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
在這本符合時代需求的書中,索佳仁波切深入探討了如何認識生命的真諦,如何接受死亡,如何救助瀕死者和死者。
有生,自然有死,每個人遲早都需要面對死亡。當我們還活著的時候,我們可以用兩種方式來應對死亡:無視死亡,或者正視自己的死亡,通過對死亡的清醒思考,減少死亡可能帶來的痛苦。然而,這兩種方法都不能真正戰勝死亡。
作為壹個佛教徒,我把死亡視為壹個正常的過程。只要我還活在這個地球上,死亡就必然會發生。在我知道我無法逃脫死亡之後,我看不出有什麽可擔心的。我寧願把死亡看成是壹件必須換上新衣服的破舊衣服,而不是末日。然而,死亡是不可預測的:我們不知道我們會在何時或如何死去。所以,在死亡真正發生之前,我們有必要做壹些準備工作。
我們大多數人自然都希望安詳的死去,但如果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暴力,我們的內心總是被憤怒、堅持或恐懼等情緒所控制,我們顯然不可能指望安詳的死去。所以,我們要想死得好,就要學會如何活得好;如果我們想平靜地死去,我們必須在內心和日常生活中培養平靜。
正如妳將在本書中讀到的,從佛教的角度來看,死亡的實際體驗非常重要。雖然我們將如何再生,在哪裏再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業力,但我們在死亡那壹刻的心態可以影響下壹次生命的質量。所以,在死亡的那壹刻,雖然我們積累了各種業障,但只要努力產生壹個好的心態,還是可以強化和激發好的業障,造成壹個快樂的循環。
死亡的瞬間也能產生最深刻最有利的內心體驗。通過對禪修中死亡過程的反復理解,壹個有成就的禪修者可以通過自己的實際死亡獲得極高的覺悟。這就是為什麽所有的老和尚都死於禪修。他們的屍體往往在醫學上宣布死亡後很久才開始腐爛,象征著他們的精神成就。
幫助別人平靜地死去和為自己的死亡做準備壹樣重要。我們每個人生來都是孤獨的。如果我們生來沒有關懷和照顧,我們就無法生存。因為垂死的人無法自救,我們必須盡壹切可能減輕他們的痛苦和焦慮,幫助他們平靜地死去。
最重要的是避免讓將死之人的心更加紊亂。我們幫助將死之人的首要目標是讓他們平靜,有很多方法。熟悉修行方法的瀕死者,如果有人提醒,可以得到鼓勵和啟迪;但如果能以友好的語氣恢復瀕死者的信心,哪怕是普通人,也能有壹個安詳平靜的心態。
《西藏生死書》提供了藏傳佛教與現代科學的交匯點。我相信在認識和實踐的層面上,兩者都給對方提供了相當大的好處。索佳仁波切是推廣這個博覽會的最佳人選。他在藏族傳統中長大,跟隨我們最偉大的喇嘛學習。他還受益於現代教育,在西方生活和教學多年,對西方的思維方式了如指掌。
這本書不僅為讀者提供了死亡和垂死的理論描述,還提供了實用的方法,可以用來了解死亡和垂死的真相,幫助自己和他人平靜而充分地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