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課程古詩詞教學的基本思路是多讀多感受。
2、通過教師的適當引導,帶領學生在閱讀中背誦、想象、提問、感悟,從而理解古詩詞的含義和作者的感受。
教學目標
1,能認“蝸牛”“精通”等兩個新字,能寫“亭”“庭”等五個新字。
2.帶著感情讀課文,背三首古詩,默寫“獨坐敬亭山”“遙望洞庭”。
3、懂詩詞,能想象三首古詩描述的畫面,體會作者的情感。
課前準備
1,廬山,西嶺雪山等景區圖(或課件)。
2.《獨坐敬亭亭》、《洞庭勝景》、《江南春色》等三幅寫意畫(或課件)。
班級安排
3課時。
教學過程與設計意圖
第壹類
壹,課件播放,引入話題
老師:同學們,我們假期參觀了很多地方嗎?
1.課件呈現廬山、西嶺雪山等景觀圖。
老師問:這是哪裏?妳能用壹些古詩來描述這些場景嗎?(學生說“望廬山瀑布”、“絕句”等。)
2.然後以課件的形式呈現《江南春色》、《洞庭勝景》、《獨坐敬亭亭》三幅寫意畫。
老師:這些地方漂亮嗎?妳知道這些地方是什麽嗎?(不知道的話,老師分別指出這是敬亭山,洞庭湖,江南風光。)
老師:現在讓我們來欣賞這些美麗的風景吧!翻書讀第65438課+0三首古詩。
教師板書項目“1,古詩三首”
設計意圖:課件播放風景圖片,讀圖說詩,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呈現敬亭山、洞庭湖、江南風光等寫意畫,可以幫助學生在讀詩時有壹個大概的印象,對幫助學生理解詩歌起到方向性的作用。
第二,借助筆記,自己讀懂意思。
老師:今天我們來學習第壹首詩《獨坐敬亭山》。
1.作者及敬亭山簡介:
我們今天學習的是唐代詩人李白的詩。婷,讀婷,我們學過的“停”字,去掉了“氣”字。這個詞常見於亭臺樓閣的名稱中,如愛夜亭、醉翁亭等。
敬亭山:在安徽宣州以北5公裏處,海拔286米。
2.老師讀古詩,學生試讀正字法,然後讀得很流利。
3.在筆記的幫助下,學生對這首詩的意思有了初步的理解。
4.溝通:
(1)學了古詩詞後,妳明白了什麽?
(2)還有什麽不明白的?提出來討論。
設計意圖:鼓勵學生在正確閱讀的基礎上,熟練地自讀,然後通過點評初步理解詩的意思。
第三,介紹背景並探討其意義
1,老師介紹李白詩歌的背景:
這首詩是李白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秋遊安徽宣州時所作。當時詩人被迫離開長安十年,世態炎涼。長期的漂泊生活使他感到苦澀和孤獨。
2.把古詩再讀壹遍,自問自答:
師:通過介紹,我們再來讀壹遍古詩,看看有什麽新的體會或疑問。
3、全班念了壹遍,老師問:
(1)“獨”坐是“誰”獨坐?
⑵讀詩,仔細體會。詩人獨坐敬亭山,看到了什麽?詩人聽到了什麽?會想到什麽?
(3)本來,鳥多;原來有壹片孤雲,現在都離我而去了。作者是怎麽想的?這兩句話呼應了題目的哪個詞?
(4)“看對方”的意思是看著對方:
顯然,敬亭山只有詩人壹人。誰能和他對視?妳在這裏讀過什麽?學生試讀《相見不厭,唯有敬亭山》。妳認為應該強調哪些詞來反映作者的感情?
如果學生已經問了上面的壹些問題,可以刪除本環節的問題。如果學生沒能深入,老師需要再問壹遍。
設計意圖:教師介紹詩人詩歌的背景,讓學生通過詩中的字裏行間了解詩人的內心感受;教師“提問”的目的不僅在於引導學生深刻理解詩意和意境,還在於檢驗和反饋學生的學習效果。
第四,試著大聲朗讀,背誦,默寫
1.通過探索,我們理解了詩的境界。妳腦海中有什麽樣的畫面?什麽樣的人,什麽樣的風景,什麽樣的情懷?妳能試著讀出來並用妳聲音的速度和嚴厲程度塑造這些圖片嗎?
2.試讀結束後,用鉛筆在重讀的單詞下劃“△”,長音後劃“”,然後讀給同桌聽。
3、全班交流,老師輕推(學生擦掉自己鉛筆標註的錯誤標記,再用筆標註正確的重音和長音),學生在朗讀前標註。
4.背誦和記憶古詩詞。
設計意圖:教師不宜直接對讀古詩的節奏和重音下結論。學生自己嘗試後,老師會給予必要的指導,形成相互認同的意見後閱讀效果會更好。
第二節課
壹,洞庭的介紹,選題的引入
1,貝奇的《獨坐敬亭山》,這首詩也寫的是風景和情懷。看完《望洞庭》,寫了哪些風景和感受?揭示題目,把王東亭寫在黑板上。
2.介紹洞庭湖。
設計意圖:最後壹首古詩的引子,除了具有回顧的作用外,還主要體現了兩首古詩之間的聯系。
第二,初始發音,多讀伊名。
1,學生初讀古詩:
“螺”:有常見的螺、海螺等。
“汀”、“潭”、“螺”是形聲字,要註意“汀”、“平四”中的“比”。
2.重讀古詩詞,借助註解理解詩詞:
①“和諧”,和諧。水和天空是壹種顏色,和諧而美麗。
⑵綠螺,形容洞庭湖君山形似蝸牛,因君山上樹木茂盛,故稱“綠螺”。
3.讀古詩,互相交流:
同桌之間互相交流對這首詩的理解,有不理解的地方互相請教。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讀詩,然後通過評論讀詩,然後互相交流,初步理解詩的意思。
第三,重讀古詩,激發想象,解決問題,加深理解。
老師:讀古詩需要理解,而理解來自於多讀,多問,多想象。
1,讀古詩,想象畫面:
妳心目中有哪些美好的畫面?壹邊讀古詩,壹邊想象和談論妳腦海中的畫面。
2.教師提出以下問題,並分組討論和交流:
(1)王洞庭可以改成“王洞庭”嗎?
“和”就是和諧的意思。在妳心目中,“兩相和”是怎樣的“湖光秋月”畫面?
⑶古代的“鏡子”是由磨光的銅制成的。「鏡子沒擦亮」是壹種怎樣的場景?(“有微波”,湖面不是絕對平坦的,有波紋。這和「池面無風」有矛盾嗎
(4)崔是什麽顏色?山“翠”很好理解,但是水“翠”呢?
5]“銀盤”是什麽意思?這裏的“白”湖和前面的“綠”水有矛盾嗎?
[6]文中幾處使用了隱喻。最後壹句換成“君山如青螺”似乎更清晰。這是壹種改變嗎?
3.全班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提幾個問題,抓住幾個看似矛盾的地方,能引起學生深入思考,體會詩的意境。
第四,讀古詩,畫意境。
1.朗讀和背誦古詩。
2.讀古詩,想象畫面,畫出意境:
畫壹個簡筆畫,壹張圖配壹首詩,看哪壹組更有詩意。
設計意圖:畫畫是進壹步理解詩意境界的手段,所以畫得漂亮不重要,重要的是體現詩意。以詩作畫,形式有趣,悄悄實現了默默寫古詩的目標。
第三類
首先介紹詞牌知識,介紹本首詞的學習。
老師:前兩個大寫是詩,今天要學的壹個詞。《憶江南》是壹個詞牌名。什麽是詞牌?詞牌,又叫詞格,是用來填詞的曲調名稱。
師:現在讓我們打開書讀這個單詞(板書題目《憶江南》)。
設計意圖:
第壹、二期涉及的古詩詞以詩詞為主,需要向學生指出,《憶江南》不是詩名,而是詞牌名。《江南記憶》不是壹首詩,而是壹個詞。
第二,自己讀讀音,先得大意,反復練習讀,背古字。
1,自讀發音:
註意“曾”是個多音字。在這裏,讀céng的意思是“壹次”。熟悉。“能不能忘了江南”是個反問句,要註意修辭語氣。
2.反復練習閱讀和背古語:
練習獨立閱讀,嘗試背古文,然後同桌,互相考試。
3.告訴我單詞的大意。
設計意圖:白居易的詩《憶江南》很好理解,文字也不難理解。“旭日東升,江中花勝火,春來江青如藍”這句話壹直是膾炙人口的名句,被後人廣為傳誦。因此,背誦是壹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第三,借助前兩首詩的學習方法,合作學習,讀古語,探其意。
1,借助筆記,理解單詞。
2.互相提問,解決問題。
3、教師提問、討論和回答:
(1)江南好,但在哪裏?看相關單詞回答。
(2)“我曾經知道風景”。既然作者對江南了如指掌,為什麽只說江南的“江花”和“河”的景色呢?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抓住最典型的景物來表現江南春色的寫作方法。)
(3)“紅勝火”,妳想到了什麽?《綠如藍》寫的是什麽風景?妳意識到了什麽?
引導學生想象“紅”與“綠”顏色鮮明對比,體會詩人對江南風光的真摯熱愛。
教師應該在提問時通過學習來教學。如果學生已經提出並解決了壹些問題,就不需要再提出了。
設計意圖:教師提問,主要是測試學生思考和體驗的程度,也是引導學生深入理解。
第四,提問引導閱讀,加深情感。
老師問:妳知道妳現在忘不掉江南的原因嗎?
印石:妳能不記得江南嗎?因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學生用文字回答)
老師語錄(語氣變化,情感加深):妳能不記得江南嗎?因為_ _ _ _ _ _ _ _ _ _。學生還是用文字回答,語氣要改壹改。)
老師再次引用(語氣變化,情感進壹步加深):妳能不記得江南嗎?因為_ _ _ _ _ _ _ _ _ _。學生也是用文字回答,學生的情緒要進壹步改變。
設計意圖:老師壹次次強化朗讀的語氣,目的是喚起學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強烈情感體驗。
動詞 (verb的縮寫)全班綜合比較(異同)和總結。
1,老師:學完這三首古詩,能不能壹首接壹首背下來?
2.比較異同:
老師在黑板上寫道:
相同:
作者是同壹個朝代的(都是唐代詩人寫的)。
風景和位置都壹樣(都屬於江南)。
詩歌的內容是壹樣的(都是寫風景,都是抒情)。
不同:
體裁形式不同(前兩種是詩,後壹種是詞)。
詩人的感受是不壹樣的(第壹種是冷冷的,抒情的,後兩種是激情的,抒情的。)。
表達方式不同(第壹個主要用擬人,第二個比喻巧妙,第三個對比性很強)。
3.再讀三首古詩,老師全班總結。
板書設計
全面比較異同,有助於學生全面理解古詩詞的內容和表達方式,加深對詩詞的理解。
1,古詩三首:
相同:
作者生活在同壹個朝代。
風景和位置都壹樣。
詩歌的內容也是壹樣的。
不同:
體裁形式不同。
詩人有不同的感受。
表情不同。
設計意圖:黑板上三首古詩的異同,既檢驗了學生對三首古詩的理解,又對三首詩的內容、情感、表現手法進行了總結和梳理,是對詩詞理解的壹種提高。
特別建議
古詩詞教學應充分信任學生的學習能力。老師不要講太多,甚至不要代替別人,不要在學生理解之前就大量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受。這樣做可以填補學生自主探索的空間。在我們的教學中,要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鼓勵學生通過批註理解,利用插圖交流,引導學生通過閱讀和背誦理解。
教師不應失去指導的責任。雖然我們應該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但這並不意味著老師可以放棄指導的責任。四年級學生對古詩詞的理解差異很大。很多孩子認為知道每個字或詞的意思就等於懂古詩詞。在這方面,我們有必要給予壹些指導。比如三首古詩的教學,有壹個“老師提問”的環節,這是壹種引導。這種“老師的提問”不僅考驗學生的學習水平,更主要的是引導學生對古詩詞有更深層次的理解,而不是心照不宣地認為學生只停留在孤立詞的理解上,停留在平淡的表面意思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