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中國方面來說,北京並不是壹個陌生的地方,但是在這個龐大的城市裏,獨自壹人在這裏開創事業,已經讓北京在文化方面之前就已經陌生了。然而,站在皇城的根部,方化充滿了野心。“我對自己很有信心,對自己說‘我壹定能做到’。只要我有兩年時間,我肯定能做到。”
方化的北京之行並非沒有目的。他想進軍詞界,他想成為壹名職業作詞人。
方化的想法是從他最喜愛的詩歌發展而來的。“我想用最有影響力的形式來表達我的思想,而這樣的形式就是劇本,就是歌詞。”
應該說,在選擇思想表達的渠道上,方化沒有拘泥於壹方,沒有像壹般文人那樣拘泥於詩歌,而是改變了形勢,選擇了詩人的生活。僅從這壹點來看,化工方有商人的能力,這不能不說是十幾年經商經驗的結果。
在來北京的前十天,方化用自己的方式熟悉了北京這座古城——他去報攤買回所有的報紙,搜索這座城市每天發生的新聞和故事。十天後,他選了其中的四個,仍然每天關註。
2003年4月,北京非典疫情開始,恐懼和恐怖襲擊了所有人。此時屋外的恐慌並沒有打擾屋內的禪定創作。此時,他正坐在租來的房子裏,每天寫壹首歌詞,通過網絡發到歌詞征集辦公室。
原來,為了鼓勵抗擊非典,北京市文聯、北京音樂臺、北京市音樂家協會等相關部門和媒體聯合發起歌詞大賽,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歌詞。這樣的啟示為中方霧蒙蒙的天空剪出壹條線,陽光燦爛,天空明亮。比賽最終收集了2000多首歌詞,但只有10首入選。因為每天不間斷的寫作,方化的兩個作品《雨打蒼天》和《未來在下壹分鐘》入選。之後數字詞曲作者免費為歌詞作曲,中方也因為這次比賽脫穎而出。
中方職業生涯的轉折點開始了。
2006年,12青年歌手大賽拉開帷幕。當紅歌手師鵬以壹首極具史詩氣質的兵馬俑原創歌曲打動了億萬觀眾和評委,壹路領先,最終獲得金獎。《兵馬俑》的歌詞作者是方化。
事實上,方化就在三年前寫了這個兵馬俑。2003年5月的壹天,剛到北京的方化熱火朝天。他受到啟發,揮揮手在餐巾紙上寫下了兵馬俑。“天空突然開了壹條縫,露出了光,直到今天,直到明天,表達我的忠誠。”6年後的今天,方化坦言,其實在這首詞裏,他更多表達的是自己當初進京時未能實現的抱負。
6月65438+10月65438+2005年4月,臨近春節,歌手那英打電話給方化,邀請他去唱歌,並為歌詞定下了基調:積極向上,有愛。喝了兩瓶啤酒,20分鐘後,方化壹舉寫出了《愛的陽光》,並用短信把歌詞發給了正在回京列車上的李傑,讓他譜曲。憑借《愛的陽光》,那英在那年的春節晚會上大放異彩。這首歌由錦州人文人作詞,營口李傑作曲,沈陽那英演唱,被稱為“遼寧的完美結合”。
自2003年以來,方化已經寫了數千首歌詞。雖然處於收獲期,但中方已經為自己設定了未來的退休期。“當我寫不出別人或自己的時候,我就會停止寫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