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李秀山村詩詞歌賦選題

李秀山村詩詞歌賦選題

王維隱居輞川時,寫下了許多精美的山水詩。他自己寫了《輞川集》,其中有他和朋友裴迪互相唱和的20首五言絕句。主要內容是描寫輞川附近的景色,表達隱逸之趣。先看《吳欣怡》:

最頂端的木芙蓉花的枝頭,在群山中盛開著猩紅的花萼。

壹條小溪的口是寂靜的,沒有壹絲痕跡,它們張開又落下。

寂靜的山澗裏,玉蘭花自開自落,存活又雕零。不是假的,與世界無關,也沒有人知道。這是壹個遠離塵囂的世界,也是詩人王維主客壹體的獨特意境,簡直就是佛家空寂觀的象征境界。所以明代文學評論家胡應麟說這首詩是“入禪”之作。“我已經忘記了自己的人生經歷,所有的想法都沈默了。”王維在這裏所創造的意境,脫胎於象外,是詩性境界與禪意境界的結合,意蘊深厚,藝術感染力極強。能取得這種藝術成就,不能不說是有利於他對佛學的研究和佛學思維方式的熏陶。

王維被後人稱為“詩佛”。他早年信佛。母親崔氏已經修行打坐30多年了。王維和他的弟弟王錦,“皆崇佛,以菜為生,不如吃肉和血”(《舊唐書·王維傳》)。王偉31歲時,妻子去世,他不再結婚。他壹個人住在壹個房間裏,他的屏幕非常疲勞。“他無子女”(《責弓薦兄表》)。他還寫了許多關於佛教的詩,在佛教方面有很高的造詣。

在唐代佛教的流派中,王維信禪,且以南宗禪為主。南宗禪是中國佛教與儒教、道教相結合的產物,其命運人生哲學為中國文人提供了最新、最完備的途徑。但南宗禪的壹些修行方法與中國特色的詩歌創作有相通之處。宋代文學批評家嚴羽說:“壹般說來,禪只在妙悟之中,詩也在妙悟之中”(《蒼話》)。妙悟是對禪的洞察,也可以表現為對藝術的感悟,詩和禪都需要敏銳的內心體驗,都強調啟示和隱喻,都追求意蘊。南宗禪在講“頓悟”時,往往用形象的表達來傳達規律,特別強調直覺、暗示、歸納、聯想在理解中的作用。王維是從禪學中得來的,自然對這種把握世界的方法深有體會。他把對佛教的理解融入人生觀,把宗教情懷化為詩性的思想,創造了壹種“空”、“靜”、“閑”的詩意意境。禪宗崇尚山川秀美的風格,對王維有意識地親近山川,發掘山川的審美價值也起到了指導和啟發作用。

王維在《竹裏關》壹詩中描述了自己的內心體驗:

我獨自倚在密竹中,彈著琴,哼著歌。

太輕了,沒有人能聽見,除了我的夥伴,明月。

詩人獨自坐在竹林深處,彈琴吹口哨。沒有人知道他的存在,只有明月陪伴著他。大自然最了解他內心的孤獨,皎潔的明月給他帶來了壹份寧靜的快樂。物我合壹,物我互忘。禪與詩,水乳交融。《柴璐》也是這樣的:

寂靜的山谷裏看不到人,只聽到說話的聲音。

夕陽的影子照進了森林深處,苔蘚上的景色令人愉悅。

空山無人,只聽見林深處飄來斷斷續續的說話聲,壹縷夕陽透射在林深處的青苔上,是那樣的恍惚和憂傷。這就是王維追求的那種遠離塵囂的空靈境界。雖然孤獨,但也是有意義的。

清代王漁洋說王維的詩是“禪意”的,“含蓄之言,無異於佛花與葉佳之笑”(《蠶尾續》)。換句話說,王維的山水詩充滿了禪意、禪樂、禪味,傳達了禪意。自然充分展現了詩人在山水美景中的獨特品味。

王維不壹定去偏僻的地方求禪,他也看廣闊的世界和熱鬧的農家生活:

雨後,新的晴空格外開闊開闊,視野開闊沒有絲毫的霧塵。外城的門樓緊靠著輪渡碼頭,村邊的樹木連接著小溪和河口。銀白色的河水閃爍著田野,特別明亮,蒼翠的群山聳立在山脊的後面。正是農忙時節,沒有閑人,農民都忙著下地。

——《新陽光野望》

壹場春雨,洗去汙垢,景象壹新。農忙,人和風景都沐浴在清新的空氣中。短語“白水”形成了近景和遠景的分層畫面。水很亮,山很綠,光和色的對比很和諧。表面上看不出這首詩的禪意。其實那場春雨就像是從佛教凈瓶中倒出的聖水,把壹切都洗得幹凈而空靈。只是壹切都奇妙地融合了禪與詩,他不讓禪壓倒詩。當然,我們關註的是那種對農人生活的贊美,欣賞的是山清水秀的靈氣,而不必孜孜不倦地追求它的禪理。

王維是壹位多才多藝的文化巨人,擅長詩歌、音樂、繪畫和書法。宋代大文豪蘇東坡說:“王維詩中有畫;看畫,畫中有詩。”(《舒墨蘭·田言·於菟》)他的話精辟而中肯。王維是唐代壹位有成就的山水畫家。他以蕭舒樸素的水墨筆法作畫,創作水墨山水,自成壹家,被後人稱為山水畫南宗的創始人。他的畫強調寫意,追求神似,表達主觀感受。所以“畫東西,不問四季。畫花的話,往往以桃、杏、芙蓉、荷花為壹景。”“很難要求形狀和物體。”(沈括在《夢溪》中引用張彥遠的話)因此,王維也被稱為中國文人寫意的鼻祖。畫可以神似,於是有了詩的韻味和意趣,即畫中有詩。用這種繪畫理念凝視自然景觀,是壹種感嘆,也必然有詩中畫的韻味。

王維在繪畫、音樂、書法方面的深厚藝術造詣,使他在詩歌創作中能比壹般詩人更準確、更細致地感受和捕捉美妙的景色、神奇的音響和千變萬化的自然,並訴諸筆端。我也會用文字來設色,註重詩歌色調的和諧。詩中有畫的意境,音樂的流暢,書法的變化。就這樣,無形中形成了他“詩中有畫”“百鶯,宮商反復演”的獨特詩化藝術風格。我們在欣賞他的山水詩時,應該牢牢把握這壹特點。

王維善於概括壯麗的景色。這類詩氣勢磅礴,意境廣闊,筆法簡單,線條粗線條,角度多變。請看鐘南山:

它巨大的高度接近天堂之城,從山到海的壹隅。雲,當我回頭看時,就在我身後,我太年輕了,什麽也看不見。中央的山峰將西南部分開,山谷各不相同。想在山裏找個房子住下,水導問樵夫可方便?

太乙峰是鐘南山山(可稱為秦嶺)的主峰。詩從主峰出發,雄踞全山,寫出了終南山的磅礴氣勢。前幾句寫的是巍峨雄偉的終南山,後兩句寫的是人無山,體現了山的雄偉,就像山水畫中人與山的對比。“白雲”這句話特別出神入化。每壹個有爬山經歷的人讀這首詩都會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這首詩寫的是爬山,下面這首《俯視漢水》寫的是水:

其南三支至楚境,其九流至荊門。這條河跨越了天地,那裏山的顏色是和不是。人類的住所似乎漂浮在遠處天空的波紋上。襄陽這些美好的日子,讓我的老山心醉了!。

這是壹首描寫襄陽風景的詩。先寫楚國的形勢,中間寫大江的浩蕩景觀,結尾寫纏綿悱惻的情意。粗線條勾勒,境界恢弘。都是線條畫。它甚至不寫山是藍的還是紫的,是厚的還是淡的。它只是說,若無其事,就像壹幅水墨山水畫。詩人把握的是整體印象,意象受詩意思維而非肉眼控制(這與西方詩歌的邏輯不同),呈現出中國畫散點透視的藝術效果(這與西方繪畫的邏輯不同)。類似王維的詩還有很多,比如“萬壑自樹觸天,千峰上杜鵑啼”,“夕陽下江湖白,潮來天青藍”,“大漠孤直,長河落日圓”等等。

王維還善於捕捉聲、色、畫、情交織在壹起的感人瞬間,把它們統壹在最能傳達情感的意境中,用恰當的語言表達出來。請看他的山水詩《觀鳥溪》:

人閑,桂花落,夜靜山空。

月出驚山鳥,聲入春溪。

寂靜的春夜森林裏,四季月桂無聲地飄落。忽然,明月升起,空山流光溢彩,山鳥醒來,在山澗中歌唱,格外清脆,襯托出月夜春山的靜謐之美。“人間閑情”有些版本叫“人間世”,其含義也是可以理解的。“桂花”可以解釋為月月。詩人寫靜與動,動與靜,動與靜的結合把讀者帶入了壹種更加優美深刻的意境。詩人抓住了“壹只被月亮驚起的鳥”這壹最富表現力和想象力的瞬間寫出來的。這是壹個充滿音樂感的月夜場景。與吳欣怡空洞的沈思相比,這首詩溫暖、活潑,充滿了人間氣息。

王維右有壹首描寫深秋景色的詩,名叫《在山中》:

小河的溪水流了不到壹天,河床露出了白色的石頭,天氣慢慢變冷,樹枝上的紅葉漸漸稀少。

彎彎曲曲的山路上沒有下雨,煙霧在茂密的青松中迷蒙,水汽沈重,仿佛要流動,然後是路人的衣服。

靖西發源於陜西省藍田縣西北部。紅葉是楓葉。早早的走在山裏,壹路欣賞著山景,突然覺得衣服都濕了。我以為是下雨,但仔細壹看,並沒有下雨。只有山上的薄霧,我的衣服可能是濕的!詩人把遊客的這種感受過程濃縮成了兩首詩,很有意思。這首詩有顏色:白石、紅葉、翠藍。有壹個音響:溪水打石床。還有遊客的感受。這首詩雖然短,但內涵豐富。唐代書法家兼詩人張旭也寫過壹首七絕詩《留在山中》:

山光的狀態讓春光煥發,並不是為了輕盈。

哪怕是晴天陰天不下雨,也是沾衣入雲深。

《沾衣》這首詩是實實在在的寫法,表現了深山雲霧鎖的另壹番景象。而王維詩歌中的“濕衣”,則描寫了幻象、幻境,表達了蔥郁山林的詩情畫意。兩首詩有異曲同工之妙,各有精彩。

王維的五言律詩《山居秋夜》,是詩畫結合的佳作;

空曠的群山沐浴在壹場新雨裏,夜晚來感受初秋。皎潔的月亮從縫隙中灑下清亮的光線,將噴泉清在巖石上。竹林鏗鏘,洗衣女歸來,荷葉輕搖欲上輕舟。春天的春天不妨讓它休息壹下,秋天的太陽可以在山丘上停留很久。

這首詩描寫了秋夜雨後的山村景色。隨意寫,語言自然。在這首詩中,空山雨後的清涼秋意,松林間明月的清亮,石上清泉流淌的聲音,竹林中浣紗歸來的少女的歡聲笑語,小漁船緩緩渡過荷花的調式,都和諧而完美地交織在壹起,像壹幅清新優美的有聲畫卷,又像壹首恬靜優美的抒情詩。雨後我們似乎呼吸到了新鮮空氣。

王維的壹些著名的詩歌能引起我們的奇妙的遐想:“風中,花在池影裏”,“樹枝嘈雜,月光寒冷”,“白水在邊界分開,心在柳樹上盛開”,“小溪在蜿蜒的巖石上歌唱,太陽被蒼松調和”,“在安靜的沼澤地上飛著壹只白色的白鷺,芒果鳥在盛夏的樹上歌唱”,等等。詩中有畫,詩中有樂。

王維的詩歌追求寫意效果,註重渾然壹體,充分傳達詩人的主觀意趣。《輞川集》中有壹首《胡林亭》:

輕歌迎客,悠然湖上來。

玄關灑瓶時,芙蓉四面開。

表達了詩人閑適寧靜的心境。“住在山裏是壹件事”更詳細地寫了詩人的心情:

樹籬的門緊閉著,看著黃昏中斜射的陽光。仙鶴棲息在周圍的松樹上,遊客被留在寒冷和稀疏的地方。嫩竹含新粉,紅蓮失衣。渡船上的燈亮著,到處都是淩。

沸騰的生活凸顯了詩人家庭的冷酷。是壹種羨慕,還是真的脫離現實?難以理解。同樣,還有壹封“我在輞川小屋給裴迪的信”:

山現在冷了,藍了,秋水流了壹天。倚柴門,晚風聽蟬鳴。日落在渡口落下,夜宵煙從房子裏飄出。哦,我什麽時候再向偉大的隱士許願,在五棵柳樹下唱壹首狂野的詩?。

這首詩描寫的是輞川的秋夜景色,清幽淡雅,如畫。裴迪喝醉了,在王偉的門前唱歌,特別好玩。對聯“渡頭”作為絕唱流傳下來。《紅樓夢》中的香菱曾根據自己的生活經歷,高度贊揚這首詩的如畫和詩意。王維的詩最容易把讀者帶入詩意的境界,是因為“詩中有畫”。難怪香菱問黛玉寫詩的方法時,黛玉先是讓她讀唐詩,不是李白、杜甫的作品,而是王墨全集(見《紅樓夢》第四十八回)。

王維山水詩的價值

王維山水詩的價值首先應該放在中國古典山水詩發展史上來認識。

在先秦詩歌(如《詩經》、《楚辭》)中,壹些描寫山水的詩歌在內容上是從屬的,並沒有作為獨立的審美對象來歌頌。直到漢末建安時期,中國詩歌史上才出現了最早的完整的山水詩。這是曹操寫的四言詩《觀滄海》:

東岸登上碣石山看茫茫大海。大海如此廣闊無垠,島嶼高高聳立在海面上。樹木和百草枯草,非常茂盛,秋風吹得樹木發出悲傷的聲音,大海正在湧動巨浪。太陽和月亮的運行似乎來自浩瀚的海洋。日月之旅,若出其不意;韓是才華橫溢的明星,若出其不意。我很高興用這首詩來表達我內心的渴望。

但這種詩在當時並不多見。

魏晉以後山水詩開始興起。由於當時政治黑暗,社會動蕩,文人希望隱居,寄情山水,以避災。金石南渡,江南美麗的自然景觀吸引了更多的文人墨客。當時盛行的玄學思潮將儒家的“名教”與道家的“自然”結合起來,引導文人從自然山水中尋求人生的哲理和趣味。崇尚輕風也帶來了贊美山川的發展(見《世說新語》)。玄言詩中也有關於山川的美句。經過長時間多方面的醞釀,終於產生了第壹位山水詩人,這位詩人就是金末宋初的謝靈運。

謝靈運長期遊歷名山大川,寫下了大量的山水詩。他的詩歌語言豐富細膩,喜雕琢,追求相似。詩的結構往往是旅行體,結尾總有玄學詩的尾巴。他的詩經常充滿句子。給幾個詩句:“春草長在塘裏,園中柳成鳴禽”。“野沙岸凈,天高月明”的寫法是秋天;冬天“明月照雪,北風強悲”;“林壑斂彩,暮雲聚”;“春晚青野,山石高雲高”的春景。這些精致的詩句,就像精致的山水畫。謝靈運奠定了山水詩的地位。

後來,南齊詩人謝朓也寫了壹些清新優美的山水詩,其中有“夕照花開,澄江靜如練”“江水日夜流,客心悲”“舟楫居天上,雲樹顯尊貴”等等。南朝梁詩人何遜也寫過壹些著名的景句:“寒塘草露,月映淮水”,“野岸平沙雜,連山遠霧”,“岸上花在水中,江顏繞飛”,“江面暗雨,浪白風初起”,“夜雨落空階,曉燈離室”。然而,他們所有的詩都有壹個缺陷。

山水詩直到盛唐才成為大觀。孟浩然、王維開創了山水詩派,為後人所稱道。孟浩然比王維長壹點,優秀的山水作品很有藝術感。比如建德河上的夜泊:

把船停在霧蒙蒙的小州,當新的憂愁湧上客心。

曠野的無垠比樹木還深,月亮離月亮很近。

寫了旅行者的悲傷心情和對自然的微妙感受。洞庭湖給張總理的電報的頭四句話:

秋水上漲,幾乎與岸邊融為壹體,把水天混淆與天空融為壹體。

雲土地上的小澤水汽蒸騰白茫茫,海浪似乎要撼動整個嶽陽。

氣勢磅礴,雄渾雄偉。《和顏錢堂壹起看潮》最後四句:

根據太陽和秋天的雲,浮動的天空是廣泛和廣泛的。

驚濤駭浪像雪壹樣襲來,妳坐著不動,就會覺得冷。

用氣魄和情懷去寫。《從桐廬上的壹泊到揚州的壹個朋友》的前四句:

猴子在陰暗的山上嗚咽,河水在黑夜中奔騰。

兩岸的風吹得枝葉簌簌作響,月光映照在河邊,壹條河的壹只小船。

也充滿了意境。

與孟浩然相比,王維在《我忘了》詩的意境、對自然山水美的細致品味、詩歌技法的嫻熟運用、山水詩的數量和質量等方面都要突出得多。可以說,王維不僅是壹位山水詩人,而且是詩歌的先驅。中唐的派(魏和柳宗元),直到清代的王士禎的神韻說,都繼承了其余。李白的山水詩以氣勢取勝,具有反叛精神。杜甫的山水詩沈郁深邃,憂國憂民。王維的山水詩意境空靈,充滿禪意,發人深省。它們雖然沒有李白、杜甫詩歌中那種驚心動魄的思想光芒,但在藝術風格上卻極大地豐富了盛唐詩壇。不讀王維的山水詩,就看不透中國詩歌藝術的精髓。

王維的山水詩也有其當代價值;

它可以培養我們熱愛大自然的感情。讓我們充分領略大自然的美麗,然後自覺地保護環境,保護自然,讓它更好地造福人類。

當然可以培養我們的愛國情懷。愛國不是抽象的。欣賞王維優秀的山水作品,可以增強我們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對家鄉壹草壹木的深深眷戀。王維的山水詩蘊含著祖國傳統文化的豐富營養,從中我們可以獲得探索的樂趣,享受到祖國優秀文化的滋養,從而摒棄了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虛無主義態度。

它可以培養我們的身心。品味王維詩歌的優美意境,遐想大自然的神奇和神秘,妳會得到某種精神上的愉悅。禪宗和氣功有共同之處。進入詩意的境界,也就是進入了王維創造的“禪境”,我們可能會得到某種“氣功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