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胡璋在蒙提處士故居的唐詩賞析

胡璋在蒙提處士故居的唐詩賞析

提蒙處士齋

胡璋

為什麽高就貴?

我還不如賢惠壹點。

盡管赨夢保留了這個節日,

襄陽屬於浩然。

胡璋詩歌欣賞

“處士”是對那些不是官員或官員的人的稱呼,今天他們被稱為XXX先生。“孟”指的是孟浩然,他壹生沒有什麽功名。他只在荊州做過門客,張九齡,後來死於布衣。從李太白到聞壹多,認為他為官不為主要是因為內心真實;但從孟浩然的詩文和事跡來看,恐怕不是。因為即使是在文學家藝術家備受推崇的唐代,這依然是知識分子的主要出路,壹輩子布衣終老依然是莫大的屈辱和遺憾。魏莊請李賀、賈島等人追授官銜以慰死者,可以證明這壹點。知道了這壹點,我們不得不註意詩人胡璋的這首絕句。

“為什麽做高人才很貴?妳還不如做個賢者。”第壹句說壹個人的才華與職位無關,第二句說壹個人的德行與職位無關。兩句話的道理本來就很抽象,不原創。讓人想起了左思的《高貴帥》。地形使然,緣起不是壹次。然而“不妨”二字壹出,化怨為榮,翻出新意。

但這兩句話成功的關鍵在於“孟”的具體落實,這就更有說服力了。“詩窮落後”可以用辯證的觀點來解釋,就像壹個能做大官的人“生於憂患”。對於後來成功成為隱逸詩人的孟浩然來說,它不僅僅是“何以貴”和“不妨德”,它根本不是“貴”,它簡直是對其“德”的極大幫助。如果妳有壹個高高在上、慷慨大方的孟浩然,妳必然會失去壹個被標準沖淡的詩人孟浩然;這個世界寧願要後壹個孟浩然,也不要前壹個孟浩然。

“雖然是孟建舉辦的節日,但是襄陽是屬於浩然的。”最後兩句,詩人又擡出襄陽的另壹位偉人孟作對比,構思巧妙。這個人就是孟建,元和十三年被任命為節度使,為山南主持,襄州刺史。他出身名門,事業有成,在唐史流言四起,所以他是個顯赫的人物。但與孟浩然相比,他是個可憐的詩人。在唐人眼裏,壹個才華橫溢的‘詩人’可以引起十幾個高官的敬仰,甚至可以被視為精神領袖(請註意‘詩人之子’、‘詩人之子’之類的口頭敬語)。

作為壹種榮譽,借用地名(產地或治地)命名,只有優秀的詩人才能獲得。“桂冠”詩人有孟向陽、、王江寧、、岑家洲、...襄陽屬於孟浩然,也只屬於孟浩然。所以,孟建雖然可以在襄陽為人父母,也可以寫詩,但絕不能算是“襄陽人”。

同姓孟,是詩人,但有巧與不巧,正史與野史之分。以“官本位”的價值觀念來看,浩然不如孟建清廉;但是,從對世界精神財富的貢獻來看,孟建怎麽能與浩然相比呢?最後兩句話不僅構思巧妙,而且寓意頗深。

“屈平辭賦掛日月,楚王臺空。”

唐代知識分子有自己的非傳統價值觀。這反映在李白的詩中,也反映在胡璋的短詩中。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流芳百世的往往不是那些高官權貴,而是那些傑出的詩人和藝術家。這首詩說明了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