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中文名:敘事學性質:科學學科成名的原因:形式主義批評的誕生:20世紀法國的定義、起源與發展、國外與國內、相關人物、先驅、倡導者、再造思想、象征帝國、20世紀敘事學的定義誕生於法國。敘事學(法語“敘事學”)由拉丁語詞根narrato和希臘語詞尾logie組成。顧名思義,敘事學應該是研究敘事作品的科學。然而,這個定義經不起進壹步的研究。因為敘事學的研究對象——敘事作品的界定,並不是壹件容易的事情。新版《羅伯特法語詞典》將敘事學定義為“關於敘事作品、敘事、敘事結構和敘事的理論。”七卷本的《拉魯塞法語詞典》將敘事學解釋為“人們有時用它來指代對文學作品結構的科學研究”。顯然,這裏的“文學作品”並不僅僅包括壹種敘事作品。這兩種定義差別很大,但有壹點是相同的,即都重視對文本敘事結構的研究。簡單來說,敘事學就是敘述這篇文章的理論,側重於敘事文本的技術分析。羅蘭·巴特認為,任何材料都適合敘事,包括繪畫、電影、漫畫、社會軼事和對話。敘事載體可以是口頭或書面的音頻語言,固定或移動的圖片和手勢,以及所有這些材料的有機混合。事實上,敘事學的發展並不完全遵循這壹思路,其研究對象僅限於神話、民間故事,尤其是小說這種以書面語言為載體的敘事作品。即使進入由非語言材料構成的敘事領域,也是以語言為載體的敘事作品研究為基礎的。就連巴特的《時尚系統》這本書也在研究報紙雜誌上關於時尚的字數。就神話、民間故事、小說而言,敘事學早期註重前兩者,主要研究“故事”;敘事學發展以後,主要研究後者,關心“敘事話語”。所以兩者不可同日而語。這樣,從實際發展情況來看,敘事學就是以神話、民間故事、小說為主的書面敘事材料的研究,並以此為參照研究其他敘事領域。“敘事學”壹詞是由托多羅夫首先提出的。在1969年出版的《十日談語法》中,他寫道:“...這部作品屬於壹門尚未存在的科學,我們暫且稱之為敘事學,即關於敘事作品的科學。”事實上,在此之前,敘事學的研究構想和理論輪廓已經相當完備。敘事學的出現是結構主義和俄國形式主義共同作用的結果。結構主義強調要從構成整體的內部要素的關系來考察和把握事物。特別是索緒爾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從時間的角度,即語言的內部結構來考察語言,而不是從歷時的角度和歷史的演變來考察。這種研究思想對敘事學的產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國外起源與發展雖然“敘事學”壹詞是由T·托多洛夫在1969年正式提出的,但人們對敘事的討論早已開始。柏拉圖著名的擬態二分法)/ diegesis可以看作是這些討論的開端。18世紀小說正式登上文學殿堂後,關於敘事(尤其是小說)的討論更加全面:從小說的內容到小說的形式,再到小說的功能和讀者的地位。今天人們熱衷討論的壹些敘事學範疇,如敘事視點、聲音、距離等,在很久以前也有人討論過。例如,托馬斯·李斯特在1832中用“敘事觀點”分析小說,同時期的另壹位學者約翰·吉布森·洛克哈特也用這個術語討論如何讓作者與自己的作品保持適當的距離。後來,經過亨利·詹姆斯的全面論述和E·M·福斯特、M·肖勒的深入發展,敘事視角成為小說批評(自然也包括敘事學)中最重要的術語之壹。然而,作為壹門學科,敘事學是在20世紀60年代結構主義的背景下,受俄國形式主義的影響而正式建立的。它“研究* * *在所有敘事形式中的敘事特征和個體差異,旨在描述控制敘事(和敘事過程)的與敘事相關的規則體系”。就思想淵源而言,敘事學理論源於20世紀20年代的俄羅斯形式主義和弗拉基米爾·普羅普開創的結構主義敘事先例。俄羅斯形式主義者什克洛夫斯基、艾森鮑姆等人發現了“故事”和“情節”的區別,其中“故事”指的是實際時間序列中的所有事件,“情節”側重於作品中事件的實際情況,這直接影響了敘事學對敘事作品結構層次的劃分。他們提出“故事”和“情節”的概念來指代敘事作品的物質內容和表現形式,並大致勾勒出後來經典敘事學研究重點關註的故事和話語兩個層面,以突出研究敘事作品的技巧。最直接的影響來自於《撲通》的《民間故事形態學》,被視為敘事學的開端。撲通打破了傳統的按照人物和主題對童話進行分類的方法,認為故事的基本單位不是人物而是故事中人物的“功能”,從而從眾多的俄羅斯民間故事中分離出31個“功能”。他的觀點被李維-斯特勞斯接受,並傳播到法國。這壹觀點不同於傳統敘事學理論對作品內容和社會意義的強調,而是基於現代語言學的結構文化理論,更註重作品及其結構分析:它關註的是作品的* * *而不是具體的藝術成就;本文主要研究作者與敘述者、敘述者與作品人物、作者與讀者的關系,以及敘事話語和敘事行動。列維-斯特勞斯主要研究神話中內在不變的因素結構,試圖用語言模型來發現人類思維的基本結構。20世紀60年代,大量關於敘事作品結構分析的作品開始出現。格雷馬斯和托多羅夫都開始翻譯和介紹俄國形式主義。1966年,《傳播》雜誌第八期以“符號學研究——敘事作品結構分析”為題出版了專刊,宣告了敘事學的正式誕生。正是在這個專刊上,羅蘭·巴特發表了著名的《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為今後的敘事學研究提出了綱領性的理論構想。本文中,巴特總結了前人的成果,闡述了自己獨特的觀點。他建議將敘事作品分為三個描述層面:功能層面、行為層面和敘事層面,任何語言單位都可能與每壹個層面相結合而產生意義。也是在1966年,格雷馬斯的結構語義學問世。他主要研究了話語中意義的組織,還編制了壹個符號學方塊作為意義的基本構成模式,並進壹步研究了敘事結構和話語結構。迄今為止,人們所熟悉的敘事學通常指的是經典敘事學,它是20世紀60年代結構主義沃土上的“壹顆碩果”。托多洛夫、熱奈特、羅蘭·巴特、格雷姆、布雷蒙等老壹輩敘述者在對敘事文本的故事和話語進行深入分析的基礎上開創新局面,使敘事學以法國為軸心傳播到世界各地,成為文學理論家族中壹個充滿活力的“新貴”。可見,在敘事學作為壹門學科正式提出之前,它的發展是蔚為壯觀的,從對神話、民間故事等初級敘事形式的研究,到對現代文學敘事形式的研究,從對“故事”深層結構的探索,到對“話語”敘事結構的分析。托多洛夫建議,對敘事作品的研究應該在“故事”和“話語”兩個層面上進行。在《十日談的語法》中,他通過分析文學作品的語法結構來研究文學作品的文學性,並將敘事分為語義、句法和詞匯三個層次,並將敘事問題分為時間、風格和文體三個語法範疇。通過對《十日談》的分析,將每個故事簡化為壹個純粹的句法結構,得到兩個基本單位,即“命題”和“序列”,試圖建立壹個敘事結構模型。熱奈特吸收了托多羅夫敘事話語的研究成果。《敘事話語》發表於1972,收錄在三套修辭格中,是他對敘事學研究的巨大貢獻。本文以普魯斯特的小說《追憶似水年華》為研究對象,總結出文學敘事的規律。他從時間、文體、語態等語法範疇來分析敘事作品,這些範疇本質上表達了故事、敘事、敘事之間的關系——他在引言中首先對故事、敘事、敘事進行了界定。他的分析以敘事話語為重點,同時關註敘事話語層面與敘事故事層面的關系。1983年,他撰寫了《新敘事話語》,回答了範·雷耶斯、多莉特·高安、米克·巴爾等學者對敘事話語的批評,修正或進壹步闡釋了他的壹些論點。當敘事學理論從法國傳到歐洲,發展到英美時,發生了壹些變化。布斯的《小說修辭學》、馬丁的《當代敘事學》和瓦特的《小說的興起》是英美敘事學研究的重要成果。英美學者更多從修辭技巧入手,研究更直觀、更實證。比如布斯對《小說修辭學》中“隱含作者”和“聲音”的論述,不是從敘事語法的角度,而是從修辭的角度,這對於敘事學術理論的發展也有很大的意義。20世紀80年代中期,敘事學理論逐漸被引入中國,尤其是詹姆遜在北京大學的演講,帶來了敘事學在中國的繁榮。1986-1992是敘事學翻譯最活躍的壹年,西方最具代表性的敘事理論著作基本都是在這壹時期翻譯的。中國的本土化敘事研究也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如陳平原的《中國小說敘事模式的轉變》(1988)、羅剛的《敘事學導論》(1994)、楊毅的《中國敘事學》(1997)。他們在借鑒西方敘事理論的同時,還利用中國特有的文學資源和話語形式,對包括《詩經》、評書小說、《紅樓夢》以及《詩經》以來的現當代小說在內的古典文學進行敘事研究,豐富了敘事理論,為西方敘事理論的中國化做出了自己的努力。敘事學的發展也給當代小說創作實踐帶來了巨大影響。新時期小說,尤其是先鋒小說,無疑是壹場巨大的敘事革命。在他們的小說中,故事真實性的傳統觀念被打破了,作者在敘述中顛覆了虛構的故事,甚至由敘述者直接出面揭示故事的虛構過程。馬援是這種從故事到敘事轉變的始作俑者,敘事時間突破了故事時間的自然程序,獲得了自由。20世紀80年代以來小說敘事的另壹個重大變化是敘事視角。傳統的現實主義全知視角轉向敘述者的內部視角,以我所見所聞所感來引導敘事,或者采用內外視角交叉、多重敘事視角來判斷和超越全知視角。敘事學是在結構主義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研究敘事文本的理論。最早提出敘事學概念並認為它是壹門有待建立的科學的人壹般被認為是法國當代著名的結構主義象征主義者和文學理論家茨維坦·托多羅夫。他在1969年出版的《十日談語法》中首次提出:“...這門科學屬於壹門尚未存在的科學,我們暫且稱之為敘事學,即關於敘事作品的科學。”在此之前,巴爾特在1966年出版的《敘事作品結構分析導論》,克勞德·布雷蒙的兩篇論文,格雷馬斯同年出版的《結構主義語義學》壹書,都可以視為當代敘事學的奠基之作。經過30多年的發展,敘事學已經形成了自己的體系,足以有效地分析許多敘事文本或文體。接下來我們對幾位結構主義者和敘事學家的理論進行梳理,對敘事學理論壹窺究竟。拉迪米爾·普羅普,相關人物先驅俄羅斯民俗學家普羅普不是結構主義者,但他是結構主義敘事學的先驅。他的著作《民間故事形態學》(1928)是整個敘事學領域的壹部裏程碑式的著作。他的思想和理論對後來的結構主義學者如格裏馬斯、托多羅夫、布雷蒙等產生了直接而深遠的影響。普羅普是俄國形式主義的當代代表。俄羅斯形式主義文學批評是20世紀20年代的產物,也是結構主義的源頭之壹。其學校的特點是重視作品的形式,分為兩個重要的中心:莫斯科語言學校(成立於1915)和彼得格勒詩歌語言研究所(成立於1916)。前者的成員主要是語言學家,後者的成員主要是文學史家。這個學派為結構主義開辟了兩個主要方向。壹是源於什克洛夫斯基對敘事兩個方面的區分,相當於語言中的能指和所指,後來被布雷蒙稱為“敘事成分”和“被敘事成分”。另壹個方向來自普羅普的民間故事形態學。在普羅普的作品中,他以俄羅斯民間故事為藍本,總結出壹些常見的“行為群體”和31項“功能”,並認為這些功能是這壹體裁敘事的基本組成部分。他還根據語言學理論對敘事結構進行了解剖:敘事結構由兩個軸組成:置換軸(同壹功能的多種表達方式的縱向聚合或等效與交替)和連接軸(功能之間的橫向組合或前後連接)。雖然普羅普討論的是壹種特殊形式的敘事風格——童話,但他所采用的分析故事構成單位及其關系的方法對分析其他敘事風格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它的重大突破在於他確立了故事中壹個非常重要的基本因素——功能,這為根據人物的功能及其聯系來研究敘事風格提供了可能。因此,它為敘事結構和敘事要素的分析開辟了壹條新的途徑。同時,他將故事中的動作簡化為壹個順序組合,超越了表面的經驗描述,使敘事風格的研究更加科學。他的貢獻是巨大的。雖然他所做的只是第壹步,但這是創造世界的第壹步。格雷馬斯在法國敘事符號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的主要成就在於敘事風格的語義學。他試圖按照公認的語言學範式來描述敘事結構,這壹範式壹方面來自索緒爾的“語言”和“言語”理論,另壹方面來自索緒爾和雅各布森以二元對立為基本指標的概念。他最重要的兩部著作是《結構語義學》(1966)和《論意義》(1970)。格裏馬斯的成就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1 .格裏馬斯的結構語義學發展和完善了普羅普的“功能”理論,並突破了民間故事的範疇,對小說人物、敘事句法等壹系列問題做出了更具普適性的理論闡述。2.格雷馬斯以語言學理論為基礎,對符號學的研究對象給出了更明確的定義。文學作品作為研究對象,是用特定的自然語言講述的故事,因此是壹個有意義的整體。換句話說,敘事是壹個由能指和所指組成的整體。他認為敘事符號學的主要任務是研究敘事內容的結構(即它所指的東西)。敘事內容分為語義和語法兩部分。語法構成敘事內容的組合,語義賦予組合中的各個單元特定的意義。此外,格雷馬斯還強調了結構分析中層次的重要性。格雷馬斯的顯著成就之壹是“動作元素模型”。他根據人物的表現將人物分為六種功能,即三個相輔相成的成分:主體/客體、信使/受托者、助手/敵手。這種模式有助於對小說的人物和敘事結構進行分類。4.格裏馬斯發明了關於深層概念模型的“符號正方形”:四個方向代表了結構發展的四個不同階段,它們之間的社會主義關系可以按照形式邏輯中的對立、矛盾和包含的關系來解釋。格雷馬斯的理論可以看作是對普羅普原有觀念的發展和完善,他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情節結構模型的建立來揭示敘事體深層結構的意義。與propp不同的是,他將故事視為類似於句子的語義結構,關註的是功能之間的關系,而不是單個功能。出生於法國的保羅·茨維坦·托多羅夫(Cvitan todorov)茨維坦·托多羅夫(Cvitan todorov)不僅受到普羅普和列維-斯特勞斯的影響,還受到俄羅斯形式主義的影響,在敘事學、詩學和修辭學方面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他在文學觀念、文學敘事、文學體裁等結構主義批評理論方面的獨特成就,使他成為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結構主義文學理論家。托多洛夫曾任法國國家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藝術與言語研究中心主任,師從羅蘭·巴特研究文學理論,並不遺余力地介紹俄國形式主義文學理論。托多洛夫的主要著作有《文學理論》(1965)、《十日談語法》(1969)、《詩學》(1968)、《散文詩學》(1971)。話語體裁(1978)、米哈伊爾·巴赫金——對話原則(1981年)、批評的批評(1984)等等。托多洛夫的理論對敘事學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自普羅普和格雷馬斯以來,他拓展了敘事學的研究範圍,使敘事學從研究神話和民間故事轉向研究敘事小說的主要形式。同時,他用語法模式分析故事,把文學中語言的本質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羅蘭·巴特1915出生於法國瑟堡,在比昂和巴黎長大。1939畢業於索邦大學古典文學系。二戰後,他在布加勒斯特大學和亞歷山大大學任教。1960以來,壹直在巴黎高等研究與實驗學院任教。1976年,他被授予法蘭西學院文學符號學教授的榮譽。主要著作有《作品零度》(1953)、《論萊辛》(1963)、《批評文集》(1964)、《符號學原理》(1964)、《方法論體系》(1964)。對羅蘭·巴特作品的批評充滿了反叛的色彩。他的信念是反駁所有關於身份的正統信仰。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對充滿正統觀念的文學批評深感不滿,對那些正統觀念和流行觀點進行無情的攻擊和拆解。總的來說,他對正統文學批評的反叛表現在四個方面:第壹,巴爾特明確反對沒有歷史的文學批評,認為這些文學批評的前提是所研究的文本具有不可改變的道德價值和規範價值,這與文本最初的寫作、出版和閱讀的社會性質無關。2.巴特對充斥著專業文學批評的心理幼稚主義和心理決定論的傾向深感不滿。3.巴爾特非常反感專業評論家所表現出的“A-Symbolia”傾向。4.巴爾特認為,傳統的文學批評從不公開說明他們的意識形態是什麽,甚至否認他們所從事的批評具有意識形態特征,這是非常虛偽的,是壹種將歷史文化現象完全偽裝成自然現象的“神秘化過程”,用心極其險惡。1970年,巴爾特出版了《S/Z》,“以類似小地震的方式”,將法國現實主義作家巴爾紮克的短篇小說《薩拉辛》分解為561個詞匯,即“閱讀單位”。其中,有的只是幾個單詞,有的是幾個長短不壹的句子,每個單元都是壹個分析題目。接著,他又創造性地提出了解釋碼、行為碼、語義碼、符號碼、指示碼五種編碼,讓巴爾紮克的作品幾乎被殘酷地分解,然後被分析。巴特對傳統文學觀念的批判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也是他對法國文學乃至世界文學的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