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魚化石詩

魚化石詩

這首詩表面上的意思很淺很直,其實很深刻很隱晦。從詩的副標題和文中的壹些文字來看,人們很容易把它當成壹首情詩。其實是壹首哲理詩。詩人的自白可以證明這壹點。詩人曾這樣評價這首詩:“當壹條魚變成了化石,魚就不是原來的魚了,石頭也不是原來的石頭了。這也是‘生活很容易’。言歸正傳,我不是今天的我。我們珍惜雪泥上的爪子,這是壹種紀念。”它們似乎在告訴人們,無論妳的生命中發生過什麽,發生過的美好,無論時空如何變遷,依然會像雪地上清晰的爪印,像永恒的魚化石,在妳的心裏留下美好的回憶。所以我們可以從兩個層面來把握這首詩的詩意:從壹個淺層次來說,這首詩是通過某個人或者某個非人類的生物來講述壹個過去的故事。其中有對過去生活的想象和迷茫,也有對過去的留戀和懷念。在更深層次上,詩人從魚化石中得到的是壹種歷史和現實的哲學,是壹種漁夫和自憐的哲學。魚化石是無生命的,但詩人卻把它當作有靈性的生物,與它對話,甚至對它獨特的“抱形”贊嘆不已,心生向往:永恒而溫柔的“水線”當“妳”和“我”遠離,成為歷史,它就成為哲學意義上的永恒。

艾青的《魚化石》也是壹首哲理詩。然而,與卞的同題詩在歷史和語義表達上的晦澀難懂不同,艾青從《魚化石》中獲得了自己親身經歷的慘痛人生教訓,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並通過象征手法,以生動的形象和樸實平常的語言,揭示了最普遍、最基本的人生哲理。

全詩共七節,詩意地分為四層。第壹層(第1節)描述了魚的生命之舞,第二層(第2節)描述了魚的生命毀滅的悲劇。第三層(第3、4和5節)描述了魚類化石的形態。第四層(第6、7節)從魚化石中描述詩人對生命的理解和哲學。

艾青詩歌在藝術上的壹個顯著特點是,他善於把象征性的抒情與哲理性的思考結合起來,表達對人生、對生活的感悟。具體到這首詩,它用哲理詩來指導全篇,使象征意義更加明確;同時,以生動的形象、充滿啟迪和暗示的生動形象,拓展讀者的思維空間,引導人們探索人生的意義和真諦。這樣既避免了符號和暗示的晦澀,又避免了推理的枯燥,從而達到了簡單與深刻、符號與哲理的有機融合。首先,這首詩描繪了象征魚化石的生動形象。它曾經是壹個活潑有活力的生命,在大海中自由跳躍和漂浮,但壹場突如其來的大災難——火山爆發或地震——將它埋葬在塵埃中,變成了生物化石。許多年後,它又被發現了。此時,作為物質生物的身體雖然完整,但卻“栩栩如生”,“鱗鰭齊全”,“不能動彈”。連壹聲嘆息也沒有,只有寂靜,它的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至此,“火山”、“地震”、“魚化石”的暗示性和象征性已經非常清楚了。文革時期不是有很多人包括詩人都有類似的噩夢經歷嗎?但詩人並沒有止步於對歷史的苦澀咀嚼,而是在歷史的教訓中揭示了啟迪現實、昭示未來的客觀真理——“沒有運動,就沒有生命”,表達了“活著就是鬥爭,/在鬥爭中前進,/即使死也要玩幹凈”的胸襟。總之,這首詩因其力大無窮、思想豪邁而被譽為“不可多得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