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詩經》中的女性意識有哪些?

《詩經》中的女性意識有哪些?

通過分析《詩經》中以女性口吻敘述的詩歌,我們大致可以看到三種不同的女性意識:

1,女性獨立意識

女權主義者認為,過去和現在的社會結構都是建立在宗法制度基礎上的。男性掌握著社會的基本職能,而女性在社會中處於輔助角色。女人是第二性,是社會中的“他者”,永遠處於被看的位置。在文學中,女性形象都是男性的陪襯,是小說為男權文化服務的產物。但是在《詩經》中,有很多體現女性完全獨立意識的詩歌。在某些章節中,女性是考官,而男性則成為“其他人”。比如《詩經》中的左和朱就是從這個角度描寫的。

2.女性的依戀意識

在男權社會中,在政治和經濟上處於依附地位的女性對男性產生依附感是很自然的。在女權主義者眼中,這種男性中心意識正是她們想要顛覆和批判的壓迫意識。作為女性,認同和呼應這種意識,對於分析和揭露男權社會對女性的壓迫和奴役,無疑具有更加深刻的解剖價值。《詩經》中的竹竿、薄熙來等詩歌就是這類題材的延伸。

3.女性的叛逆意識

《女性主義理論:從邊緣到中心》壹書中有壹句話:女性的命運是什麽?是自由決定了她自己的命運,擺脫了被別人控制的角色;擺脫了社會的壓迫約束,她可以充分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並自由地付諸行動。②

中國的女性在父權制家庭中長大,獲得了女權意識。他們既從外部也從內部觀察,因此通過他們生活意識中的印度整體觀為他們提供了壹種反叛的世界觀。簡單來說,就是因為壓迫而反抗,就是因為看到了壓迫才產生了反抗的吶喊和掙紮。因為他們想要掌控自己的命運,他們想要自由結束自己被控制的生活。

女性反抗意識是指女性在面對男權壓迫和傷害時的自我意識以及對壓迫者的控訴和反抗。因為這種反抗是被動的、自發的而不是自覺的,所以其中體現的女性意識也是有限的、掙紮的、矛盾的。如上述“孟”、“車”中的女性,就是以這樣的意識出現在詩歌中的。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詩經》時代,女性有著強烈的自主意識,追求個性和自由成為《詩經》時代女性意識的主流,女性獨立意識的自覺甚至在壹定程度上超越了近代。《詩經》80多首愛情詩中,表現女性追求個性自由的有21首,占總數的1/4,而描寫棄婦的有13首,但總數明顯少於前者。前者加上四首字裏行間透露出叛逆意識的詩,顯示出絕對壓倒性的優勢。

當然,我們在每個時代階段都能看到女性這三種意識狀態的存在。無論是從漢唐到近代,還是從中國,我們都能從活躍在時空舞臺上的女性身上清晰地感受到女性意識的多樣性:或追求個性自由,或心甘情願地依附父權制度,或在依附中自發地反抗...然而,《詩經》時代的女性意識具有不同於其他歷史階段的鮮明特征。

應該說,在《詩經》時代,女性意識處於剛剛興起的原始狀態,但從最初的萌芽階段開始,《詩經》時代的女性意識就向世人展示了自由意識的強大生命力。《詩經》中的女性自由意識猶如星星之火,燎原之勢,燒遍了《詩經》的整個天空。像壹株生長在野外的蕨類植物,沒有受到感染和壓迫,自然使詞中彌漫著壹種野性的宣傳氣氛,使人把詩經捧在手中,低聲吟誦著裏面的詩句,心隨著那些縈繞在口中的詩句怦怦直跳。感覺就像在冬天點了壹把火,火壹樣的熱情足以灼傷讀者,讓後世被禮教束縛的女性默默無聞,毫無光彩。

女性的女性意識其實應該包括社會對女性的理解和女性的自我意識。女性自我意識是指女性作為有感情、有思維的人的認知主體,對自身客體的價值、道德、審美等壹系列活動的認識、感受和評價。中國女性的女性意識歷程,就是壹部男性社會和個體家庭女性意識沈浮的歷史。女性意識下沈的過程,就是女性被剝奪權利,失去自由,陷入依附地位的過程。

《詩經》中的“她”字,遠比男人的大膽直白。他們的內心世界毫無遮掩地展現出來。再多的相思,她們都可以直言不諱,甚至她們和男人的曖昧,都沒有秘密。她們雖然受到封建禮教制度的壓迫,但這種壓迫還停留在簡單的層面,她們的愛情意識仍然得到了熱烈的宣傳,這與後來跌入封建禮教深淵的晦澀壓抑的女性愛情意識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當然,從今天的敦煌資料來看,唐代女性在社會上還是享有很高的地位的。當時敦煌的姑娘可以親自選擇丈夫,向他們提出要求,直到他們滿意為止。但到了宋明之時,雖然有反映自由之聲的民歌,但理學中的女性貞節觀念仍然是無以復加的。朱成的理學提出了學習之道,進壹步發展了女性的貞節觀。壹個是“男女不親”的孤立與疏離,壹個是漠視死亡,強調貞操的方式。到了清朝,封建制度對女性的控制和壓迫達到了頂峰。有資料顯示,不同朝代的女烈士人數因時期不同而差異很大:宋代以前為187,宋金時期為302,元代為742,明清時期為48152。最近兩代的女性數量只能用“瞠目結舌”來形容。

可見,漢代以後,隨著通論的確立,女性社會地位的從屬地位日益加深,這也體現在文學作品中女性地位的下降。反映女性依附意識的作品逐漸成為主流,有時有些作品反映的是鬥爭意識,而女性的獨立意識基本消失了。因此,《詩經》中“她”的特征,即女性的獨立人格和個體意識,在中國文學史上傲然挺立,更顯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