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郭沫若《天空中的街道背景》的寫作背景

郭沫若《天空中的街道背景》的寫作背景

寫作背景:

《天上的市場》寫於1921年10月24日,後收錄於郭沫若的第二本詩集《星空》。《星空》收錄的作品從1921到1922都在日本和上海。

20世紀20年代初,五四運動的高潮已經過去,大革命的時代還沒有到來,詩人在苦悶中仿徨。他對現實不滿,熱切期盼美好的未來;在燦爛星光的鼓舞下,他寫下了這輝煌而豐富的《天空中的市場》,展現了他心目中的天堂藍圖。

擴展數據:

贊賞:

題目本身就充滿了神奇瑰麗的想象力,從壹開始就把人帶入壹種想象中的美好境界。第壹節“星”和“路燈”的視角壹致,為全詩奠定了基礎。從現實生活市場到天上的市場,“路燈”和“星星”是隱喻,天上地下的美景在對比中閃耀。

第二節描述了想象中的市場,它和人類的市場壹樣豐富,但比人類的市場更“奇特”。“美”和“顯示”兩個字略染以襯托天上仙境的繁華與薄霧背景,“空靈”仿佛不在,又時隱時現,進壹步喚起人們的想象。第三和第四部分描述了牛郎和織女的幸福生活。

如果這樣壹個“美麗的市場”和“罕見”的對象成為壹系列靜物,沒有人在其中移動,那就不精彩了。在這兩段中,詩人由靜景轉為動景,“牛郎織女”的故事由“天河”引出。

民間神話傳說中的牛郎織女,被王太後激怒,每年只有可憐的“七夕”相會。但在《天上的市場》中,詩人借助大膽的藝術想象,對神話題材進行轉換,以神話傳說中的主人公為對象來表達自己的理想,表達對美好未來的向往;

壹切都會好的,有情人終成眷屬,在天上享受著美好的生活,騎著牛,提著燈籠,涉過銀河,徜徉在美麗的街道。“淺天河”已經成為牛郎織女生活中的壹道風景,永遠令人神往。

詩人拋棄了牛郎織女的壹切悲劇因素,把造成不幸的障礙變成了美好生活的陪襯,給詩中的幻象蒙上了迷人的色彩。結尾的“他們提著燈籠走”,是全詩的點睛之筆,似乎沒完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