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商隱的詩《兒女的驕傲》來看,三國故事最遲在晚唐時期就已經在民間流傳。到了宋代,通過藝人的表演和說唱,三國故事更加流行。據《東京夢華錄》記載,北宋時有專家霍思鑒說“三分”。據《東坡支林》記載,王鵬曾說:“土鄉兒女貧下中忍,家累苦,需錢使其坐在壹處,聽古語。說到三國故事,壹聽說劉玄德戰敗,就頻頻皺眉,還有人哭。”值得註意的是,在宋代,有關三國的民間故事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尊劉貶曹”傾向。宋元時期的三國故事被大量搬上舞臺。宋史?南宋樊淳的《禮記傳》和姜白石的《觀燈口號》記載了三國戲曲的表演。金元時期演出的三國戲至少有30多種,如三戰:呂布、赤壁之戰、鬥智過河等。在這些劇作中,繼續表現出“尊劉貶曹”的傾向。三國故事流傳這麽久,以三國故事為題材的評話小說可能早就有了,但新安出版的元末至直年間最早也是唯壹的《三國評話》是《三國全象評話》。這本書是民間傳說中三國故事的最終版本。分為上中下三冊,每冊又分上下兩欄,上欄圖片,下欄文字。從平話的內容和結構來看,大致有《三國演義》的規模。不僅是擁劉反曹的傾向鮮明,而且劉、關、張等人身上都充滿了野蠻豪邁的氣息。張飛的形象最為活躍活潑,諸葛亮的巧妙設計也十分突出。書中大部分內容與官方所附故事、傳說不同,如司馬忠越獄、張飛打段貴、定州太守被殺、劉貫與張太行山落草等因緣故事。情節十分離奇。而且描寫馬虎,用詞晦澀,人名地名謬誤多。看來還是民間藝人的作品,沒有經過文人的打磨。從以上記載和殘存作品可以看出,從唐末到元末,三國通俗故事越來越豐富。為《三國演義》的創作提供了充分的條件。
羅貫中在民間藝人創作的民間傳說、劇本、戲曲的基礎上,利用陳壽的《三國誌》和裴松之註釋的官方史料,結合自己豐富的生活經歷,寫成了這部影響深遠的通俗《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的背景
《三國演義》成書於明初,作者羅貫中在當時享有盛名。明代以前的小說不是很正統,就是作為文學作品不是很能被大家接受。不過小說的雛形很早,尤其是唐傳奇影響最大。到元末明初,說書已經出現,這當然是民間的壹種文學形式,不足以影響詩歌的正統地位。但是,每壹種文藝總有它的全盛時期,也就是說,當它成熟了,找到了適合自己存在的基礎,它就會展現出奪目的壹面。可以說,小說的豐富性與評書的普及性密切相關。尤其是三國時期,英雄輩出,說書人喜歡這個喜歡那個。第壹,三國時期的史書記載很少,光說《三國誌》和《魏略》就有很多分歧。第二,可以吸引更多的聽眾。講故事的人很多,講故事的人自己必須占據壹定的位置。相比之下,劉備更適合被塑造成正面人物,因為他是皇族後裔,有選人的能力。此後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民間,壹些模糊的三國傳說也逐漸傾向於壹個更有傾向性的輪廓。這是《三國演義》最初的藍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