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求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求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歷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簡介-

1,1901年?sully prudhomme(1939-1907)?法律

蘇利·普拉多姆(1939-1907),法國詩人,原名勒內·弗朗索瓦·普拉多姆。出生於巴黎壹個工商家庭,父親是壹名工程師。Sully prudhomme從小聰明好學,但由於健康原因未能進入大學深造。早年做過文員、工程師,從事法律工作,後轉向詩歌創作。紮實的科學素養讓他想把詩歌和科學交流起來;而他對哲學的濃厚興趣,讓他想從哲學思維中捕捉靈感,提煉詩歌的主題。

20世紀60年代前後,他參加了帕納斯派的詩歌運動,成為該派的代表人物之壹。帕納斯派是由壹些標榜“為藝術而藝術”的高中詩人組成的,是象征主義的先驅。這位投擲詩人在藝術上主張遠離現實,冷靜客觀,克制個人感情的直接表達。

1865年,sully prudhomme的第壹本詩集《韻文與詩》脫穎而出,引起詩壇關註。此後出版的詩集《孤獨》(1869)和《柔情徒然》(1875)是兩部抒情氛圍濃厚的代表作,主要表現孤獨的心境、失戀的情緒和充滿憂郁的情緒。但兩本哲學詩集《正義》(1878)和《幸福12詩》(1888)更受知識界的欣賞。詩集主要討論人類意識與現代社會的沖突,具有說教性,晦澀難懂。此外,他還有詩集:《考驗》(1866)、《戰爭的印象》(1870)、《法國》(1874)、《棱鏡》(1886)、《詩歌的遺言》(65438)。從1900到1901,他編輯出版了sully prudhomme的詩集。

Sully prudhomme的詩善於提醒人們心算的秘密和微妙的感受和經歷。長於分析,無論是勵誌詩還是哲理詩都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他的創造性成就,在1881年,他被選為法蘭西學院的院士。1901年,瑞典學院授予他第壹個諾貝爾文學獎,以“特別表彰他的詩歌,這些詩歌是崇高的理想,完美的藝術,是心靈和智慧的難得證據”。?

代表作?詩歌:韻詩,孤獨,柔情徒然,正義,幸福12詩歌等。

2,1902?特奧多爾·蒙森(特奧多爾·蒙森1817-1903)?德國

特奧多爾·蒙森(特奧多爾·蒙森1817-1903),德國歷史學家,出生於德國石勒蘇益格(當時為丹麥)加爾丁。我父親是鄉村牧師,母親是教師。在家庭的影響下,蒙森從小就喜歡並熟悉古羅馬的歷史。1938被丹麥基爾大學法律系錄取。1842畢業,法學博士。65438-0843年,蒙森接受了丹麥國王的獎學金,前往意大利學習古羅馬法。1847回到祖國,受聘萊比錫大學法學教授。後來在1850因發表攻擊俾斯麥的言論被免職。1852瑞士蘇黎世大學羅馬法教授;1854年轉到布雷斯勞大學任教;65438-0858年任柏林大學古代史教授,受聘柏林皇家學院編輯《文典》期刊。1874年再次受聘萊比錫大學教授。從1873到1882,他擔任德意誌帝國的議會議員。在議會中,他經常以自由黨領袖的身份發表演講,攻擊俾斯麥的國內政策,並被司法機關以“誹謗罪”傳喚。蒙森憤怒地退出議會以示抗議。

蒙森的主要成就是對古羅馬歷史的研究。五卷本《羅馬歷史》(1854-1885,第四卷未完)是他苦心經營了30年的歷史巨著。他淵博的知識和對民主的信仰使他能夠為這個兩千多年的古老社會帶來新的光芒。他熱情贊揚了富於民氣,重賞科學藝術的愷撒,把龐奎看作只是壹個善於練兵的下級軍官。這部傑作百科全書式地展示了古羅馬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習俗。作品文筆精煉,敘事生動,富有戲劇性,人物形象鮮明,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羅馬歷史的偉大成就為作者贏得了很高的聲譽。俾斯麥曾拿著這本書對作者說:“我反復讀了羅馬的歷史。妳看,封面都快磨破了。”

蒙森的其他重要著作還有《意大利南部方言》(1850)、《羅馬編年史》(1859)、《羅馬鑄幣史》(1860)、《民法集》(1866-1860)。他編纂的《拉丁碑銘全集》(卷16、卷1867-卷1959)不僅具有重要的史料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他為這本書寫的序言被認為是現代最精彩的拉丁散文之壹。

1902,因為他是“在世的最偉大的歷史寫作大師,尤其是他的標誌性作品《羅馬史》,芒森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瑞典學院認為《羅馬史》既有完整而廣泛的學術價值,又有生動而有力的文學風格...他的直覺能力和創造能力彌合了歷史學家和詩人之間的鴻溝。(獲獎感言)

代表作品:《意大利南部方言》、《羅馬編年史》、《羅馬鑄幣史》、《民法大全》、《羅馬公法》、《羅馬刑法》、《拉丁銘文》等?

3,1903?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挪威

比昂斯滕·比昂松1832-1910)是挪威戲劇家、詩人、小說家和社會活動家。出生於挪威北部克維尼的壹個牧師家庭。我從小就喜歡挪威古老的傳說和民間故事。1852年,碧昂斯被皇家弗裏德裏希大學錄取。從65438年到0855年,他為莫爾根·布拉德撰寫文學和戲劇評論,並與易蔔生等人聯系。1866至1871任《諾斯克·富寶》主編,積極傳播民族文化,宣傳民族獨立思想。何、易蔔生等人堅持用民族語言寫作,以民間傳說為創作題材,努力發展植根於本土的挪威現代文學。

比昂森文學創作豐富,戲劇成就最高。1857年,他接替易蔔生擔任卑爾根國家劇院的導演和經理。他的劇作大多繼承了民間創作的優良傳統,如《戰爭之間》(1857)、《邪惡的西格爾王》(1862)、《蘇格蘭女王瑪麗·斯圖亞特》(1863),與易蔔生早期的歷史劇壹樣轟動壹時。

從1865到1867,他主持了克裏斯蒂·阿尼亞劇院。20世紀70年代,受布蘭代斯激進思想的影響,碧昂斯參加了實際鬥爭,並在世界各地進行考察,創作了許多反映當代問題的社會劇。著名的代表劇有《破產》(1875)、《主編》(1875)、《皇帝》(1877)。在這些劇作中,貝永松以犀利的筆觸和現實主義手法抨擊了資產舞臺,在挪威社會引起了巨大反響。

貝揚松在詩歌和小說方面的成就也很突出。大學期間開始寫詩,大部分收錄在詩詞歌賦中。他晚年寫的創傷詩《是的,我們愛這片土地》已經成為挪威國歌的歌詞。他的小說主要有《阿尼》(1858)、《快樂男孩》(1860)、《漁夫的女兒》(1868)、《庫爾茨的財產》(1884)、《上帝之道》(1884)。

碧昂斯和易蔔生都是文學界的密友,也是他們孩子的公婆。在挪威文學史上,碧昂斯與易蔔生齊名。1903年,為了“頌揚他高貴、壯麗、輝煌的作品,它們往往以新穎的靈感和罕見的純粹精神而聞名”,碧昂斯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1910於4月26日在巴黎去世。?

代表作:戰爭之間,邪惡的西格爾國王,瑪麗·斯圖亞特,蘇格蘭女王等?小說:《阿尼》、《快樂男孩》、《漁夫的女兒》、《庫爾茨的財產》、《上帝之道》等?

4,1904?何塞·埃切加賴·伊紮吉雷(何塞·埃切加雷·伊紮吉雷,1832-1916)?西班牙

何塞·埃切加賴·伊·伊薩吉雷(1832-1916)是西班牙戲劇家和詩人。他出生在馬德裏,父親曾在當地壹所學術機構擔任希望研究的主席。Echegaray以優異的成績從馬德裏土木工程學校畢業,成為壹名數學教授。同時,他熱衷於政治經濟學,並對戲劇產生了興趣。在成為劇作家之前,他是壹名數學家、經濟學家和社會活動家。他曾任西班牙商業、教育和財政部長,西班牙語言學院和自然科學院院士。1874退出政壇後,專門從事戲劇創作。他的第壹部戲劇《紀實之書》在馬德裏著名的阿波羅劇院上演,獲得了成功。在接下來的30多年裏,他創作了100多部風格各異的戲劇,成為西班牙戲劇史上少有的多產作家。主要作品有《仇人之妻》(1874)、《劍柄》(1875)、《非狂即聖》(1877)、《柱子與十字架》(1878)、《大媒婆》。

埃切加雷的劇作內容豐富,風格獨特。他的劇作結構嚴謹,沖突性強,起因、發展、結局合理,但往往在浪漫誇張中多愁善感,脫離現實。他的劇作在道德感上極其出眾,令人欽佩。他特別善於把握觀眾的情緒,以強烈的表現力和戲劇效果吸引觀眾。他的戲劇被公認為西班牙晚期浪漫主義戲劇的代表。“人們認為它恢復了黃金時代的西班牙戲劇,人們尊敬埃切加雷是民族戲劇詩歌最輝煌時代的革新者。”(獲獎感言)

1904年,“由於其劇作獨特的小說風格,復興了西班牙戲劇的偉大傳統”,埃切加雷與法國詩人弗雷德裏克·米斯特拉爾同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有《仇人之妻》、《劍柄,非狂即聖》、《火柱與十字架》、《偉大的媒人》、《兩種義務的沖突》、《不安的女人》等。

1904(同上)?弗裏德裏克·米斯特拉爾(弗裏德裏克·米斯特拉爾,1830-1914)?法國

弗裏德裏克·米斯特拉爾(1830-1914)是法國詩人。出生於屬於古代普羅旺斯地區的羅納河口省的馬亞納。美麗的家鄉哺育和培養了他的詩意情懷。詩人從小深受普羅旺斯母語和當地風俗的影響,用普羅旺斯語寫作,贊美家鄉的美景和古老文化。

米斯特拉爾在艾克斯-普羅旺斯學院獲得法學學位後致力於詩歌創作。1852年,他發表了第壹首長詩《普羅旺斯》,之後又花了7年時間寫出了長詩《米羅伊》(1859),從而贏得了世界聲譽。

米羅·伊之後,米斯特拉爾出版了另壹部英雄史詩《卡·蘭達爾(1866)》、《詩集》、《日歷》(1867)、《金島》(1876)和敘事詩《尼爾特》(1884)。此外,他的作品還包括《新普羅旺斯詞典》(1879-1886)、《回憶錄我的壹生——回憶與故事》(1906)。這些“作品就像壹座高大不朽的豐碑,紀念他所熱愛的普羅旺斯”(頒獎詞)。

普羅旺斯語是壹種沈寂了很久的古老語言。現在,由於詩人的努力,它已經成為活的文學,這在當時的歐洲文壇是壹件大事。米斯特拉爾對普羅旺斯文學復興的巨大貢獻使他成為普羅旺斯文化的傑出代表。為了表彰他的創作成就,法蘭西學院授予他四個獎項,法蘭西學院授予他榮譽十字勛章。1904年,由於“他的詩歌新穎、獨特、靈感真實,忠實地反映了自然風光和人民的鄉土感情”,米斯特拉爾和西班牙人埃切加雷雙雙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代表作詩歌創作:我的生活——回憶和故事,如《卡·蘭達爾》、《日歷》、《金島》、《納特》、《貞德女王》、《羅納河的詩》、《橄欖的收獲》。

5,1905?亨利克·顯克維奇(,1846-1916)?波蘭

亨利克·顯克維奇(1846-1916)是波蘭作家。出生在離華沙不遠的Vla Okreya村。高中畢業後,他按照母親的遺願考上了華沙大學醫學院,壹年後轉到了自己喜歡的文學系。1871年,俄羅斯政府將華沙高等學府改為華沙帝國大學時,他憤然離開大學,沒有參加畢業考試以示抗議。

在大學期間,先克維奇開始了他的文學活動。1872年,他以李特·沃斯的筆名在《波蘭報》和其他報紙上發表諷刺小品和政論文章,同時著手壹部描寫大學生生活的中篇小說,徒勞無功。從1876到1878,先科威奇途經英法訪問美國,給美國的信就是此行的印象。

從1876到1882,先科威奇出版了壹系列中國知名書籍,如《炭筆速寫》(1877)、《音樂家楊柯》(1879)、《天使》(1880)。這些作品思想性和藝術性都很高,堪稱波蘭現實主義小說的代表作。

18883年,先克威奇開始轉向歷史小說的創作。先後出版了描述17世紀波蘭歷史事件的三部曲:《有火有劍》(1884)、《激流》(1886)、《伏多約夫斯基先生》(1889)。這三部曲在讀者中引起了很大反響。瑞典著名學者威爾遜(O. Wilson)曾高度評價:“直到先科威齊,波蘭史詩才真正開花結果。”

三部曲之後,先科威奇出版了著名的歷史小說《妳在哪裏生活》(1896)、《十字軍騎十》(1900)。《十字軍騎士》描述了15世紀初波蘭人民反抗十字軍入侵的英勇鬥爭。妳要去哪裏?被譽為“反映古羅馬社會的傑作”、“真實的基礎/監工/宗教/史詩”,風靡歐美文壇,是19世紀出版的為數不多的百萬冊以上的小說。1905年,先克維奇“因其作為歷史小說的卓越成就”獲得諾貝爾文學獎。

第壹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先科維奇移居瑞士,組織“波蘭戰爭受害者救濟委員會”,並擔任該委員會主席/委員長。1916 165438+10月15在瑞士去世。1924 10,他的靈柩被波蘭政府運回華沙舉行國葬。

代表作品有《炭筆素描》、《音樂家楊柯》、《天使》、《有火有劍》、《激流》、《沃多耶夫斯基先生》、《妳住在哪裏》、《十字軍騎十》、《十字軍騎士》等。

6,1906?giosueécard ucci(1835-1907)?意大利

吉奧·卡爾杜(1835-1907)是意大利詩人和文學評論家。他出生在Vesilia,父親是壹名醫生,是秘密革命組織木炭黨的成員。卡爾杜奇從小聰明好學,熟悉古羅馬和意大利文學。從比薩師範學院以優異成績畢業後,他受聘在壹所中學當老師。同時組織了壹個以反浪漫主義為宗旨的文學團體。1860,被推薦去博洛尼亞大學做修辭學的講座。

青年時期,卡爾杜奇深受馬誌尼、加裏波第等資產階級革命家的影響。早在20世紀50年代,他就在詩集《韻集》中明確表達了民族復興的思想。早期的詩集《青春詩》(1871)和《輕詩與嚴肅詩》(1861-1871),歌頌了法國資產階級革命,譴責了外來侵略和封建專制,表達了詩人對民族獨立的向往。著名詩歌《撒旦頌》完成於1863年,出版於1865年)。它歌頌了撒旦的叛逆精神,嚴厲批判了教會勢力扼殺自由和理發的罪惡,歌頌了人們理發和物質精神對於宗教的勝利和人類生活的歡樂。

1871年意大利王國建立後,卡爾杜的反叛精神更加溫和,政治上更加保守。他加入了君主立憲制的殉道者,並被選為意大利王國議會的參議員,他的詩歌逐漸失去了往日的鋒芒。詩集《新詩鈔》(1861-1887)、《曼格集》(1877-1889)、《押韻詩和韻律詩》(1887-689)在藝術上模仿古希臘羅馬詩歌的節奏,追求形式的完美,流露出頹廢的情緒。

卡爾杜奇也是著名的文學評論家和語言學家。他寫了許多專著和壹系列有見地的學術論文,如《意大利早期文學研究:詩人和騎士的詩》、《意大利民族文學的發展》。

1906年,“不僅因為他淵博的學識和批判性的研究,還因為他卓越的市場信息的獨特創造力和休閑風格的抒情魅力”,卡爾杜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

他死於1907,身後有20卷《卡爾杜全集》。

7,1907?拉迪亞德·吉蔔林(1865-1936)?不列顛,英國

拉迪亞德·吉蔔林(1865-1936)是英國小說家和詩人。他的父親是孟買藝術學校的老師,後來擔任拉合爾藝術學校的校長和博物館的館長。吉蔔林6歲被送回英國接受教育,17歲中學畢業後回到印度。他的父親在拉合爾為他找到了壹份工作,擔任拉合爾軍事和平民報紙的副主編。因為工作的原因,他遊歷了印度,深入了解了英國殖民者在印度的生活。

1884年9月,吉蔔林發表了他的第壹篇短篇小說《悲傷之門》,此後他不斷發表詩歌和短篇小說。吉蔔林早年以詩集《被當局打油詩》(1886)、短篇小說集《山的故事》(1888)、短篇小說集《三個士兵》(1888)而聞名。這些作品風格清新自然,生動展現了印度的風土人情,壹度讓當時的英國讀者耳目壹新。

吉蔔林的創作在20世紀90年代至本世紀初達到頂峰。他的詩集《軍營歌謠》(1892)、《七海》(1896)以豪邁幽默的風格謳歌了英軍在異國的遠征,為詩人們贏得了“帝國詩人”的稱號。在小說方面,有著名的短篇小說集《生命的阻力》(1891)和最引人入勝的動物故事《叢林之書》(1894-1895),還有長篇小說《失落的光》(1891)。《金》是吉蔔林最後壹部關於印度的作品,也是評論家公認的吉蔔林最好的小說。此外,作家還創作了著名的童話《給孩子的普通故事》(1902)和歷史故事集《普克山的帕克》(1906)和《酬與仙》(65436)。晚年,由於喪子和疾病的痛苦,吉蔔林在創作上經歷了新的變化。他的許多作品涉及戰爭創傷、病態心理、瘋狂和死亡。這壹時期的作品有短篇小說集《形形色色的人》(1917)、《借條與債權人》(1926)。

吉蔔林寫了8首詩,4部小說,21本短篇小說和歷史故事集,以及大量的散文、隨筆和遊記。他的作品簡潔而富有異國情調,尤其是短篇小說。馬克·吐溫曾熱情贊揚吉蔔林的作品,說:“我知道吉蔔林的書...他們從不向我變白,他們保持五彩繽紛的色彩;它們總是新鮮的。”吉蔔林因其“觀察能力、新奇的想象力、大膽的思考和傑出的敘事能力”獲得1907年諾貝爾文學獎,成為第壹位獲此殊榮的英國作家。?

代表詩集:機關打油詩、兵營歌謠、七海?短篇小說集:《山的故事》《三個士兵》《生命的反抗》《叢林之書》?小說:《失落的光》、《金》等。

8,1908?魯多夫·奧伊肯(1946-1926)?德國

魯多夫·奧伊肯是德國哲學家。出生在德國東弗裏斯省奧裏希的壹個郵政局長家庭,年紀輕輕就失去了家庭。他的母親是壹名傳教士的女兒,是壹名虔誠的教徒。歐肯從小就喜歡思考人生,喜歡讀書。65438-0863進入哥廷根大學,曾赴柏林大學學習。他的主要興趣是古代哲學和歷史,尤其是亞裏士多德。畢業後,我做了壹名中學老師。1871年在巴塞爾大學任教授,1874年在耶拿大學任教授,直到1920年退休。40多年來,他每天黎明前都在河邊的空地上講課,很受學生們的歡迎。其間,他作為交換學者在美國哈佛大學講學。

歐肯稱自己的哲學為“精神生活的哲學”,在哲學史上屬於生活哲學,與狄爾泰、柏格森合並。他認為哲學不應該以抽象的概念為中心,而應該以活生生的生活或生命為中心。生活或生命是壹個進化的過程。初級階段是自然生活,高級階段是精神生活。精神生活本質上是倫理的,包括現實的理想和目的,人格是其屬性。它的最高境界是把個體精神與隱藏在人類歷史進程中的精神生命系統和主宰宇宙的精神統壹起來。這種統壹就是超越自我,超越此時此地自下而上,從壹種受約束的被動生活進入壹種自我決定的生活。人生的意義在於不斷克服自然與精神、個體與整體的矛盾,使之走向二者的統壹,成就崇高的人格。所有這些創造和進化的過程,從根本上是由來自宇宙的生命驅動力決定的。歐肯想用“精神生活的哲學”統壹和整合哲學史上自然主義與理性主義、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但本質上仍是壹種主觀唯心主義。

歐肯的主要著作有:《現代思想主潮》(1878)、《精神生活在人的意識和行為中的統壹》(1887)、《大思想家的人生觀》(1890)、《為精神生活的內容而奮鬥》(1896)。新人生觀的基本路線(1906)、人生的意義與價值(1907)、認知與人生(1912)、當代倫理與精神生活的關系(1965438+)

(1920)等。他的作品簡單易懂,沒有康德、黑格爾式的晦澀,充滿了“為天地而生”的熱情。

1908年,他被授予諾貝爾文學獎,以“表彰他在許多作品中對氣的認真探索、思想的洞見、開闊的視野和熱情、大膽的表現手法,以及在沒有這種手法的情況下維持和發展生命的唯心主義哲學”。

代表作品:《現代思想的主潮》、《精神生活在人的意識和行為中的統壹》、《大思想家的人生觀》、《為精神生活的內容而戰》、《宗教的真理》、《新人生觀的基本路線》、《人生的意義和價值》、《認知與人生》、《當代倫理與精神生活的關系》、《歐肯隨筆》。

9,1909?塞爾瑪拉格洛夫(1858-1940)?瑞典

塞爾瑪·拉格洛夫(1858-1940)是瑞典女作家。出生於瑞典西部韋姆蘭省馬巴卡村,壹個貴族軍官家庭。3歲時,因下肢疾病,行走困難。我主要靠書和講故事的奶奶日夜陪伴,接觸了很多中國的童話和民間傳說。

65438年至0882年,拉格羅夫進入首都斯德哥爾摩的皇家女子師範學院,接受科學的洗禮。她博覽群書,涉獵哲學、神學和文學等各個領域。畢業後做了10年的小學地理老師,業余時間從事寫作。1891第壹部小說問世,獲得丹麥著名文學評論家布蘭代斯的常識,壹舉成名。此後出版了優秀的短篇小說集《看不見的鎖鏈》(1894)、《昆加哈拉的女王》(1899)、長篇小說《偽基督的奇跡》(1897)、《耶路撒冷》(1901)。耶路撒冷被稱為達到最高藝術水平的“民族史詩”。

從65438年到0897年,拉格羅夫定居在瑞典中部的法倫。1906在瑞典壹位小學校長的要求下,他答應寫壹本適合孩子的書。這位年近50的作家忍受著腿部疾病帶來的巨大痛苦,為了收集相關資料,在全國各地進行實地考察。她在認真研究飛禽走獸的生活習性和規律,調查當地風俗民情的基礎上,終於完成了舉世聞名的童話《尼爾斯的冒險》(直譯為《尼爾斯·霍爾·耶松瑞典傳奇遊記》)。這部作品使作家從此與安徒生平起平坐。

1909年,她“因其崇高的理想主義、豐富的想象力和簡潔優美的風格”而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她在精彩動人的獲獎感言中,表達了對父親、對故土、對激勵她的作家和思想家發自內心的熱愛和敬仰。之後她還寫了《萊昂內爾·克朗之家》(1911)、《死神的司機》(1912)、《葡萄牙皇帝》(1914)和《妖與人》。罪犯(1918)、勒溫·肖三部曲(1925-1928)、安娜·斯威特等晚年回到祖居馬巴卡農莊,繼續寫作。他還寫了《壹個孩子的回憶》(1930)、《日記》(1932)、《聖誕故事》(1938)等重要作品。

1940三月16逝世,享年82歲。

短篇小說代表作:《看不見的鎖鏈》《昆崳原女王》等?小說:《偽基督的奇跡》、《耶路撒冷》等。

10,1910年?保羅·海耶斯(1830-1914)?德國

保羅·海耶斯(1830-1914)是德國作家。出生於柏林,父親是著名的語言學教授,母親文學修養很高,壹直從事翻譯和戲劇活動。海澤從小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文學熏陶。他在中學讀書時,因其獨特的文采,得到了文學名人蓋貝爾的賞識。他們兩人結下了難忘的友誼。1947-1949年,海澤在柏林大學學習古典語言學,經蓋貝爾推薦,加入柏林著名的文學俱樂部“施普雷河上的隧道”,同時開始寫作。65438到0852,大學博士畢業,拿獎學金去意大利旅遊壹年。意大利的風俗習慣和悠久的歷史文化對他的創作風格和美學思想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在此期間,他完成了最好的小說之壹《驕傲的女孩》(1853),使海瑟在文壇聲名鵲起。1853年,經蓋貝爾推薦,成為巴伐利亞國王馬克西米連二世的宮廷詩人。他從65438年到0854年定居慕尼黑,在那裏生活了半個世紀。這壹時期,他作品豐富,與蓋貝爾、弗裏德裏希·博登施泰特並稱慕尼黑文壇三大巨星。1868年蓋貝爾回到故鄉呂貝克後,海澤成為慕尼黑文壇的領軍人物,在德國享有很高的威望。

海澤是壹位多產的作家,壹生創作了近70部戲劇、9部小說和180多篇短篇小說。重要作品有戲劇《科爾堡》(1865)和《哈德良》(1865),小說《地球上的孩子》(1859)和《天堂裏的孩子》(1875),以及除《驕傲的女孩》以外的中篇小說。其中,中篇小說和短篇小說成就突出。這些知名的小說家和短篇小說作為作家贏得了世界聲譽,作家被稱為小說家和短篇小說大師。

海澤還寫了大量的抒情詩和韻文,是當代德國最重要的抒情詩人。瑞典學院稱他為“阿波羅的迷人詩人”(獲獎感言)。此外,海澤還有大量的論文和日記、書信和翻譯作品。“為了贊揚這位抒情詩人、戲劇家、小說家和世界著名小說家在其漫長而多產的創作生涯中所取得的充滿思想精神的藝術成就”,諾貝爾文學獎於1910授予海澤。

代表劇目:科爾堡和哈德良?小說:地球上和天堂裏的孩子?中篇小說:《驕傲的女孩》、《特雷皮女孩》、《安德裏亞·德爾芬》、《安妮娜》和《內裏娜》。

11,1911年?莫裏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時

莫裏斯·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時劇作家、詩人、散文家。出生在根特的壹個公證人家庭。早年學法律,做過律師,後去巴黎參加象征主義文學運動。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