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特色
繼續輸入音調
粵語是保留了更多中古漢語成分的壹種南方方言,最突出的特點是完整保留了中古漢語中常見的入聲。所以大量的唐詩宋詞,如果現在用粵語來讀,也只能滿足詩歌最基本的“韻律美”。
以唐代詩人柳宗元的《江雪》為例;
百山無鳥,
壹千條沒有腳印的路。
壹艘小船,壹件竹鬥篷,
壹個老人在冰冷的河雪中釣魚。
唐代的近體詩(絕句/格律詩)很少入韻。如果出現了入韻的情況,那壹定是因為作者想表達壹種異常壓抑或者悲傷的情緒。這首柳宗元的江雪是用粵語朗誦的。由於“絕”、“絕”、“薛”三個字都是入聲,所以整句的結尾在發音上會顯得極其簡短壓抑,充分體現了作者的壓抑情緒。
事實上,作者有意選擇入聲和押韻,然後結合字裏行間所描述的意象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如果用普通話背誦,體會不到入韻之美,那麽這首詩的美感就少了壹半。
保存了大量的中國古代元素
標準粵語/粵語粵語方言有很多古音。粵語中有很多古字、古義、古雅的措辭,粵語中的很多詞,包括語氣詞,都可以直接在中國古代典籍中找到。在中國北方方言中,這些古語詞已經被廢棄或很少使用。粵語中保留了後置、修飾語倒裝等語法項目。
此外,現代粵語仍然傾向於使用在古代漢語中占主導地位的單音節詞。壹些被說廣東話的人視為流行的詞可以在古籍中找到。處於壹隅的廣東,很少戰亂,也沒有受到太多戰爭的影響,所以壹直保留著漢唐的語言和文化。
今天,廣東方言的語音系統與隋唐語音系統有著非常嚴格的對應關系,即《切韻》音系(中古音系),即今天廣東方言的語音特征表現出與隋唐漢語語音特征非常接近的現象。中國歷史上第壹部正式的語音韻律權威著作《廣韻》(全稱:重建大宋廣韻),其中標註的詞語讀音與現在的粵語高度壹致。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粵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