白諷刺詩中的又壹重要組詩,有***50首,講的是高祖武功與元和的關系。時間跨度比《秦中吟》更大,內容更廣。白在《致》壹詩中說他的樂府詩:“我也是君主的弟子,何以憂悶?不能哭出聲。每壹篇文章都沒有空洞的文字,每壹句話都要規範。壹個人的工作對別人來說是極大的危險,但是壹個詩人的話是非常痛苦的。不要高宮節奏,就不要怪話。推歌使人惡心,望皇上知曉。”可以說,他寫下了《新樂府》的宣言,也是對《新樂府》最好的詮釋。《賣炭翁》、《杜靈錯》、《炫絲》、《新豐折臂翁》等被人們廣為傳誦的名作,是新樂府的中篇。每首詩都有明確而強烈的中心思想,即在序中寫明是“苦宮城”、“傷農難”、“貪女勞力”、“憂養蠶費”、“哀寒”、“戒求仙”、“貪官”等等。這些詩愛恨分明,除了諷刺,也有歌頌。這些詩充分說明了白居易反對和贊美的是什麽,是作者心靈的真實表達。他在《新樂府序》中明確宣稱,這些詩是“為君、臣、民、事、物而作,非為文而作。”此事屬實”,聲稱自己寫的是真實事件,也表現了壹個中青年詩人扶危濟惡的戰鬥精神。在詩歌風格上,他繼承了《詩經》、樂府古體詩、杜甫詩歌的優良傳統,並采用了當時民歌的自由句法,形成了自己的創作風格。
總之,白居易的《秦中吟》和《新樂府》是他所有詩歌中最具戰鬥性的作品,與《長恨歌》和《琵琶行》壹起,是白居易詩歌的精華,是中國古代詩歌中最有價值的部分。
白居易把他的詩分為四類。除了諷刺詩,還有閑適詩、感傷詩、雜詩,大部分都寫得很好。壹般來說,早期的詩歌比後期的詩歌更有價值。因為世態炎涼,他後期的詩不再有青春的鋒芒,非常遺憾。
作為壹位偉大的詩人和才華橫溢的詩人,白居易的創作才華是多方面的。他的詩歌不僅在藝術形式上是多樣的,而且在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上都是多樣的。白詩最大的特點之壹就是語言通俗易懂,但同時又經過了大量的藝術加工。在詩歌圈裏,有壹個故事,壹個老婆婆也在解釋白詩。在明代詩論家胡振亨的《唐音通錢》中,宋代詩人張文倩曾看到白居易手稿的記載,說“原作未失,首作多失”,可見白居易勤於寫詩、校詩。他的詩的藝術水平是作者努力的結果。
白居易活著的時候,他的詩流傳很廣,影響很大,這讓他很自豪。白居易在《九書同袁》中說:“從長安到江西三四千裏,常有鄉村學校、佛寺、反遊、泛舟的詩人;大地之口,僧侶,寡婦,處女,總有吟詩的仆人。"元鎮還說白居易的詩,"近二十年來,禁省、禁寺、禁郵、禁墻無書,臣嬪妃馬無不適。至於那些在市場上寫著賣默勒街的,或者拿著當酒當茶的,更是比比皆是。“壹個人的詩在當代有這樣的社會效應,這在古代是不多見的。不僅如此,白居易的詩在當時獲得了巨大的國際聲譽和眾多的外國讀者,在日本、新羅(今朝鮮)、南日本(今越南)等國家都有流傳和創作。據史書記載,當時日本的峨眉皇帝曾臨摹過白居易的許多詩詞,並在自己的秘宅中偷偷背誦。契丹國王親自把白詩翻譯成契丹文字,命令大臣們朗讀。
不言而喻,白居易的詩對後世詩歌有著巨大而深遠的影響,白詩將永遠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愛,流傳千古。
他的父親蘇洵,就是27歲時在《聖紫晶》中被提到的“蘇”。蘇洵很晚才發火,但他很努力。晚年的蘇軾回憶起童年隨父求學的經歷,覺得自己深受父親的影響。當然,如果沒有蘇洵的刻苦學習,蘇軾從小就不可能得到壹個好的導師,更不可能“學通經史,那是屬於每天幾千字的事”,更不可能有未來的文學大師。
嘉祐元年(1056),二十壹歲的蘇軾首次出川赴京,參加朝廷的科舉考試。次年參加禮部考試,以壹篇《刑忠論》獲得考官歐陽修的賞識,高中成為秀才。
嘉祐六年,蘇軾參加了通常稱為“三年京檢”的語文中專考試,進了三等,給大理判官,簽了書。後來,父親在汴京去世,丁回到了家鄉。熙寧二年(1069),任滿後回朝,仍賜職。
蘇軾離開北京幾年了,朝鮮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宗申登基後,任命王安石支持變法。蘇軾的很多師友,包括當初很欣賞他的歐陽修,都因為不同意新國王安石推行新法而被迫離京。朝野的舊雨褪去,蘇軾眼中看到的不再是二十歲時看到的“太平盛世”。
蘇軾在回京的路上,看到新法對普通百姓的傷害,所以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意見,認為新法不能便民,於是寫了壹封反對的信。這樣做的壹個結果是,和他被迫離開北京的老師朋友壹樣,不允許他們留在朝廷。於是蘇軾要求釋放,被調到杭州服將軍刑。
蘇軾在杭州待了三年。任期結束後,他被調往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周知。
這樣持續了十年左右,蘇軾遇到了人生中的第壹次災難。當時有人故意歪曲他的詩,大做文章。元豐二年(1079),蘇軾到湖州不到三個月,就因寫詩諷刺新法,“謗君”被捕入獄,史稱烏臺詩案。
蘇軾在獄中103天,幾乎處於被斬首的邊緣。由於北宋在毛統治時期實行不殺大臣的國策,蘇軾得以幸免。
出獄後,蘇軾被貶為黃州團永璉(相當於現代民間自衛隊副隊長)。這個職位相當卑微,而此時的蘇軾經過這次牢獄之災已經心灰意冷。在業余時間,他帶領家人開墾荒地和農場,以幫助維持生計。“東坡居士”的綽號就是在這壹刻給他起的。
宋神宗元豐七年,蘇軾離開黃州,赴任汝州。由於路途遙遠,旅途勞累,蘇軾的子女不幸去世。汝州很遠,路費都用完了。再加上喪子之痛,蘇軾上書朝廷,請求暫時不要去汝州,先在常州居住,後被批準。當他準備返回常州時,宗申去世了。
哲宗即位,高太後聽政,新黨勢力倒臺,司馬光被重新啟用為丞相。於是蘇軾在1998年被禮部召回朝鮮當醫生。前半個月升駐蹕舍人,三個月後升中書舍人,於是升翰林學士。
俗話說“北京官不好當。”蘇軾看到新興勢力拼命打壓王安石集團的人物,廢除新法,認為他們不過是與所謂“王黨”壹丘之貉,再次向皇帝建言獻策。
到目前為止,蘇軾既不能容忍新黨,也不能原諒舊黨,於是再次要求外調。作為龍圖閣學士,他在闊別16年後再次前往杭州擔任府尹。蘇軾在杭州興建重大水利工程,疏浚西湖,用疏浚的淤泥在西湖旁築起堤壩,就是著名的“蘇堤”。
蘇軾在杭州過得很幸福,把自己比作唐朝的白居易。但在元佑的第六年,他被召回朝鮮。但很快就因為政見不合被釋放到了潁州。元佑八年(1093),新黨再次上臺。他被貶為徽州安置,後以“譏誚先朝”的罪名被貶為儋州(今海南省儋縣)別家、彰化軍安置。惠宗即位,調任連州安置,任副特使兼永州安置。第三年(1101),傅園被大赦,恢復為晁。回北途中死於常州文中,謚號。66歲的時候。
蘇軾的文學藝術成就
蘇軾的文學觀與歐陽修壹脈相承,但他強調文學的獨創性、表現力和藝術價值。他的文學思想強調“有所為有所不為”,崇尚自然,擺脫束縛,“法度創新,外放妙理”。他認為作文應該“像流水壹樣,壹開始沒有確定的質量,但總是做妳應該做的,總是停在妳停不下來的地方。”“自然文理,體態豐盈”的藝術境界(《謝謝老師的書》)。蘇軾散文作品豐富,與韓愈、柳宗元、歐陽修並稱。文章風格簡潔流暢,奔放不羈。施德宏《後記東坡(左右手)池記》說:“其散文潦如水,其浪自然寫。”蘇軾與歐陽修並稱為“甌塑”,是“唐宋八大家”之壹。
蘇軾壹心升官後,黃庭堅、秦觀都出了他的門。
現存蘇詩約四千首,內容廣泛,風格多樣,但以豪放為主,筆法多變,具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宋詩的發展開辟了新的道路。謝朓《原詩》說:“蘇軾詩之境界,古今未有,天地萬物,皆得神來之筆。”趙翼《甌北詩話》說:“以文為詩,從昌黎到東坡益達,是壹代人的壯觀景象。.....尤其是夠不著的,天生壹支健筆,涼如悲梨,趕緊壹起剪。有壹個隱藏的意思是必須要達到的,表現出來也沒有什麽困難。所以李、杜之後,是大族,不如李、杜初。”
蘇軾寫的詩有340多首,突破了寫男女情愛、離別之情的狹隘主題,具有廣泛的社會內容。蘇軾在中國詞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他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拓展到詞學領域,壹掃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駕齊驅的豪放詞派,拓展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突破了詩與詩的界限,為詞的創新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代表作有《念奴嬌》、《水調歌頭》,開創了豪放派詞壇的先河,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劉辰翁《辛家軒序》說:“字達東坡,光明磊落,似詩,似散文,似天地奇觀。”
蘇軾還擅長楷書,與黃庭堅、米芾、蔡襄並稱“宋四家”。曾師從晉、唐、五代名家,拜王僧虔、李詠、徐浩、顏真卿、楊凝式為師,自成壹家。紫雲:“我不可能出了壹本書”;又有雲:“要創新,不練古人。”黃庭堅說他:“早年筆力脫俗,不如老板自然”;又雲:“到了黃州,筆力甚大。”晚年受海外風浪影響。此外,他的學識、胸襟、學識處處出眾,壹生跌宕起伏。他的書法風格豐富而天真,妳可以通過看他的書法想象他是壹個人。人和書互相尊重。當時,他的兄弟、子侄、尤、麥、郭,以及他的朋友、趙靈之都曾師從他。後來清代李綱、韓世忠、陸遊、吳寬、張之洞等歷史名人也向他取經,可見影響之大。黃庭堅在《山谷集》中說:“本朝善書者,以(蘇)為先。”
蘇軾在畫中畫墨畫竹,借鑒的是同壹種文風(即寫而能之),比寫字更簡練,有舞之勢。米芾說他“作墨竹,從地到頂。我問:為什麽不分段分呢?竹子生下來的時候,為什麽不壹根壹根生下來?”他還擅長制作古樹和奇石。米芾也說:“用枯樹做樹枝,無故彎曲;石頭是硬的,而且奇怪不合理,比如他胸前的凹陷。”可見他的畫很奇怪,想送很遠。他的書畫理論思想突出,畫論影響深遠。如重視神似,提倡畫外之情,畫要有寄托,反對形式的雷同和程式的限制,提倡“詩畫合壹,藝術性和清新性”,明確提出“文人畫”的概念,為“文人畫”的後續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現存的書籍有《黃州寒食詩》、《赤壁賦》、《謝謝老師的論文》和幾篇《祭黃隨筆》。幸存的畫作有《古木奇石》;近幾年發現的《瀟湘竹石卷》也是他的作品。
宋代蘇軾在詩歌、散文、詞、書法、繪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他是中國歷史上不可多得的文藝天才。
蘇軾年譜
北宋仁宗天盛元年——嘉祐八年(1023-1064)
1036蘇軾出生
1054嫁給王福
1057中金石;母親的葬禮;孝順(1057.4-1059.6)
1059家人到京都
1061任鳳祥法官
英宗治平元年——四年(1064-1068)
1064職業歷史博物館
1065妻子的葬禮
1066父親的葬禮;孝順(1066.4-2068.7)
宗申熙寧元年-元豐八年(1068-1086)
嫁給王閏之
1069回京;辦公室歷史博物館
1071任何監督;在杭州擔任普通法官
1074任密州太守
1076任徐州太守。
1079任湖州太守;被關進監獄
1080流亡黃州
1084到常州
1085到鄧州;任登州太守;到京都;任中書·舍人
哲宗(1086-1100)在元佑統治時期(1085-1093)執政。
1086聖旨以翰林學士之識。
1089任杭州總督兼浙西軍區司令員。
1091為吏部尚書;到京都;任潁州太守
1092任揚州太守;戰爭歷史部;禮部大臣
1093妻子的葬禮;太後死了;調整郡守太守;河北省軍區司令員
1094到惠州;流放惠州
1097到海南;流亡海南儋州
惠宗(1101-1126)皇太後在位(1100)。
1101北返;去常州;停止
1126北宋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