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艾青《詩選》的思考
我個人不太喜歡讀詩,因為要理解這首詩的壹些作者的感受,需要結合我學過的很多翻譯知識。而艾青的詩就不壹樣了,雖然字面意思簡單明了,但讓人壹眼就能體會到詩人強烈的感情,極其豐富。
在《大研河我的保姆》中,如果不結合當時的背景,我們可能無法理解為什麽詩人對保姆大研河的恩情比親生父母還要強烈,但我們看不出詩人的這些感情和熱情是發自內心的。寫這首詩的時候,詩人在監獄裏,這份母愛無論在哪裏都不會忘記。艾青出生時,母親難產,算命先生說他會“似父似母”,於是父母把他送到壹個貧困家庭撫養。五歲的時候,把他接回家後依然冷漠,艾青連叫他們爸爸媽媽都不準,就把奶媽大研和當成了自己的媽媽,既表現了詩人對奶媽大研和的喜愛,也反映了當時女性的影響力較弱,揭露了當時的社會不平等。
印象最深的是“他第二次就死了”。這首長詩以第三人稱的形式講述了壹個士兵的經歷,為標題做了鋪墊,以壹個士兵受傷去醫院為開頭,寫出了士兵對受傷不能參加戰鬥的悔恨,深刻剖析了壹個士兵的心理和情緒變化,寧死也不願狼狽回來,體現了壹個士兵的骨氣和驕傲,歌頌了前線士兵的勇敢。
在《希望》中,他生動地將希望比作夢中的朋友和想象中的姐妹。她也像詩中寫的自己的影子壹樣,總是走在自己的前面。誰不希望她的希望美好成真呢?雖然她總是飄忽不定,妳無法完全看到她是否實現了,但只要她還在,就是壹種動力。這首詩非常生動地表現了她。“像窗外的鳥,像天上的浮雲,像河邊的蝴蝶,就是乖巧美麗,妳上去,她就飛,妳不理她,她就趕妳走,她會永遠陪著妳,直到妳停止呼吸。”希望是如此美好,但只有行動才能擁抱她。
對於《艾青詩選》這本書來說,這是我讀過的感情和思想最強烈的壹本書,也是寫社會的。
讀《艾青詩選》有感
艾青,浙江金華人,從小寄養在農村的保姆家,因此與土地和人民結緣。他求學之路坎坷,學費因違背父親意願而中斷。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大多數都表現出壹種沮喪和怨恨的情緒。在他的繪畫經歷中,他的色彩感和立體思維方式對他後來的詩歌創作影響很大。
這本詩集在內容上介紹和闡述了他們的觀點。他們認為1937-1941是艾青創作的高潮,是其最高藝術成就的集中體現,而他的前後期作品則是鋪墊、過渡和結尾。選詩以客觀評價為主。高潮期的作品很多,前期和後期更像是陪襯。雖然這種取舍讓書看起來有點不平衡,但作者的藝術成就會更加突出。詩集還著重選取作者抗戰時期的短詩,短詩在作者壹生中的地位不容忽視。
在閱讀指南中,我了解到在40年代後期,由於種種復雜的原因,艾青的詩歌進入了壹個漫長的停滯期。雖然這壹時期創作了許多作品,但大多價值不高。進入新時期以後,艾青回來了,寫了很多有影響的詩。與他在高潮中創作的作品相比,他晚年的這些詩歌更加沈郁、內斂,也更加質樸自然,但藝術感染力卻沒有以前那麽強了。
讀了這本詩集,我發現艾青的詩善於把大地、太陽北面的廣闊土壤、人民痛苦的面孔等意象與畫家的眼光、色彩感和立體感極強的藝術手法結合起來。艾青不同於大多數早期現代派詩人,也有益於壹些本土詩人。艾青的創作主題與民族和人民的感情息息相關,具有史詩般的視野和眼光。他還善於捕捉重大的歷史事件和時代的情感,以此來概括中國在壹個特殊時期的整體感受、思想和感情,傳達中華民族最強烈的內心情感。
艾青是壹個在文學道路上壹直掙紮的人,但他又重新煥發了光彩。我們在學習中也要學習他的沖勁。
讀《艾青詩選》有感
剛拿到這本書的時候,我把它和壹些討厭的歷史書放在壹起。不知道為什麽,可能就是因為無聊吧。
那壹天,我像往常壹樣懶洋洋地拿起了書。淡雅的淺綠米色書皮上寫著《艾青詩選》,我好奇地打開。
看著目錄中壹頁壹頁不同的詩名,我好奇地繼續讀下去。看著看著,我卡住了。
艾青是中國現代詩人,原名江海成,筆名埃加、凱亞。他被認為是中國現代詩歌的代表詩人之壹。他的筆觸蒼勁有力,抒發了對祖國和人民的感情。從詩風上看,艾青以深沈、激烈、奔放的筆觸詛咒黑暗,謳歌光明;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他繼續贊美人民,贊美楊光明,思考人生。他的《歸來》歌曲內容更加廣泛,情感更加深刻,技法更加豐富多彩。艾青以其充滿藝術個性的唱腔成為壹家,踐行著他“簡單、樸素、專註、活潑”的詩學命題。
在《當黎明穿上白衣》這首詩裏,有這樣壹句詩:在紫色和藍色的樹林之間/從灰色的山坡到灰色的山坡/綠色的草原/綠色的草原。“紫藍色”、“清灰色”、“綠色”是形容詞,這三個字都是顏色。艾青選擇了三個色彩鮮明的形容詞,在我心中形成了壹幅美麗的畫卷。在這首詩中,詩人還特別註意靜態和動態的結合。讓整首詩壹下子活了起來,仿佛整個畫面出現在我眼前。我仿佛進入了詩人的意境。
在讀《我愛這片土地》的時候,艾青成功地引導我把握了土地和鳥這兩個意象,我知道艾青是用鳥的意象做比喻,用激昂的詩句來傳達鳥對自己土地的迷戀。其實艾青只是想表達自己為祖國奉獻壹切的童心。
時光荏苒,斯人已逝,詩詞永存。無意中讀到了《艾青詩選》,讓我對文學充滿了興趣,也讓我重溫了那段激情澎湃的歷史。也許這就是艾青想讓我們看這本書的目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