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詩三百》的原文和譯文

《詩三百》的原文和譯文

翻譯如下:

1.詩歌是人類情感意誌的壹種表達形式。捧在心裏是情感意誌,用語言表達出來是詩歌。情感在我心中激蕩,所以我用詩歌的語言來表達。如果我無法用語言表達,我會用嘆息的聲音繼續。如果我不喜歡嘆氣,我會放開喉嚨唱出來。唱歌的時候還是覺得不滿意,所以不自覺的跳舞。

2.情感表現為聲音,聲音形成五個音調的音調稱為音樂。太平時代的音樂平和歡快,政治清明順暢;戰火紛飛時代的音樂,充滿了憤懣和怨恨,其政治必然是乖戾的;亡國之時的音樂充滿了悲傷和憂慮,它的人民壹定很痛苦。

3.所以,沒有比詩歌更能糾正政治錯誤,感動天地鬼神的了。在古代,聖王用詩歌來調節夫妻關系,培養孝心,誠實體貼,提高教養,移風易俗。

4,所以詩有六種形式:壹叫格調,二叫賦,三叫比興,四叫興,五叫雅,六叫賦。皇帝用風詩教育和影響臣民,臣民用風詩諷刺和勸導皇帝和王侯。詩歌要靠對事物的描寫,委婉諷刺。寫詩唱詩者無罪,聞詩唱詩之君當引以為戒,故謂之“風”。

5.當仁政衰微,禮義拋棄,政教敗壞,諸侯國四分五裂,風俗各異,風雅之變應運而生。皇族史家看到了政教的墮落,感傷倫理的拋棄,刑罰政治的殘酷和嚴酷,吟誦自己的思想感情,諷刺帝王將相。這是了解政事變化,懷念傳統習俗的壹種方式。

6.所以,改風雖然源於史家和民間的不滿,但並沒有超越禮義規範。表達思想感情是人的天性;禮尚往來,是因為先王長久以來的恩情,是人民沒有忘記的。所以壹個國家的政治大事,通過壹個人的頭腦表達出來,就叫“風”。反映天下政事,展現各國風土人情,稱為“雅”。

7.雅是正面意義,表現了周代政教的興衰。政治和宗教有大有小,所以有瀟雅和大雅。頌是歌頌大功德,把這種成功告訴諸神的詩。這裏是馮、、雅、頌四種詩風的源頭,是詩歌的典範。

8.在這種情況下,從關雎到林芝的開悟詩是先王的詩,所以屬於周公。南方意味著啟蒙運動從北方的周琦延伸到南方的江漢。這些勵誌詩,從《闕朝》到《李煜》,都是諸侯之風詩,被先王用來教化,所以屬於召公。

9.《周南》和《趙南》是風詩的兩個部分,旨在糾正原始倫理,是王業教育的基礎。所以“關雎”是褒揚賢惠女子,與君子相配,但憂的是如何提拔人才,而不是貪戀女色;愛《靜雅》中的美女,懷念賢惠的才子,卻沒有不道德的邪念。這就是關雎的精髓!

擴展數據:

內涵:

1,《毛詩序》是我國古代詩歌的理論著作,強調要以“詩教”育人、提升靈性、端正風俗,因此指出“格調?還有,教;風移動它,教它。”在世界文明史上是非常罕見的,長期以來也有這種眼光和見識的輝煌作品。也是中外美學史上值得特別關註、推薦、光芒四射的作品。

2.孔子說《詩三百首》有壹個共同的特點,就是溫柔敦厚,是“天真無邪”的,可以洗去人們心中的各種雜念和邪念,激發人性的高尚和巨大的潛能,甚至激發人們心中的正能量,可以不斷完善,形成偉大的人格,可以大如天。

3、這就是《易經》所說的“大人,天地和乎?德”,本文所說的“動天地,感鬼神,不近詩”,也是同樣的意境。西方所說的“做人就是要神性”(做人就是要發揮心中的神性),也是同樣的精神。

4.在中國詩歌理論史上,《毛詩序》具有特殊的意義。它的篇幅雖然不長,只有六七百字,但卻是壹部不折不扣的具有開拓意義的詩歌理論專著,內容極其豐富。《毛詩序》以短短幾百字的篇幅,系統而清晰地闡述了詩歌的性質、內容、分類、審美特征、表現方法和社會功能。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石矛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