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高中語文(詩經)找資料

高中語文(詩經)找資料

《詩經》知識壹、《詩經》基礎知識

(壹)《詩經》解讀

《詩經》是中國第壹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西周早期至春秋中期的詩歌305首。本來只叫《詩經》,甚至連詩的數量都叫《詩經》。後來成為儒家經典,被稱為《詩經》。

(二)《詩經》作品的分類

《詩經》按照格調、雅俗、贊美的順序排列。《詩經》本來就是用音樂唱出的歌詞,而格調、雅俗、賦本來就是音樂的分類;

“風”即音樂,指西周時期相對於王績的地方音樂。所以《詩經》中的“風”也叫“國風”,是指諸侯國所在地區的音樂。* * *分為15國風(、、伊、燕、魏、王、鄭、齊、魏、唐、秦、陳、齊、曹、隋),160篇。

“雅樂”是周時期地區的音樂,是相對於地方音樂而言的“正樂”,用於宮廷儀式。“雅”分為“雅”和“雅”,這也是音樂的區分。大雅31條,瀟雅74條,* * * 105條。

《頌》是周王公祭祀神靈和祖先的舞曲。有31個“周松”,4個“松露”,5個“上宋”,40個* *。

(三)《詩經》的作者

《詩經》作者大多沒有留下姓名。

《詩經》大多是民歌,而民歌是集體創作,具體作者始終不得而知。

《詩經》中貴族文人的作品,有五篇是指名作者的(如《雅正·高松》,“姬賦為賦,其詩振聾發聵,文筆不錯。”),但是關於作者的情況,幾乎都是空白。

只有少數作品,因為有確切的史料記載,可以知道作者的名字和創作背景。比如《載灃池》,肯定是許穆夫人寫的。

(四)《詩經》年《詩經》中最早的壹首詩是《風與斧》,指的是公元前1165438年前後的“周公東征”;最新的壹首詩是《馬丁朱琳》,是陳人諷刺與通奸的作品。《左傳》九年十年有記載,相當於公元前600年和公元前599年。至於有沒有更早更晚的作品,就不好說了。

粗略地說:

《周頌》是西周初年的全部作品。

大雅都是西周的作品。(前期大部分,後期小部分)

瀟雅大部分是西周晚期和春秋時期的作品,少數是西周早期的作品。

《郭峰》大部分是春秋時期的作品,少數是西周時期的作品。

《松露》和《商頌》都是春秋時期的作品。

(五)《詩經》集《詩經》成書於五六百年,地理範圍在方圓幾千裏,作者包括社會各個階層。這些詩詞在古代條件下是如何收集整理成書的?這的確是壹個值得討論的問題。1.民歌的采集方法——“采詩”。

《漢書·食史》:“孟春月,群居之人必散,行人搖木鐸至路,以集詩獻太師,使帝聞。俗話說“王者不看家而知天下。《漢書·藝文誌》:“古有收詩之官,君觀風俗,知得失,自省改正。"

何修《春秋公羊傳》:“男女有怨,所以歌唱,饑者歌唱其食,勞者歌唱其事。男60歲,女50歲無子女者,由官員給衣食,以便在民間采詩。鄉移城,城移國,國為帝所知。”所以國王足不出戶,不上法庭就知道人間所有的苦難,知道所有的地方。"

以上是漢人所說的古代“采詩”制度,先秦文獻中沒有。雖然有美化周天子的傾向,但應該有壹定的事實依據。因為只有在世界上處於主導地位的周才能發起如此大規模的詩歌征集活動,任何私人或諸侯國都不可能這樣做。

2.貴族文人詩詞的收藏方法——《詩詞獻》與《國語周瑜》:皇帝聽政,讓百官大臣向士子獻詩詞歌賦,然後國王考慮。

“獻詩”是周代士大夫在政治生活中運用詩歌的壹種方式。有些人,看到君主、上級、同僚的所作所為,往往會作壹首詩,表達對美的贊美或諷刺。有些人經常通過獻詩來發泄和抱怨個人的委屈或不幸。這些被稱為“獻詩”。例如,以下作品是陳的原意:

《瀟雅節南山》:“家父誦之以學王。”《瀟雅·項伯》:“廟中人孟子,作此詩每壹百位先生都帶著敬意聆聽。”《瀟雅·四月》:“君子作歌,哀之兆也。“獻給周天子的詩應由太師和樂師演唱,獻給貴族的詩也應通過樂師的音樂匯集在太師。

至於祠堂祭祀用的頌歌,是貴族文人寫的,也是掌管太師的。

壹個姓氏和音樂家是收集和保存詩歌的專業人員。各國太史公都有向太史周獻詩的義務,只有太史周最有可能將它們收集起來,編成集子。

在《詩經》雅頌部分,博士的作品占了絕大部分,不用說都是周先生收藏保管的。即使是各國的民謠,如果不是周大師,也很難通過互相收集來完成。

《詩經》中的民歌產生的地域很廣,但方言、音韻、形式的差異都很小。很明顯,他們已經被處理過了,而最有可能的處理者是周太師和龔玥。

《李周·官純》:“太史教六詩,即風、賦、比、榮、雅、頌。”可見,太師不僅掌管詩歌,而且還掌管詩歌的傳播。用詩意的表達來表達思想,是貴族子弟未來參與政治活動,尤其是處理外交時必須掌握的技能。為了教學的需要,周老師還必須收集和整理詩歌。

因此,周先生不僅收集詩歌,而且整理和編纂《詩經》。

4.關於“孔子刪詩”

《史記·孔子世家》:“古人所作詩三千余首,孔子之詩,可施於禮義...350.“這就是所謂的‘孔子刪詩’,在古代影響很大。

唐代孔《毛詩》的正義性首先引起了對“孔子刪詩”的質疑,後來越來越多的人對此提出了質疑。現在,孔子從不刪詩已經是壹個結論。主要原因是:

(1)史記說孔子刪詩只是“取其可施於禮義”。《論語》中記載,孔子在《詩經》中詛咒“鄭聲淫蕩”。

(2)《史記》記載孔子在“自辯魯”後刪詩。他為自己辯護魯的時候已經69歲了,但在此之前經常提到《詩三百首》,說明《詩三百首》已經存在了。

(3)《左傳·襄公二十九年》記載,這壹年,吳公子到魯國周樂,魯國樂師為他演奏了壹段和音、雅樂、頌樂,與《詩經》相符。孔子那時候才八歲。

(4)古代外交場合,往往需要“寫詩言誌”,各國學者掌握的詩詞應該基本壹致,這樣壹方寫詩,另壹方立刻明白其用意。如果孔子壹個人刪詩,誰會相信他?

可見孔子不可能刪《詩經》。但孔子對《詩經》做了壹些文字和音樂加工,為其保存做出了很大貢獻。《論語·子涵》:“我自辯魯,而後樂,雅,謳歌。”

(六)《詩經》教學

1.《詩》在周代的政治作用。在周代,詩歌不僅用於祭祀、宴會和儀式,也是人們在政治生活中交流思想感情的常用工具,是周代禮樂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除了上面說的“詩”,外交場合也有“詩”。

所謂“詩”,是指在外交宴會等場合,各方指出的現成的詩,叫樂師來唱;詩中暗示了談判事件各方的立場和態度,使對方能夠理解。這是壹種典型的斷章取義的用詩方式,往往不顧作品本身的內容和意義,只靠詩中的幾句話來做比喻和暗示。

“副使”在外交中起著重要而微妙的作用。掌握這項技能,在外交場合可以很好地完成任務;如果妳缺乏這種技巧,妳會當眾出醜,甚至會惹上大麻煩。《左傳·相公十六年》載:晉公設宴款待諸侯,讓天下大夫“作詩”。齊國大夫高厚,因為寫詩不當,引起了晉國王公大臣的憤怒,甚至想聯合與會的王公伐齊。

2.“詩”變成了“經典”

到了孔子時期,由於新聲音的興起,古樂衰落,“詩”與“樂”開始分離,“詩”的政治作用也在下降。孔子(儒家)主動繼承“詩”的責任,把“詩”作為修身養性、增長知識和能力的教科書。

《論語》:

小子,妳怎麽不學詩歌?詩歌可以繁盛,可以被觀察,可以被分組,可以被怨恨。妳是萬物之父,妳是遠物之君。妳知道更多關於鳥、動物和植物的名字。

不學詩歌,沒什麽好說的。.....不學詩詞,就受不了。

詩三百,壹言以蔽之,說的是“天真無邪的思考”。

子貢曰:“窮而不阿諛,富而不驕乎?子曰:“是,不窮則樂;如果妳很富有,妳會擅長送禮。"子貢曰,《詩經》曰,'若如棍棒般尖銳,若如磨盤般打磨',謂之'易'乎?"孔子說:"妳給了,就可以告訴我《詩經》完了,告訴過去來認識它的人。《禮記》:

孔子說,“...他也溫柔敦厚,他教詩。”孟子:

王跡亡而詩亡,詩亡而後春秋。

公孫醜曰:“詩曰‘不吃素’,君子食而不耕。為什麽?”孟子曰:“君子居之,為國也。如果他使用它,他將是富有和光榮的。如果他的子女遵循它,他們將是孝順和忠誠的。哪個更偉大?”戰國時期有人把《詩經》當作“經典”,荀子說《詩經》是壹種“六經”。到漢武帝時,“獨儒”被封建國家正式定為《詩經》。

(劉勰《文心雕宗龍經》:“學經者,為永恒無上之道,不刊者,亦大師也。”3.“三首詩”、“四首詩”和“毛詩”

在經歷了秦朝的文化專制和“燒幾個人埋葬儒學”之後,先秦時期的儒家經典大部分被毀於壹旦,到了漢代刑滿釋放之後,經典教學相繼出現。

漢代教《詩經》的有魯、齊、韓、毛四家;

《呂氏》是魯人沈沛傳下來的;

《齊氏》是齊元谷傳下來的;

韓石是燕人韓嬰傳下來的。

以上三家為“金文經”,為西漢學者所立,稱為“三家詩”。加上“石矛”,稱之為“四首詩”。

《石矛》是毛公傳世的壹部詩經,是中國古代散文的經典之作。毛公有大毛公和小毛公兩類。據《三國誌·陸機》記載,的《草木鳥獸蟲魚詩》中,大毛者指陸的毛恒,小毛者指趙人的方舟子。毛恒曾經寫過《史記荀列傳》,後來傳授給毛蚶。《石矛》出版較晚,起初並未得到官方認可。直到東漢才確立為秀才。三國以後,“三詩”相繼消亡。(齊詩亡於三國魏,陸詩亡於西晉,漢詩亡於南朝宋。)流傳下來的只有毛詩,也就是我們現在讀的《詩經》。

4.關於《毛詩序》

《石矛序》是漢代毛公所教授的《詩經》序。前任把書的序言命名為“大序”,把每壹篇解題相似的短文稱為“小序”。

《毛詩序》以附會史實和封建禮教的方式解讀詩歌,雖不可取,但提出了壹些重要的文學理論問題,如比興、美等,對後世文學思潮影響很大。

關於《毛詩序》的作者,歷來有、毛公、魏宏等說法,但尚無定論。

《石矛序》釋詩舉隅:

周南關雎:“後妃之德。”說這是對周文王皇後美德的贊頌。

《白舟》和《序》說魏王死了,他的妻子,* * *姜的父母逼她改嫁,* * *姜作此詩,以表不娶之決心。(據史書記載,* * *伯稱帝後被其弟逼自殺。)

對於壹些大膽潑辣的情詩,《毛詩序》常被說成“淫蕩”或“淫蕩”。《詩經》中有許多“民族風格”的作品,反映了勞動人民遭受剝削和壓迫的痛苦,表現了他們的不滿、仇恨和反抗。主要代表作品有《馮祺七月》、《馮偉伐譚》、《說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