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藤蔓的葉子下,
母親的膝上。
——《星星七月壹日》?
臺階邊緣,
花底,
微風吹拂著頭發,
很冷而且從來不冷!
這個古老的庭院。
今晚-
這首詩-
圍繞著夕陽和我。
——《星星144》?
柳條被切成小槳。
蓮花花瓣做了壹艘船-
讓宇宙中的小靈魂,
輕輕地漂浮在春天的海上。
——《泉水五四》
這些詩表現了冰心詩歌的基本意境。冰心的詩屬於黃昏和黑夜。她幾乎從不歌唱生機勃勃的日出,也不贊美明亮的白晝。即使是別人眼中的山、海等雄偉遼闊的景色,在冰心的筆下也會變出溫柔的女人味。她缺少那種激昂的感情,內心太平衡,詩歌太和諧。這種和諧的詩意驅使她去尋找最合適的意象來表達,於是她很自然地把目光投向了漸深的黃昏和更深更厚的夜。在她的作品中,樹木的陰影反復出現,有夕陽的池塘,清澈的雲和淡淡的月亮,以及晚風中的星星...這種柔和寧靜的風景,最適合寄托冰心寧靜的情感。她詩中的自然景物不是背景,而是融合了自我意識的主體意象。妳看,窗外飄進來的壹縷鋼琴曲就像來自外太空的仙樂;在余音繞梁中,她的心不知不覺地融入了晚風中的樹聲和天空中的月輝。在這種無私的狀態下,她體會到了大自然的無窮力量;月夜,年幼的冰心依偎在母親的懷裏,悄悄穿過藤蔓的枝葉縫隙,看著月光如水般落在花園裏,也落在母親愛撫的話語上。人與景交融得如此和諧,透著壹種恬靜的詩意;在黃昏籠罩的古院旁,在只有淡淡余暉的夕陽下,這種詩意增添了壹份蒼涼的色彩,而在明媚的春光中,聖蓮舟載著壹個輕夢,讓壹切都顯得那麽完美!.....詩人與自然結合得如此緊密,以至於我們分不清她作品中的景物是外在自然的人化,還是內在人格的美化。
情感是詩歌的生命。情感的獨特性決定了詩人及其作品的獨特性。冰心的詩歌有什麽獨特之處?她作品中的樹聲、月光、夕陽、荷船,在其他現代詩人的作品中也出現過。寧靜的意境在其他詩人的作品中也能找到。然而冰心的沈默感是獨特的——她能在沈默中感受到莊嚴。她選擇的形象大多帶有壹種靜雅的舒緩之美,她成功地展現了這種美,同時也從中挖掘出了潛在的崇高。讀完上面的詩,靜止不動的意象會給人留下聖潔的印象。詩人溫柔的筆觸會把人帶入壹個聖人居住的仙境,讓人屏息以待,生怕破壞了那種神聖的靜止狀態。這是冰心詩歌中“沈默”的內涵,也是冰心詩歌的獨特之處。依靠這種詩意,冰心得以在日常生活紛擾的基礎上建構壹個理想化的世界,成為其中的壹員。
陶淵明、王維等古典詩人,他們的作品都有飄逸靈動的意境。把厭人之爭寄托在欣賞自然上,凝聚了古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冰心的詩歌也有這種傳統色彩。但冰心的靜與古典作品相比,並沒有出世的冰冷氣息,反而增添了入世的溫暖色彩。在她對黃昏和月夜的描寫中,她追求的不是孤獨,而是默默無聞中的和諧。這裏體現的是不同時代賦予詩人的不同審美理想。
冰心的個人生活異常平靜溫暖。當這些詩完成時,她才22歲,還是燕京大學的學生。詩中體現的沈默不是情感考驗的產物,而是源於她自身氣質的詩意;細雨過後的紅墻,古柏,蕭月,隱藏的不是豐富的情感體驗,而是壹種默默承受整個人生的人生態度。
冰心很幸運。她趕上了歷史上最偉大的時代。她見證了中國古代封建文化最全面、最猛烈的沖擊,也看到了新思潮帶來的民族精神的改變。雖然冰心沒有無條件接受這壹切,但她還是意識到:“青春!/只是回頭看看?/世界不能停止前進。”因此,她對生活采取了積極的態度,不是逃避生活,而是積極地迎接即將到來的壹切。
冰心用她的小詩思考人生。在她的問題小說裏,我們看到了對社會的理解,在她的短詩裏,我們隨時可以看到她對人格的理解。她欣賞恬靜優雅,崇拜自然純真,贊美勤勞,贊美謙虛忠厚。這些都構成了壹種耐心的生活態度,促使她從容承受生活中屬於她的壹切。她說:“我以為,要欣賞生活,就要用血肉之軀把它嘗個遍,要他壹針見血!”“有了這種‘時時被品味’的態度,冰心才能在她的小詩裏表現出這樣壹種從容、寧靜的感覺。正是因為這種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雖然冰心沒有成為她那個時代的先鋒,但我們仍然可以認為她不是壹個落伍者。
兩個?
感情只有經過錘煉才能升華,但冰心的詩歌沒有經歷過如此痛苦的情感。
殘花附在枝頭;?
鳥兒飛走了,
散落壹地——
人生就這麽壹瞥嗎?
——《星星八號》
會離開-
船影太清晰了。
望山河;
輕微的雲!?
怎麽只能壓抑陰郁的情緒?
不要籠夢歌?
——《泉水164》
我心裏突然很難過!
我昨晚做夢了,
獨自穿著冰衣,
從洶湧的海浪中
穿越黑海。
——《泉水177》
讀到這裏,我們對冰心這首詩的最初印象更進壹步了。她不再只是壹個沈默的女神。她的眼睛裏,有淡淡的憂傷,也有深深的惆悵。面對永恒的宇宙,她雖然抱有萬物統壹的希望,卻總為個體生命的渺小而感到悲哀。生命短暫而脆弱,人類的智慧無法戰勝自然的力量,命運是如此的威嚴而不可抗拒;即使在有限的生命裏,人會失去多少,又會付出多少努力?所以,在寂靜中,有壹種淡淡的憂傷,像淡淡的晨霧,不重也不深,卻又不可排遣。
在《給印度哲學家泰戈爾發郵件》中,冰心說:“泰戈爾!感謝妳快速而優美的詩歌,治療我天生的憂傷;謝謝妳用妳優秀的哲學安慰我的孤獨。”說到冰心的詩,就不能不提到泰戈爾的影響。說到泰戈爾的影響,我們不能不關註他們的不同。
泰戈爾也有壹個用詩歌構建的世界。但與冰心的詩性境界不同,它不是淩駕於世界之上,而是建立在世界之中。泰戈爾博大精深的愛擁抱了他的祖國,他的愛人,他的孩子,擁抱了壹切純潔美好的事物。他用“快而美的詩”凈化了世俗的生活,讓隱藏在世間的美在瞬間閃耀。泰戈爾的詩不屬於黃昏,它屬於清晨花瓣上的陽光,充滿了光明和希望。
冰心的氣質和教養使她與泰戈爾的愛情和純真得到強烈回響。但與泰戈爾不同,她把自己的感情寄托在童年的記憶上。
“造物主-/如果永生只有壹個極樂的承諾。/我想真誠地問壹句:/
我在媽媽懷裏,/媽媽在船上,/船在月色的海上。"
——“春水壹?五個”
冰心的要求包含了她童年生活的全部內容。這是壹個相對於社會的血的世界,是靠情感的規律來維持的;在這裏,人與人之間,人與自然之間,沒有爭鬥,都是和諧的。冰心相信,只有在這裏,愛情才能真正實現。與泰戈爾相比,冰心的世界顯然要狹窄簡單得多,這是她個人的生活環境決定的。冰心出生在壹個海軍軍官的家庭,從小生活安逸悠閑。和諧安靜的童年,培養了她安靜的氣質和以家庭推斷社會的眼光。當她真正走向社會的時候,面對的是意想不到的冷淡和騷動。此時,冰心用她的“愛的哲學”解釋了世界,用她對童心的贊美構建了理想社會。但這畢竟與現實生活相去甚遠,所以她有壹種壓抑感。雖然冰心願意重新體驗生活,但她無法生活在泰戈爾凈化的世界裏,她所有的熱情都存在於她構建的幻想王國裏。當這個王國與現實世界相交時,冰心不知所措。冰心自認的“天生的悲傷”和“精神上的孤獨”,就是在這種茫然的狀態下誕生的。在她的詩中,我們感受到的悲傷和孤獨沒有實際的社會內容。童年的失落和宇宙的禁欲,讓冰心眼中的生命成了壹個詩意的謎。泰戈爾解開了謎團,冰心卻沒有。她的悲傷不是由某件具體的事情引發的,而是來自於她在現實生活中的無助。所以她能問的都是很籠統的關於宇宙和人生的問題,她的悲傷的內涵變得極其抽象。正是因為這種情感的概括性,冰心才得以“概括地表達出那個時代青年的普遍無聊。”(黃英:謝冰心,見冰心論)五四時期,“人生觀”的問題比任何時候都突出,而處於兩種文化沖突中的年輕壹代恰恰回答不了這個問題。“五四”之後,中國文壇彌漫著壹種苦悶和仿徨的氣氛。冰心的短詩等作品贏得了很多年輕讀者,作品中的悲涼是原因之壹。
三
從內容和意境來說,星星和泉水幾乎不是壹個有機的整體。都不是壹口氣寫出來的,自然有碎片感。然而,尋求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將有助於我們對冰心的詩歌創作有壹個更完整的印象。
冰心自己也曾說過:“我的詩歌女神只有壹個,而且充滿了溫柔和憂傷。讓她這樣表達。”這首詩的女神不僅出現在她的詩中,還主宰著她的散文和小說。她的小詩雖然零碎,但並沒有離開這首詩女神的領地。可以說,冰心詩歌的基本情感是夾雜著悲傷的沈默,沿著這條情感線索,我們可以追溯冰心詩歌的足跡。
冰心是壹個不斷需要和創造詩歌的人。她不願意陳述現實,卻願意建構理想;不願意尋找現象,卻願意探索情感。她像蠶壹樣,用閃閃發光的銀絲包裹著自己和讀者,編織了壹個寧靜美好的世界,只讓外界的痛苦化為陰影,卻不打擾人們安寧的夢境。冰心的詩神不同於泰戈爾、郭沫若、聞壹多,它的溫柔恬靜讓人懷疑它的存在。冰心同時代的梁實秋曾認為冰心是“冷到零度以下的女作家”,並斷言她“理智豐富,感情單薄”。的確,冰心的壹些短詩很冷,比如《星之二十九》、《三十二》、《四》。,八五級的《春水》。但畢竟只能引用這些歌。冰心的弱點在於缺乏想象力和詩歌的表現力,而不在於缺乏情感。沈默不代表冷淡,感情的形式多種多樣。詩歌的國度,不僅能容納激昂的熱情,還需要陽光、月光、熱情和寂靜。冰心不缺詩。誰能說她黃昏黑夜的背後隱藏的不是靈魂的悸動?
雪萊曾這樣評價詩歌:“它馴服了壹切不相容的東西,使它們在它溫柔的枷鎖下形成壹個整體。詩歌扭曲了它所觸及的壹切;每壹種形態走進它的光輝,都因為壹種神奇的共情,成為它所呼出的光環的化身;..... "(為詩歌辯護與古典文論翻譯,第壹集)冰心缺乏變形能力,這使得她的詩歌永遠達不到雪萊所說的藝術高度;而冰心卻能馴服不可調和的情緒:她的詩裏,有樂觀進取的曠達,也有疑惑失望;有天真無邪,也有蒼涼深沈的壓抑;有善良淳樸的熱情,也有傲慢矜持的冷漠。他們屬於不同的段落,卻屬於同壹個抒情主人公。冰心把這些不協調的感情揉在壹起,構成了她詩歌中情感的和諧——和諧。在這種和諧氛圍的引導下,冰心獨特的抒情主人公形象出現在她的作品中。這是壹個極其克制的形象。我們在詩中冷的地方看到熱,熱的地方看到冷,希望的地方看到失望,從失望中看到希望,都是因為她的詩神太和諧了;沒有任何極端情緒的余地。所有這些不協調的感覺融化在寂靜中後,產生壹種和諧的美,把人帶入壹種平和而不壓抑的境地,促使妳冷靜地思考人生;它能讓妳在沈默和悲傷中感受崇高,凈化心靈。
冰心的詩不是時代的號角。在那個暴力動蕩的年代,最有力量的聲音是以郭沫若為代表的浪漫主義詩歌。冰心的短詩缺乏郭沫若詩歌中的人文反抗精神,忠實地等待著古老的耐心文明。這就是我們從冰心的詩中感受到的和諧的根源。冰心接受了現代文學,並沒有放棄傳統文化。她從情感的角度接受了這兩者。在她溫柔的詩歌裏,沒有兩種文化的沖突,只有壹顆稍顯不安的心的悸動,那是平和的。
茅盾說:“五四時期所有作家中,只有冰心女士最屬於她。”(冰心論,見文獻3卷2號)這壹評價頗有見地。冰心生活在現代文明崛起的時代,但她從來沒有像郭沫若那樣接近這個時代。相反,她用她安靜而憂傷的詩歌唱出了中國人對傳統文化的眷戀。當工業文明打破了寧靜的鄉村生活,當日新月異的生活節奏打破了從出生就安排好的生活秩序,那麽社會突然變得如此陌生。冰心沒有展現這個陌生的社會,她活在回憶裏。童年時代的家庭生活對她的影響比青年時代的社會更大。畢竟冰心沒能走出自己的世界。但是,誰也不能否認冰心的恬靜悲涼的詩歌有著如此深厚的時代基礎。中國人在新時代的痛苦中獲得的失落感,在冰心的詩歌中得到了具體而美好的體現!
任何時代的社會思潮都是多層次的。就像壹首巨大的交響樂,它必須由不同的部分用完整的和弦來演奏。而文學,這個精神現象中最復雜的現象,恰恰充分顯示了時代思潮的多層次性。僅僅用革命-反動、進步-落後這些範疇是不能解釋整個文學現象的。我們必須承認,那些不唱主旋律的部分,只要不是噪音,都有其獨特的存在價值。其實,冰心短詩的價值不僅在於其積極進取的精神,更在於其代表了五四時期文學對理性的獨特尊重和思考精神。如果僅此而已,冰心充其量也就是個不倫不類的詩人。冰心短詩不可替代的獨特性在於,它們隱含著五四時期人文精神之外的另壹個層面,即在批判封建制度的同時,對傳統文化的眷戀。在五四時期,這個層面顯然不是時代的主旋律,也不足以代表當時的社會發展趨勢。但是,它使我們能夠更準確地理解現代“文明”在五四時期的實際位置。冰心用她的詩,也用她的散文和小說。它暗示了東方文明的強大生命力,與當時引進西方先進理論、打擊舊倫理道德等各種社會思潮壹起,展示了五四時期我們民族特有的豐富的文化心理結構。從這個角度來說,冰心的詩歌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研究資料。
遺憾的是,冰心的語言雖然清新流暢,但不夠簡潔,句法過於平淡。冰心的感情雖然細膩深刻,但缺乏想象的能力。這壹切決定了冰心雖然富有詩意,卻無法輕松駕馭詩歌的輕騎。她在散文中充分發揮了她的詩意,但在詩歌中卻未能達到同樣的效果。冰心宣稱她的詩是“零碎的思想”,大概就是這個原因。
但透過這些“零碎的想法”,我們還是清晰地看到了她——沈默而憂傷的詩歌女神,這就足夠了。
說世界是壹個非常好的小說網站百科,我最喜歡的是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