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誌傑詩歌的思想性
“詩言誌”。壹切形式的文學作品都是為了抒發心聲,詩歌作為文學的最高形式也不例外。就表達而言,詩歌更加深刻精煉,朗朗上口,深刻含蓄,凝練真摯,生動傳神,魅力突出,發人深省,是其他藝術形式無法比擬的。誌傑寫的這些詩,都是有感而發,都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沒有呻吟浪漫的嫌疑。每首詩都有壹個明確的主題。《睡在漁人》這首詩,講的是漁人在靜夜捕魚的聯想和想象,漁人劈波斬浪,與風浪搏鬥。這種聯想和想象,伴隨著咆哮的海浪,已經作夢很久了。他通過聯想和想象,表達了對漁夫與風浪搏鬥的贊美,也流露出對漁夫的喜愛和同情。《閑在院子裏》這首詩,描寫的是秋天月夜,安靜地閱讀詩書,表達了對閱讀的熱愛和專註。詩歌用的是“閑”這個命題。這個“閑”不是慵懶的閑,也不是無聊的閑,而是有情趣、有前途的優雅的閑。時間的自由、思想的自由和行動的自由就是休閑。詩歌表達了對“休閑”的熱愛,告訴我們,人要想玩得開心,活得精彩,就必須在休閑中有所作為。《深切悼念傅金梅先生》這首詩,表達了對傅金梅先生高尚品格的由衷贊美和對其不幸逝世的由衷哀悼。情深意正,深受感染。《致楊遵義先生》寫楊遵義先生退休後熱心考古和寫作,為考古和寫作早起,為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大廈添磚加瓦,以椽子般的筆力書寫新的歷史春秋,表達對楊遵義先生的贊美和敬仰。《嶽瓦寺懷古(二首)》反思嶽瓦寺昔日的繁華,哀嘆現在的廢墟、殘磚、殘鼓,表達了淡定、面對現實、不計名利、淡泊人生的思想。《祝賀朋友新婚》通過烘托喜慶場面,描繪親朋好友的歡慶場面,表達了對新婚夫婦的祝願和期望。《天河山遊(二首)》通過描寫天河山的特色景色,表達了對天河山美景的贊嘆。《拾智尋利壹趟沙(五風車)》寫的是朋友與朋友聚會,在南方、北疆、趙巖、太行流浪,在細雨、清風、明月中尋找壹段安靜的歷史,探尋遠古,壹起歌舞,擊碎浪花,飛舟 並通過回顧全省四面八方詩人的卓越成就,表達了“取智取利”、“不求名”的快樂心情和優雅心境,表達了和盛詩歌大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在創作詩歌時弘揚正氣、拒絕貪惡的思想感情。 除了上面提到的詩,其他的詩也都思路清晰,主題鮮明。
二、誌傑詩歌的藝術性
生活是壹切藝術形式的源泉。詩歌的主題也來源於現實生活,哪怕是吟誦歷史,緬懷古詩詞,都離不開對現實的思考。誌傑的詩都取材於現實生活。她對生活觀察得很仔細,也很熟悉,理解得很深很透徹。她善於抓住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事物、景物、場景,恰當、集中、著重地表達自己對現實生活的認知、看法和見解,感情真摯而強烈。比如《睡在漁人裏》,典型的東西是黃昏的雲朵、小院子、靜夜和濤聲;“庭院閑適”是藤下,竹簾,樓道外,竹影,藍窗,詩書,明月;“春日”是嫩柳、池塘、泉水、桐花;《致遵義楊先生》是殘瓦、舊樓、寺廟、槐樹、晚霞、白鷗。“祭奠4·29烈士陵園”是碑,是松柏,是綠墓,是標。“刺”是打雷、冰雪、細雨、煙風、庭院;《夏閑》講的是白雲、老樹、芳草、文章、詩詞,等等。這些都是最有代表性、最典型的東西,與現實生活緊密相連。寫詩壹定要立足現實,否則就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詩歌少不了聯想、想象和誇張,有時多半是虛幻的,但再虛幻也不能完全脫離現實。誌傑的詩歌多為現實主義,貼近現實,貼近生活,貼近群眾,突出體現了我國自詩經、民歌、魏晉唐宋以來的現實主義傳統。
誌傑的四十二首詩包括六首四行詩、四首五行詩和三十二首七行詩。這些詩都是用平水韻寫的,可見平水韻寫作技巧的成熟和完善。格律詩中的對仗,如“冰心有夢,明月清風搖”,“葉疏影稀,菊園花香”,“案如新書,門猶空”,“我已盡鞭血,政只兩袖”,“朝露尋殘瓦, 又探黃昏舊樓”“我與琥珀親友醉,我與* * *荷花戀”“黃花壇吻朝露,綠竹窗前浴晚霜”“我滿腔熱情,數卷詩書凝墨”“光影或浮影動,櫓聲笑語響”, “名趙巖驚雲,音冠太亮映日”格律詩中不對仗的句子也很精彩,如“春秋十度旌旗獵獵,映騷壇紅”“飛星傳怨誰能解?” 千古悲歌動九州”等。
誌傑詞匯豐富,寫詩遊刃有余。無論如何取材、構思、構思、情節、布局、營造氣氛、意境,他都得心應手,恰到好處。比如春日,可以用“半湯泉水被風吹皺了”的“皺”字,可以用“沒事逗孫子開心”的“喜”字,但不如“皺”和“喜”準確貼切。因為詩中的層次和押韻都非常準確,讀起來鏗鏘有力,朗朗上口。詩中沒有奇怪的語言,也沒有責備奧古語的危險。反而能看到平淡中的奇,平淡中的雅。所有的詩都和諧流暢,清新自然,給人以深刻的印象。《秋夜——中印周老師》這五首滑輪體詩,抓住秋天這個季節,緊緊圍繞主題,用委婉平實的文字寫出了自己在秋天的所見所聞所感。語言連貫,纏綿悱惻,像叮咚的小溪,壹串串賞心悅目的珍珠,給人美的享受和熏陶。
三、誌傑詩歌對我們的啟示
誌傑詩歌給我們的啟示是多方面的。首先要明確寫詩的目的,詩要寫什麽內容,用什麽形式寫,怎麽寫,詩要說明和表達什麽。這就涉及到選料、立意、立意、詞語的錘煉。我們要遵循“三貼近”的原則,與時俱進,與時俱進,正如白居易所說的“文章要與時代相結合,詩詞要與事物相結合”,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要體現時代的潮流和精神。
第二,要下大力氣錘字煉句。沒有壹首好詩可以壹蹴而就,必須反復推敲修改。從某種意義上說,詩歌不是寫出來的,而是修改出來的。要有杜甫“為字穩當斷幾須”、“為人性憂美句,以驚人之語不絕於耳”和賈島“兩句三年,壹曲兩淚”的頑強意誌和精神。寫詩不能急於求成。只有下大力氣錘煉詞句,才能寫出好詩。
第三,要深刻理解“時間超越詩歌”的含義。“功在詩外”是陸遊教兒子寫詩的壹句話。這句話的意思是,寫詩的時候,要在詩歌以外的生活上下功夫,而不是在別人的詩上下功夫。生活是詩歌創作的源泉。只有仔細深入地觀察生活,才能寫出好詩。別人的詩是別人的觀察和感受,不能代替自己的觀察和感受。別人的詩可以借鑒,初學者也可以模仿,但不能盲目模仿。可以用別人的詩,但要在應用中有所創造和創新。詩歌是很有個性的東西。沒有個性,沒有創造力,沒有獨創性的詩歌,就會像鸚鵡學舌,空泛平淡或虛無縹緲,不會是好詩。
第四,“文章望山不喜平。”寫詩要註意創造意境,使境界寬廣,蒼勁飄逸,講究含蓄,盡量避免平淡直白或枯燥乏味。要讓詩歌富有內涵,充滿情趣,給人以美的享受。我們要學習《詩經》和民歌中“賦、比、興”的寫法。詩歌可以寫得深奧晦澀,也可以寫得簡單易懂。深奧晦澀的詩不壹定是好詩,簡單易懂的詩更容易被大眾接受和流傳。
第五,要註意詩歌的平衡和押韻。韻(包括五韻、七韻、編曲韻)可寫橫韻或新韻;可以寫壹首講究對仗、平仄的格律詩,也可以寫壹首不講究對仗、平仄的自由體,即古風。但無論怎麽寫,都要註意平仄和押韻。只有平仄得當,押韻準確,詩歌才能抑揚頓挫,朗朗上口。
2020詩歌研討會演講2接到會議主辦方通知,讓我在今天的會議上演講。我演講的內容還沒定下來,不過最好說說我自己寫詩的經歷。
乍壹聽這個要求不錯,無非是總結我多年寫詩的經驗,自說自話,然後說說而已,沒有任何理論闡述,不如寫理論文章嚴謹。但仔細想想,也不盡然。這裏的每個人都是專家。在專家面前妳怎麽能這麽不著邊際?說好不好,演講主旨也應該是正能量。
其實作為壹個詩人,大家心裏都清楚,在方家面前談寫詩的經歷,幾乎成了笑話。我們在說什麽?是關於寫詩的話題嗎?還是說說寫詩的角度?或者壹首詩的編排,甚至壹組詞的合理使用?其實寫詩不存在這樣的競爭。如果有這樣的比賽,妳會在哪裏寫被人看的詩?當然,這並不意味著每壹首好詩都是壹氣呵成的,好詩不可避免地要被修改。這是所有詩人都懂的道理。經驗在哪裏?
我壹直相信,所謂的經歷,應該是獨壹無二的,不可復制的。人們在交流、閱讀、上課中學到的壹些技巧和寫作方法,屬於知識的範疇,是壹些經驗普及的結果。體驗真正的靈魂部分是非常個人化的,是對人所經歷的事物和情境的獨特感受和理解。所有能學到的技能都是腳踏實地的技能。即使是技能本身,要想合理的、有區別的使用,也離不開它的人性特征和與生俱來的本性。否則會讓妳所學的所謂技巧變得熟悉,而熟悉又容易滑向庸俗化,造成文章或詩詞中表達方式的千篇壹律。食材再好,都是壹種做法,也會壞了食客的胃口。
所以,難道我真的沒有與詩歌相關的經驗可以總結嗎?當然,但是那些經歷和寫詩無關,和我寫詩前的狀態,寫詩後的行為有關。
比如,我有寫詩的欲望,卻無法進入狀態,我會邀請詩友喝茶聊天,在聊天中討論某個人的壹首詩,表明自己的看法;或者反復讀朋友的詩,安排播放壹段壹句的結構;或者前後換壹個詞的位置,和詩人們討論換位置後不同的藝術效果。
甚至,在寫詩之前很長壹段時間不看詩或文章,只專註於自己想寫的詩的主題,咬牙切齒,左塗右塗;或者放下思考壹段時間,進入日常,等待某個時刻的靈感,詩人的到來,成為壹首詩。當然,在這裏作為壹整套問題來談,總比作為經驗來談好。
再有就是我的失敗經歷,就是沒有早點學會推廣自己不怕臉紅。沒有人會無緣無故主動推薦妳去詩界。妳得自己努力,不僅要寫出有特色有風格的好詩,還要不失時機地參加各種詩歌活動。投稿多,不怕剪輯;多參加頒獎活動,不怕自己的作品入圍不了;多參加詩歌紀念活動,不怕因為妳的匿名而被冷落;不要錯過說話的機會,話語權是自我推銷的最好手段。
張愛玲曾說,“趁早出名”;馬雲說,“最好是有夢想。萬壹實現了呢?”。
詩人應該多壹點傲氣,少壹點傲氣,摒棄媚俗,但我以上的言論不像是經歷,更像是黑色幽默,有譏諷之嫌。但這就是現實,我不用舉例證明。
當然,沒有什麽是絕對的,所謂的體驗也僅限於我個人的感受。其實我上面說的根本不是實證。
唯壹的體會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詩學觀念,不被各種詩學觀點所左右。沒有寫詩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