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境包括“意”和“境”。“意”是詩中表達的思想感情,“境”是詩中描繪的具體景物和生活圖景。意與境的結合形成了意境,優美的意境總有情景中的感情,有意境中的情景。我認為有三種主要的方法來融合意義和語境:
第壹,愛情是與生俱來的環境
詩人以前沒有有意識的思想。他遇到了生活中的某壹個場景,突然悟到了什麽,思緒很滿,於是會通過場景的描寫來表達自己的感受,達到意義與環境的交融。文心雕龍。尋篇》:“尋招,心亦抖。“說的是從意義到語境的過程。中國古詩詞中有很多這樣的例子:王昌齡的《永遠在我心中》:“閨中少婦不知愁,春來妝點,上青樓。突然看到楊頭陽的柳色,後悔教老公找印章。“這是詩中的人物,他生活在這種環境中。詩人自己與景物達到了意境,如孟浩然的《秋山寄王璋》:“而現在,我登此山看妳,心隨雁飛。悲傷始於薄薄的窗簾,如果這個秋天的天氣不是如此清新明朗。《廣陵廬江宿舊遊》:“山中聽猿,河中奔流夜。風吹兩岸的樹葉,日照的孤舟。"崔景毅《黃鶴樓》:"鏡煙江傳神漢陽樹,鸚鵡洲壹窩香草,何處是夕陽,江浪上壹片悲霧。“在這類詩歌中,詩人的感情和思想都是由客觀的物理場景所引發的,語境和意義的脈絡都比較清晰。有些詩甚至描寫了感情隨著景物的變化而變化的過程。比如柳永的《夜曲》,是三疊詩,層次分明。景物的變化引起感情的變化,感情的變化又使景物的顏色發生變化,可以說已經到了“意味深長,境”的地步。
情緒是與環境生俱來的,“情緒”是與環境生俱來的,但它往往存在於過去,只是不自覺地隱藏了自己。壹旦耳目接觸到外界,就像壹池春水,喚醒心靈。
二、移情入景
在意境雋永的抒情作品中,“壹切景物、文字也都講了。”(王國維《人間詞話》)。風景是開放而真實的,情感是無形而空虛的。化情為景,就是以神求形,以景移情,融景,通過環境表達意義。比如元雜劇《西廂記》:“送別亭”九折,還有崔鶯鶯送別張生時唱的壹首曲子:“青天黃花,西風緊,雁北南飛。誰醉了小賴的霜林?總是眼淚奪眶而出。”這裏天空布滿藍雲,遍地落花,秋風蕭瑟,雁北歸南,四個場景排成壹排,畫出壹幅蒼涼衰敗的景色,正好襯托出主人公的悲不恨。灰色中也有紅色的森林。在別人眼裏“比二月花還紅”的楓林倒映在瑩瑩的眼裏,壹片片紅楓已化作淚水。所以通過這種壓抑而刺骨的秋色,生動地傳達了戀人們悲傷而痛苦的感情。涼爽的秋天和悲傷的秋天結合在壹起,構成了場景的意境。
把情緒變成風景的筆法也是五花八門。馬致遠的《天凈沙》是壹首膾炙人口的詩:“枯藤老樹昏啼,小橋流水人家,古道瘦馬,斷腸人在天涯。”壹字壹物,壹句壹景,看似互不幹涉,實則各行其是。這是因為每壹個場景都呈現出壹種單薄暗淡的基調,連小橋流水都顯得無精打采,所以這些場景才會連成壹脈的風景,很符合世間孤獨者的斷腸之心。在這裏,場景的色調用於將情緒融入場景。
感同身受入鄉隨俗,現場只是壹個表達感情的媒介。情感只是詩歌的胚胎。要把它培養成詩歌,就必須為它們找到合適的媒介。這是風景。詩歌由情胚孕育,由景媒表現,詩歌的意境是情胚與景媒交融產生的。
第三,體諒事物和感情,物我和諧。
山川、草木、日月、星辰,它們形態各異,色彩各異,讓人對* * *,有了壹定的印象,仿佛有了自己的個性和感情。
古代詩人善於關心事物,他們把事物和我的感受結合起來,形成詩歌的意境。陶淵明《讀山海經》:“多鳥以養為樂,我愛我家。”《年初回望田舍》:“縱使平境隔遠山,好苗亦望新”。杜甫《發潭州》:“岸花飛送客,燕語留人。”《春夜喜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後遊》:“江山如待,劉樺更無私。”已經到了萬物與我和諧的地步。再比如杜甫的《三絕句》(二):“知道人家要什麽,妳壹天要回來壹百遍。”詩人體諒鸕鶿的平易近人和恐懼的心情,表達了對它的親近,歡迎它經常光顧。詩人和鸕鶿達成了冷靜的理解,建立了友誼,感情交融在壹起。
無論采用哪種手法,都是意與境混淆,心與物* * *,情與景融為壹體,情景交融,情與景融為壹體,形神兼備,虛實相生,從而創造出壹種生動優美,韻味深長的意境。欣賞詩歌的藝術美,就像欣賞音樂壹樣,需要靈魂的參與,需要用心去體會,需要展開想象的翅膀,需要在詩人創造的詩歌藝術美中放飛自己的思想。我們既要運用上述方法深入欣賞詩歌的意境美,又不要拘泥於這些方法,不要拘泥於前人對詩歌的評論,不要對詩歌吹毛求疵。詩人在創作詩歌的時候,影響他周圍環境和他自己感受的因素太多了。完成的詩是當時詩人意境交融的結果,是凝固的琥珀。讓我們用細心敏銳的眼睛去欣賞琥珀的形、色、意之美,去體驗琥珀形成過程的美!這首詩的琥珀會在每壹個細心的仰慕者面前展現出壹種完全不同的、全新的、獨特的藝術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