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李白天目山登高夢:李白早年有濟世之誌,卻不屑於通過科舉入仕。於是,他在全國各地漫遊,結交名流,從而廣負盛名。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吳郡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召他到長安。李白對這次長安之行寄予厚望,在給妻子的送別詩《不要去大陸遠征》中寫道:“歸來若戴金璽,別見蘇秦下機。”李白初到長安,有過短暫的驕傲,但他自大,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汙。就連玄宗也對他不滿,因為他得罪了翰林院的權貴和同僚。他只在長安住了壹年多,就被唐玄宗賜金,以衣出名的夢想徹底破滅了。這是李白政治上的壹大敗筆。離開長安後,曾與杜甫、高、、梁、宋、齊、陸、東陸等交遊。這個時候東陸的家還挺大的,可以在家裏自得其樂的打發時間。但是李白沒有做到。他有著不穩定的靈魂,他有著更高更遠的追求,於是離開了東麓的家,再次踏上了流浪的旅程。這首詩是他在東麓送別友人時所作,故以“天目山夢遊,送別東麓公”為題。
3.杜甫《登嶽陽樓記》:767年,唐代宗大歷之年,杜甫57歲,距離生命的終結只有兩年。當時詩人處境艱難,苦不堪言,年老體弱,患有肺病和風痹,左臂枯槁,右耳失聰,靠喝藥維持生命。大歷三年(768年),杜甫從江陵、公安沿長江壹路漂流到越州(今湖南)。登上盼望已久的嶽陽樓,從廊下遠眺,面對浩瀚壯闊的洞庭湖,詩人由衷贊嘆;然後想到自己晚年漂泊,國家多災多難,深受感動,就在嶽陽寫了《登嶽陽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