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思·張繼
壹年壹度的秋風,吹向洛陽城,在洛陽城漂泊的兒子,不知故鄉的親人如何;給和平寫壹封信,要說的太多,又不知道從何說起。
信寫好了,擔心自己想說的話沒寫完;當信使開始時,他打開信封,把它給了他。
王安石這樣評價張繼詩歌的風格:“似最不凡,易而難成。”對張繼在這首詩中所寫內容的分析。
“普通”的細節?他表達了什麽樣的感情?
答:在詩中,作者寫了這樣壹個細節:家書即將寄出時,他覺得自己有話要說,於是“又拆開了”。作者留在洛陽看秋風,使他無限思念家鄉的親人,於是打開信封又寫了壹遍。
2(全國卷二)閱讀以下宋詞,完成下列問題。(6分)
玉蘭花宋琦
東城漸漸覺得風景不錯,皺皺巴巴迎客人。青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滿春意。浮長恨少快感,願愛女兒而笑?為妳飲勸夕陽,留壹夜花間照。
【註意】折痕:折痕紗。這裏的比喻是水的波紋。
這個詞的前半部分是怎麽形容春色的?試分析壹下這個。妳覺得《紅杏枝頭春鬧》裏的“鬧”字寫得好嗎?為什麽?
答:春天的美是有層次的:首先,我看到東風升起,春波碧綠,波浪上有條紋,如細皺的紗;然後柳樹醒了,綠綠的,淡淡的,看著遠處壹片煙霧;再看杏花盛開,就像用火蒸雲。春天的景色就是這樣壹層層展開的,所以用了“漸覺”這個說法。
3(廣西卷)閱讀下面的宋詞,然後回答這個問題。6分
鷓鴣天燕道濟
十裏梯田倚綠,杜鵑啼花深處。勤奮對行人說話,不像鳴鳥第二次飛翔。在夢裏睡覺,當天放晴的時候。聲不如歸。是不是世界末日沒有回歸,無法爭取回歸日期。
在這首詩中,作者為什麽描寫杜鵑的叫聲?最後兩句是什麽意思?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古人認為布谷鳥的叫聲好像在說:“不如回家吧!還不如回家!”這個詞的主題是鄉愁,從布谷鳥的叫聲描寫開始最合適。
不是我不想回家,而是我決定不了我的歸期。表達了作者無法掌控自己的人生,在世界各地漂泊後難以歸家的感覺。
4(湖南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根據提示欣賞第四句。(6分)
聽鄰居吹聲朗詩園。
吹笙的聲音,如烏雲從天而降,不知哪家的墻外。
城門的城門沒有被搜查,但他們在心裏幻想,壹定有壹千棵桃花。
答:詩人找不到之後的想象;呼應第壹句,我還是從玩的環境寫;透過鮮花的繁盛,譜寫出歡快、熱烈、歡快的樂章;壹個“疑”字,寫出了壹種似真非真的感覺;用視覺形象寫聽覺感受(通感)是獨特的。
5(上海卷)閱讀以下詩詞楹聯,完成題型16-18。(8分)
赤壁杜嶴(1)
水軍東去,雄圖大略,長江千裏通。
諸葛的心是空的,曹倉的眼是空的。
兵銷炬影東風猛,夢斷簫夜月孤。
過了這不堪之地,廢礬鷗滿煙,雜草叢生。
【註】①杜預:明代詩人,曾任知縣,不久歸國;若失意,放情詩酒。2舵 舵;有很多船首尾相連。3曹禺:即曹操。
客人去黃州,或者從夏口西來,去武昌東。
生於赤壁,但周郎是火炬,紫蘇遊歷兩次。
——郭朝佐題湖北黃岡東坡赤壁門樓。
16.對聯在語言形式上最大的特點是□□,律詩中的對聯、項鏈也有這樣的特點。(1)
17.對聯中的“周郎的壹把火把”與上面詩中的“_ _ _ _ _ _ _”相同;“紫蘇兩遊”與上述詩中的句子“_ _ _ _ _ _ _ _”相同。(2分)
18.根據詩中劃線的句子和全詩,從壹個角度(如景物與情感的關系)寫壹篇賞析文(80字左右)。(5分)
答案:16。二元性
17.兵賣火把影,東風夢斷簫聲,夜月寂寞。
18.從角度、內容、語言三個方面綜合考慮。
6(江蘇卷)閱讀以下唐代邊塞詩,然後回答這個問題。(6分)
抱怨劉
每年守軍保衛黃金河後,日夜揮舞著鞭子的手刀響個不停。
在春末大雪的時候,長城,穿越黃河繞過黑山的旅程。
為什麽說這是邊塞詩?用詩詳細解釋。
(2)詩的題目是《抱怨別人》。雖然通篇沒有“怨”字,但是每壹句都有“怨”。請簡單評價壹下。
答:①詩中有金河、關羽、青桐、黃河、黑山等邊塞名稱,描寫招人的邊塞生活。(2)抱怨年復壹年頻繁動員,抱怨時時刻刻訓練備戰,抱怨氣候寒冷,風景單調。
7(天津卷)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這個問題。(6分)
李白聽蜀國和尚君彈琴
壹個蜀國的和尚,帶著他的綠綢琵琶盒,向西走下峨眉山。當我聽到松谷的聲音時,隨意揮揮手。
我聽見他在清澈的小溪中,我聽見他在冰冷的鐘聲中。不知不覺中,暮色籠罩在青山上,秋雲蕭瑟,布滿黃昏的天空。
註:①路岐:古代著名鋼琴。(2)流水:借用“山流水”的典故。
(3)霜鈴:據《山海經》、《中山經》載,豐山九種,初霜鈴。
(1)詩第二聯中的“壹揮手”和“萬”分別表示什麽?
(2)結合全詩,談談妳對第四句“山暗秋高,天陰秋高”的理解。
答:(1)“壹波”描述的是蜀僧彈琴的姿勢(動作和技巧),“萬”描述的是琴聲的音樂效果。
(2)①把風景寫在歌的最後。(2)寫出作者沈浸在琴聲中的狀態,從側面描述琴聲的魅力。
8(浙江卷)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東西美姚晨
我來到東邊看溪景,面對水中孤石戀戀不舍。
野鳥睡岸有閑,老樹有花無醜枝。
短絨像剪刀,沙子在屏幕上保持平整幹凈。
我在這裏迷路了,但我必須回去,馬在晚上又累又虛弱。
從唐代開始,古人就提倡“師法自然,師法自然”,也就是說,詩人不僅要師法自然,從自然景物中捕捉意象,還要喚起心中的思想感情。請指出這首詩中最能體現這壹思想的詩句,並告訴我它是如何體現作者的思想趣味,又是如何體現的。
(1)最能體現這壹命題的對聯:
(2)體現了思想興趣:
(3)如何體現:
答:(1)野鳥睡岸有閑,老樹有花無醜枝。
(2)感受大自然的閑適和情趣,贊美美麗的自然風光。
(3)可以結合景物(《睡在岸邊的野鳥》、《開著花的老樹》)和情感(《閑適》、《無醜枝》)來分析。
9(福建)閱讀下面這首宋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朱的秋夜
長夜無眠,秋風清,燭花頻剪至夜。
床涼滿梧桐,缺梧桐的地方月明。
這首詩裏沒有“愛”字,卻處處蘊含著“愛”。請從三四句話中找出壹個最能體現詩人感情的詞,在全詩整體感受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在這兩首詩中創造意境的。
答:“冷”。“涼”這個詞不僅描述了涼爽的天氣,也描述了心情的孤獨(或冷心)。從床上的月亮到天上的月亮,過渡(頂針)巧妙;憂傷,涼床,月影,梧桐,都營造出孤獨(離愁別怨)的意境。(回答“缺”字,有道理。)
10(遼寧卷)閱讀以下宋詞,然後回答問題。8分
華蓮蘇軾
花雕謝,紅杏小。燕子飛來,綠水人繞。枝上吹柳少,海中芳草多。墻內墻外蕩秋千。墻裏俗人,墻裏美人笑。笑聲消逝在寂靜中,激情卻被無情地惹惱。
(1)《綠水人繞》中的“繞”字,在某些版本中寫成“蕭”。妳認為哪個詞更合適?為什麽?請簡單欣賞壹下。3分
(2)在《宋詞選釋》中,俞碧雲對這首詩作了這樣的整體評價:“絮花落,每每傷春,這是壹種曠達的獨語。”妳同意他嗎?為什麽?請簡單欣賞壹下單詞的內容。5分
答:(1)①“圍”字不錯,因為它實際具體地描繪了綠水圍人的情景,生動而有動感。“曉”字不錯,因為它既點了時間,又渲染了早晨的清新氣息,能讓讀者有更多的自由和更廣闊的想象空間。
(2)①同意。以“花雕謝,紅杏小”這句話開頭,雖然寫的是花的雕謝,但也寫了青杏的重生,表現了誕生的契機和生機;第二句和第三句移到更寬的空間。燕子輕盈地飛翔,給畫面帶來了生機,而人們身邊的綠水也很有趣。這樣壹來,人的心情自然就開闊了。最後壹句雖然芳草萋萋,卻以“天涯”開頭,意境廣闊。總之,詞的第壹部電影雖然寫的是晚春的場景,但卻充滿了曠達的文字。
11(廣東卷)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這個問題。(6分)
江漢杜甫
江漢思歸客,沖壹腐儒。天空遙遠,月亮永遠孤獨。
夕陽擾強心,秋風病。自古以來,老馬就是因為它的智慧,而不去耗費它的體力,因此,雖然我老了,病得更重了,但還是能做。
(1)這是杜甫晚年留在江漢時寫的壹首詩。在詩中,對聯用了幾個意象,如“壹片雲”、“壹輪孤月”、“夕陽”、“秋風”。請分析壹下他們場景交融的意境。
(2)有人認為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有人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憤懣。妳同意什麽?請說明理由。也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
答:(1)《駢雲》《孤月》意境淒涼,透露出作者的孤獨與厭倦。《夕陽》《秋風》的意境壯闊開闊,也體現了作者的樂觀豁達。
(2)這首詩洋溢著詩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從《夕陽依然堅強》可以看出,作者雖已暮年,但依然堅強,因為“夕陽”是對“暮年”的隱喻。也可以回答,這首詩表達了詩人的憤懣,因為“不必走遠路”這句話表達了詩人報效國家、思慮國家的不平與大度。
2005年高考中國詩歌賞析
1(全國卷1)閱讀以下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春遊即興李華
益陽城下,草長鶯飛,水自東向西流。
香樹無花,鳥語壹路春山。
(1)這首詩的三句或四句使用了什麽修辭方法?請具體說明。
⑵談及詩歌創作,古人曾說:“詩不但是感傷的,也是美的。”請從“景”和“情”兩個角度來欣賞這首詩。
答:(1)對偶。“草”到“春山”,“花”到“鳥”,“落”到“空哭”
(2)這首詩描述了作者春遊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壹景,每幅畫各有特色。然而,詩歌並不純粹是關於風景的,而是充滿了感情和場景。詩中“花落”和“鳥鳴”的景色表現了山中的寧靜,從中透露出壹絲憂傷和蒼涼。
2(全國卷2)閱讀以下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邯鄲冬天至日夜想家白居易
每年冬天的至日,我都伴著膝燈前的影子。
如果妳想深夜坐在家裏,妳也應該談談旅行者。
[註]冬季至日:二十四節氣之壹,是唐代的壹個重要節日。
(1)簡要分析“我與壹個膝燈前的影子相伴”這句話,說出作者當時是什麽樣的心情。
答:
(2)作者是怎麽寫《鄉愁》的?語言的特點是什麽?
答案:(1)“抱膝”壹詞形象地描繪了作者靜坐的情景,“燈前”壹詞自然引出“影子”,“伴”壹詞將“影子”與“身體”連接在壹起抱膝而坐,似乎密不可分。這充分體現了作者想家時的孤獨。
(2) (1)作者主要通過壹幅想象中的畫面來表現他的思鄉之情,即在冬天的至日上的深夜,他的家人仍然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作為壹個旅行者的情況。(我要1分,圖片描繪2分)
②詩歌的語言樸實無華。(通俗)(意思正確)
3(全國卷3)閱讀以下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雨後,劉攽在遊泳池邊。
壹場大雨過後,池塘裏滿是水,很平靜,仿佛浸在壹面輕輕擦亮的鏡子裏,映出岸上房子的倒影。
忽然起了東風,低垂的柳枝優雅地舞動著,柳枝上的水珠掠過荷葉中間,發出不停的響聲。
(1)簡要分析這首詩是如何表現雨後池水的平靜。
(2)試從“靜”與“動”的角度來欣賞這首詩。
答案:(8分)(1)水面像壹面微微擦亮的鏡子,映出池塘邊的屋檐和檁條柱,以示雨後池塘水面的平靜。
(2)第壹、二句用“水位”、“鏡子”、“藍花楹”等詞描寫雨後荷塘美麗迷人的靜態。三四句用風吹成荷葉的垂楊葉上的雨滴發出的“忽起”“垂楊舞”“萬點”聲,表現了壹種雨後池上的動態美。詩既寫靜,又寫動,以靜顯動,以動襯靜,動靜結合形成壹派雨後池塘春景。
4(北京卷)閱讀下面的單詞,完成1-3題(7分)。
宮中夜遊:夢寄伯魂(1)陸遊
雪清而混沌,夢遊,不知身在何處。鐵馬無威如水。香關河:雁門西,青海國際。
睡在冷燈裏,聲漏月斜。誰知道他在萬歷被封為侯?太陽穴雖破,心未死。
註:①石伯混是陸遊的朋友。
(1)下列對詞語的理解,不正確的壹項是()(2分)
A.“雪在下,雪在下”這句話突出了邊境地區的風景特色,也誇大了戰爭的氣氛。
b《項官合》中的“項”是“推測”和“猜想”的意思。
C.“雁門西,青海際”壹語,指的是宋金對峙的前線地區。
D.“漏音”中的“斷”字是斷斷續續的意思。
(2)下列對這個詞的欣賞,不正確的是()(2分)
A.“鬥士聲望如水”這句話形象地描繪了軍隊陣容的整肅及其聲勢的浩大。
B.詞的第壹部分講的是夢,第二部分講的是從夢中醒來後的情景和感受,自然而緊湊。
C.《大清大亂》《鐵馬無聲》壹招壹式,動靜皆宜,手法巧妙。
D.作者通過“雪曉”、“寒燈”、“思念”、“月傾”等意象寫出壹種冷冷的意境。
(三)字伯答應封侯於萬裏,誰知道?陸遊《傷逝》中的“鬢角已破,心未死”與“長城空,鬢角已褪鏡中”有何異同?(3分)
相似之處:
差異:
答:1D2C
③相似點:詞與詩都表現了詩人抗金報國的愛國誌氣,以及壯誌未酬、幻滅的悲涼情懷。
不同點:壹句話表達了不被理解的感嘆,凸顯了烈士墓年的心境。
詩B著重表達了詩人對自己壯誌未酬卻老矣的悲憤之情。
5(天津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湖州宋(六)
望著北方壹望無際的雲,大江東去水。
夕陽西下寒鴉外,東西四百州。
【註】此詩寫於元朝滅南宋,作者被元軍押解北上之時。
(1)論“王”在詩歌中的作用。
(2)簡要分析“大江東去水長流”與蘇東坡“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所表達的不同感受。
答:(1)“王”字在全詩景物描寫中起著主導作用。
(2)《大江東去水已久》表達了作者在國家不可挽回時的悲痛,著眼於現實。
蘇軾的詩表達了他對歷史循環和英雄缺席的感受,重在懷舊。
6(山東卷)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江陰復元堂戴復古
遠眺橫岡河,遠飄萬裏愁廳前。
最苦的是沒有山遮住眼睛,淮南是中國最好的。
【註】戴復古,字士平,南宋末年詩人。
據前輩說“最苦莫過於無山遮眼”是這首詩中最有表現力的。對此妳怎麽看?請簡要分析壹下。
答:這首詩的作者到江陰福元堂,遙望中原時,國破家亡所帶來的悲傷和痛苦,在“最苦莫過於無山遮眼”這句話裏得到了最強烈、最集中的表達。這句話,與人們通常爬山時希望能遠遠看到的心理相反,是用另壹種方式寫出來的。通過詩人看了又不忍,看了又不敢的矛盾心理,充分表達了對國恥未報,衣錦還鄉的極度悲憤。
7(廣東卷)閱讀以下宋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春上樓,歸寇準。
高樓聊天相視,壹江之平。無人渡野水,孤舟渡日。
荒村滿煙靄,古寺講鶯。舊事漸遠,禪定乍驚。
註:①此詩作於公元980年左右,詩人十九歲時,為秀才,初任巴東知府。②舊商業,這裏指農村家庭商業。清魏指的是魏水。
(1)請在這首詩中寫壹組對偶句。
(2)從第壹句的“聊天”到最後壹句的“震驚”,詩人反映了怎樣的情感變化?請聯系全石分析。
(3)北宋翰林畫院以“無人渡野水,舟楫渡日”為考題。獲勝者畫的是“船夫睡在船尾,渡著笛子”。妳覺得這幅畫能表達這兩首詩的內容嗎?請解釋妳的理由。
答:(1)荒村古寺斷了情螢火蟲活了話。
(2)詩人上樓遠眺。這是休閑,但他被這壹幕感動了,想起了家鄉。當他從思鄉中醒來,發現自己身在異鄉時,並不感到意外。這前後的情感變化,凸顯了作者的鄉愁。
(3)畫中只有小船和船夫,沒有行人,表現出“無人渡野水”的景象;船夫睡在船上,說明路人很少,突出了船漫長而孤獨的等待。從圖中我們可以猜測船夫壹邊吹笛子壹邊等待渡江。很長壹段時間沒有過渡,困得他不得不放下笛子,自己去睡覺。這幅畫生動地表現了這首詩的內容。
8(浙江卷)閱讀以下兩首古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杜牧,中國祁安縣的壹個稱號
二極夕陽溪橋上,半縷輕煙在柳影中。多少青蓮相依相恨,回望西風壹會兒。
黃昏荷塘上的楊萬裏
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肩止壹西風。黃昏中的荷花依然熾熱,它的下臉藏在藍色的傘裏。
(1)這兩首詩描寫的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處的景色(2分)
(2)這兩首詩用了哪些表現手法來刻畫“他”的形象?請指出兩首詩中“蓮”的不同情感特征,並作簡要分析。(4分)
甲:(1)傍晚西風
(2)擬人化表達。前曲中的《青荷》有《恨》《回西風》,蘊含詩人的恨,表現出悲憤不平之感,語氣悲涼。後壹首的“蓮花”被西風吹得躲進了荷葉裏,看似“憂熱”,實則羞澀,表現了作者的喜愛和喜悅,語氣活潑有趣。
9(福建卷)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後回答這個問題。(6分)
李白,隨夏十二登嶽陽樓。
登上嶽陽樓,遠眺長江,直至開闊的洞庭湖。
看到大雁南飛引起我傷心的心,遠處的山在標題壹個好月。
在高天的上層,呆在椅子上,上傳壹杯天上的酒。
醉後升起的涼風,隨風吹著衣袖,我們就要歸來。
【註】甘源二年,李白在流放途中被赦,回江陵舟,南遊嶽陽,寫此詩。
(1)詩中“雁過牽傷心去”這句話,在某些版本中寫成“雁過不去秋江”。妳覺得哪句比較好,
為什麽?(4分)
(2)對第三聯《留雲取天杯》所采用的藝術表現手法進行簡要分析。(2分)
答:(1)《大雁引壹顆傷心的心去》用擬人的手法寫出了李白在流放中被原諒的快樂心情。這句話中,雁意在為詩人帶走悲傷,下壹句話中,寫的是君山對詩人有感情贏得好月,悲去喜來,相映成趣。《牽掛妳的心》比《別了秋江》更煽情,月亮更新穎。(意思沒錯)
答“雁過不去秋江”,合情合理。
(2)第三部用誇張手法寫出嶽陽樓高聳入雲的故事。同時,這兩首詩想象神奇,把雲上的榻和天上的“行杯”連接起來,寫出了詩人仿佛置身仙境的情景。(意思沒錯)
10(重慶卷)閱讀以下唐詩,然後回答問題。(6分)
王昌齡參軍詩七首(下)
琵琶舞新聲,永遠是舊情。
聽不盡愁,高秋月照長城。
(1)“琵琶舞新聲”和“邊愁”有矛盾嗎?為什麽?
(2)“高秋明月照長城”和前三句有什麽區別?這種寫法有什麽優點?
答:(1)不矛盾。這種反差式的寫法更能表現出聽者的深情,這是任何壹首快樂的新歌都發不出來的。
(2)前三句是敘事抒情,後壹句是風景。以景物作結,在景物中體現感情,創造意境,含蓄無限。
11(上海卷)閱讀以下詩歌及相關材料,完成問題14-16。(8分)
望廬山瀑布
李白
紫色的薄霧被太陽光照亮,瀑布懸掛在山前。
高高的懸崖絕壁上,仿佛有幾千英尺高,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堂墜入人間。
廬山瀑布
徐寧
虛空墜入泉中,雷聲奔湧入河不歇。
千古如飛白,壹界破青山。
蘇軾《東坡支林錄·廬山之行》:“初入廬山,谷中奇絕。.....有壹天,我看到寄信人拿著陳靈駒的《廬山錄》,讀了壹下,看到了雲和李白的詩。.....轉進開元寺,大和尚求詩,因其獨語:‘帝遣銀河垂,故古有仙言。我不想和許寧壹起洗我的詩。"
【註】仙仙:李白。
(1).古人有“七言詩以第五言為戒。.....所謂“響,獻身也”,請以李白詩中的“掛”字為例來欣賞。(2分)
(2).以下詩歌均運用修辭手法,表達效果為(2分)。
從三千英尺的高空飛下來:
只要白千古:
(3)妳同意蘇軾對李、徐詩歌的評價嗎?請結合作品談談自己的看法。(4分)
答案:(1)化動為靜,描繪瀑布從遠處飛落時的情景。
(2)突出瀑布的雄偉氣勢(用誇張手法),生動描繪瀑布的顏色和形狀(用比喻)。
(3)同意。重點:李的詩更宏偉,更富有想象力和創造性,給讀者留下回味的空間。
不同意。重點:徐的詩從視覺、聽覺等不同角度切入,氣勢磅礴。
(如果有其他意見,也可以給分,只要有理有據。)
12(江蘇卷)閱讀以下唐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派妙法去見白雲飛壹聽到風從竹窗吹來。
黃昏獨自坐在微風鬧鬧的窗邊,沈思著悠閑而遠離天空的思緒。
微風吹開了門,攪動了竹林,懷疑老朋友的到來。
枝葉上的露珠因風而不時飄落,漸漸滋潤了階下的深綠色苔蘚。
當風吹開房間裏的窗簾,為我擦去長時間積累的灰塵。
*苗發和司空樹是李益的詩友。
(1)詩以“微風”開頭,貫穿全篇。請具體說明。
⑵“枝欲滴,枝露,階微苔”這句話渲染的是壹種什麽樣的氛圍?作者表達了壹種什麽樣的心情?
(3)詩中哪壹句話能讓人想起“知己”的故事?
答:(1)顓頊:清風開門吹竹(引起對故人的懷念)。
領結:微風吹落樹枝上的露珠(臺階下的青苔上清清楚楚)
王巍:我希望微風能吹進窗簾(撣掉鋼琴上的灰塵)
(2)寒冷、安靜、孤獨、寂寞;(3)“對彈琴的熱愛”
14(湖南卷)閱讀下面兩首唐詩,根據提示完成鑒賞。(6分)
郝初隨師傅看山,送親戚進京,攀崖作周城功。
柳宗元李德裕
海濱的尖山如劍,獨望帝都。
秋來到處割傷他的心。壹只鳥要飛半年。
如果要變成幾千億,青山好像是要留人的。
散到頂峰,看看自己的家鄉。已經繞縣城幾千次了。
在寫這兩首詩的時候,作者都被貶謫了。柳宗元在牛年被貶為柳州刺史,前丞相李德裕晚年被棄於崖州。從這首詩來看,他們的處境和心情是不同的。
(1)兩首詩都有“王”字。在第壹句中,李的“希望”實際上主導了整篇文章,既表達了他對君主國家的懷念和向往,也包含了他對“帝都”遙不可及的傷感。劉石的《王》
(2)兩首詩都寫的是“山”。施立說“青山養人”,是面對大山阻隔歸心的自我安慰。詩人運用擬人和象征手法表達看似平靜超然的感情,實則深沈悲涼。劉石說“山似劍”,
答:(1)“王”二字在兩首詩中都有。在第壹句中,李的“希望”實際上主導了整篇文章,既表達了他對君主國家的懷念和向往,也包含了他對“帝都”遙不可及的傷感。劉石的“希望”在最後壹句,白寫了,全篇收了。既表現了對那麽多的向往,也表現了對“北京親友”伸出援手的熱切期待。
⑵兩首詩都是寫“山”的。施立說“青山養人”是面對大山的壹種自我安慰。詩人運用擬人和象征手法表達看似平靜超然的感情,實則深沈悲涼。劉的詩說“尖山似劍”,表達的是草木雕零之秋,思鄉之痛。詩人在隱喻的基礎上,展開想象,直接表達出強烈的沖進沖出的感情。
15(遼寧卷)閱讀以下兩首詩,然後回答問題。(8分)
江寧家口三首(三)船下築溪
王松安石宋芳沈偉
黃昏時分,在樊落河口,商店沒有關燈關門。蒲月黃昏,野店無燈關門。
側身離開岸邊的沙峰已經半死不活了,這個系泊處應該是去年標記的。倒掉岸邊沙楓至死,泊舟仍有去年的印記。
(1)兩首詩的第壹句都用了“月上黃昏”這個詞,意思基本壹致。請問這兩首詩營造了怎樣的氛圍?表達的是壹種什麽樣的心情?請簡單欣賞壹下這首詩的具體內容。(4分)
(2)兩句詩的結尾,壹個是“應該有”,壹個是“還有”,哪個更好?為什麽?請簡單欣賞壹下。(4分)
答:(1)“月光黃昏”壹詞為兩首詩營造氣氛、表達意境定下了基本基調。客船、“無燈”野(小)店、半死不活的楓樹都籠罩在朦朧的月色中,營造出憂郁、蕭瑟、寂靜的氣氛,表達了詩人孤獨、惆悵的心情。
“氣氛”和“心情”2分。
(2)有三個答案:
(1)“應該”比較好。“妳應該”壹詞內涵豐富,傳達了詩人在孤獨中努力尋找舊影時的復雜心情,有希望又有自信,有挫折又有失望,更有不願尋而不見,可謂壹筆生動;“妳還有”這個詞就沒有這種興趣了。
“心情”只能回答兩個方面,不要求全面。
2“還有”更好。“妳還有”這個詞自然就出來了,只是出乎意料。去年綁船的痕跡壹直保留到現在,說明這裏留宿的遊客不多,進壹步傳達了詩人孤獨失意的心情;然而“應有”二字並不能表達這個意思。
(3)兩者各有優勢。(原因見上)如果只回答哪個更好而沒有具體分析,就不給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