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壹,詩歌講究押韻。作為壹個中國人,我們從開始說話就接觸到了詩歌。現在,我們回憶壹下,我們學的第壹首古詩是李白的《靜夜思》。為什麽這首詩是孩子必須學的?只是因為這首詩的押韻特別好,讀起來朗朗上口,讓孩子感興趣。
其實回想壹下我們從小學到初中、高中甚至大學學過的詩詞,都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講究押韻。在詩歌中,所謂韻,就是每壹句的最後壹個字都有相同的元音,也叫韻律。寫詩的時候,詩人會註意詩歌的節奏,因為詩歌壹旦有了節奏,就有了靈魂。但不是每首詩,每句話的最後壹個字都押韻。如果是四句古詩,那麽第三句壹般押韻,第壹、二、四句在同壹個元音上。
二、詩歌對仗要求兩句前後的詩歌字數相等。通過以往對古詩詞的學習,我們都知道古詩詞不僅講究押韻,而且講究前後兩句的工整。比如壹首古詩,作者寫第壹句的時候寫了七個字,那麽寫第二句的時候也是七個字。縱觀全局,作者寫這首詩時,每句話都是七言,那麽我們就可以說這是壹首七言詩,作者講究對仗。
講究節奏和工整的對仗是詩歌特有的格式,也正是這樣,詩歌的魅力才得以凸顯。比如“西湖歌舞幾時休?”這兩首詩既很好地體現了古詩講究節奏的特點,又突出了古詩講究對仗工整的特點。具有這些特點的古詩詞讀起來朗朗上口,百讀不厭,展示了古詩詞獨特的藝術魅力。
古詩詞對押韻對仗的重視,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清楚的。古往今來,很多人都研究過古詩詞的押韻和對仗。如果真的想研究這方面的知識,可以去找專家講解的詩歌的押韻對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