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賦格》之所以成為“時代的詩”,也與二戰後西方的思想狀況和西方知識分子的關註密切相關。1949年,德國猶太哲學家阿多諾提出“奧斯威辛之後寫詩是野蠻的,也是不可能的”。這不僅提出了戰後西方藝術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奧斯威辛”第壹次被上升為不可逾越的重大“障礙”。奧斯威辛原本是波蘭的壹個小地方,納粹德國在這裏建立了集中營,數百萬猶太人、吉普賽人、波蘭人和斯拉夫人在這裏被屠殺。它已經成為現代人類歷史上最殘酷、最黑暗的謎團,不僅作為大屠殺和種族滅絕的象征,還伴隨著人們對現代社會壹切形式異化的思考和批判。
保羅。保羅·策蘭(1920-1970)是20世紀下半葉以來在世界範圍內產生廣泛影響的德國猶太詩人。評論家喬治·斯坦納稱策蘭的詩為“德國詩歌(或許是現代歐洲)的最高峰”,哈佛大學教授、詩歌評論家文德勒稱策蘭為“自葉芝以來最偉大的詩人”。現在,在世界上,他是公認的裏爾克之後最偉大的德國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