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5日是為人民服務的光輝典範張思德同誌犧牲60周年。9月8日是毛澤東同誌《為人民服務》發表60周年紀念日。張思德生前所在部隊的幾名同誌挖掘新鮮史料,收集並撰寫了-
在張思德同誌犧牲60周年前夕,我采訪了張思德生前的戰友,參觀了張思德戰鬥過的地方。60多年後,人們仍然記得張思德的事跡。
走進北京衛戍區某警衛師營區,松柏環繞,壹座高大的半身銅像在鮮紅的旗幟下格外醒目。他就是60年前毛澤東主席那篇著名的為人民服務的講話中的主人公張思德。
1933年8月,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解放了張思德的家鄉——四川省儀隴縣六合鄉,即現在的思德鄉。在六合鄉,紅軍成立了蘇維埃政府,領導村民打倒土豪劣紳,平分田地,平分糧食,翻身的村民興高采烈,喜氣洋洋。十裏八鄉的青年踴躍報名參軍。在這些年輕人中,有壹個65,438+08歲的孤兒,名叫“古娃子”,他就是張思德。
張思德參加革命後,驍勇善戰,屢立戰功,被戰友們親切地稱為“小虎隊”。1933年冬,在奪取關口梁的戰鬥中,他自告奮勇帶領“尖刀班”繞山路,搭梯子,翻墻進村,像“神兵天降”壹樣沖進敵人的老窩,消滅頑敵。1935年春,嘉陵江渡江前夕,紅四方面軍由總司令徐率領,在江東紮營待命,想方設法造、找船只渡江。在壹個漆黑的夜晚,張思德憑借著良好的水性獨自遊到對岸,用鐮刀悄悄割斷兩條纜繩,拖回兩條小船,為後來的部隊在蒼溪城南塔子崖渡口渡江西征立下了汗馬功勞。
長征途中,張思德是通信營的班長。進入草原半個月後,部隊開始斷糧,酋長騎的騾馬都被殺了充饑。戰士們的腰帶、槍帶也被煮了吃,最後只能靠找無毒的野菜充饑。看似美麗的草原,其實長滿了毒草,壹不小心就可能付出生命的代價。因此,每次采摘野菜,張思德總想先嘗壹嘗。壹天中午,張思德發現了壹種和蘿蔔很像的野草,就摘了壹塊放在嘴裏嚼了起來。很甜蜜。但是過了壹會兒,肚子就疼了,然後就吐了壹口清水。他只覺得天旋地轉。他急忙對身邊的戰友喊:“快,這個菜有毒,叫大家不要摘。”然後他失去了知覺。
《為人民服務》是毛主席在張思德同誌追悼會上的即席講話。壹個普通的警衛戰士為什麽會給黨的領導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他們之間有著怎樣的革命友誼?
由於在長征和歷次戰鬥中表現突出,1943年初春,張思德被分配到中央警衛總隊內衛班當警衛兵,在毛主席窯洞前站崗。張思德激動不已,下定決心要努力工作,做毛主席的忠誠衛士。
下雨天換哨對他來說必不可少;當他在下雪天去上班時,他總是要多站壹個小時。每天早上,張思德都要輕輕地打掃毛主席窯洞前的院子。主席經常走的路段只要有壹點坑坑窪窪,他就鏟黃土抹平,踩上去。主席外出開會,張思德總是把沖鋒槍和燈籠擦得鋥亮,放在水壺上,早早在車旁等候。他認為毛主席的每壹項具體工作都是與中國革命的偉大事業緊密聯系在壹起的。
毛主席的黑色轎車是愛國華僑陳嘉庚先生贈送的,車身較大,有供警衛站立的踏板。為了保證毛主席的安全,每次出車,都要有同誌站在車後當警衛。張思德每次都以“我喜歡冷風吹”為借口“搶占”警戒位置。冬天冷風壹吹,水滴成冰,他按規定值班時可以放下棉帽的帽耳,但擔心會影響視力和聽力,遇事不能及時反應,所以壹直不肯放下,以至於耳朵上長了凍瘡。毛主席多次關心地勸他註意保暖,他總是傻笑著。
張思德參軍11年。在同壹時期,壹些參軍的同誌已經成為團長甚至旅長。張思德從來不在乎個人職位的高低。軍委警衛營與中央教導大隊合編時,領導決定把張思德從班長改為戰士。他愉快地接受了:“當班長是革命的需要,當兵也是革命的需要。”1944年,上級組織隊伍到安塞燒炭,張思德第壹個報名,被任命為副隊長。他告訴戰友:“燒炭是為了戰勝敵人的封鎖,贏得抗戰的勝利。”
9月5日,1944,為了生產更多的木炭,張思德加入了突擊隊,和他的戰友壹起挖了壹個新窯。中午時分,由於土質松軟,加上雨水的滲透,待挖的洞穴突然坍塌。危急時刻,張思德奮力將身邊的戰友推出窯外,自己卻被困窯中,不幸身亡。
張思德的犧牲讓毛主席非常悲痛,多次對他的喪事安排作出指示。原因正如《為人民服務》中所言:“張思德同誌為人民利益而死,死的比泰山還重。”
噩耗傳來,內衛班的同誌都淚流滿面。考慮到張思德是等領導同誌的保鏢,警衛隊長顧源興決定直接向報告這壹消息。
“主席,張思德去世了。”顧源興走進毛澤東的辦公室,看到他正在聚精會神地審閱文件。他張了幾次嘴又停了下來,最後平靜地說了出來。
聽到這個消息後,毛澤東驚訝地放下手中的筆,詳細了解張思德的犧牲。他聽後,默默地深深地說:“張思德是個好兵。他站崗,陪我出去。他對此非常熟悉。”
毛主席點上壹支煙,站在窗前,深情地看著張思德犧牲的安塞山。他問:“張思德現在在哪裏?”
“還壓在炭窯裏,正在組織人挖出來。”顧源興回答道。
毛主席明顯生氣了:“怎麽會這樣?盡快把它挖出來。保持警惕。山裏有很多狼。如果狼吃了妳,不要做妳的隊長。”
隨後,主席又點了壹支煙,數著手指給顧源興下了三個指示:“第壹,把張這邊洗幹凈,換上新衣服;第二,做好棺材;第三,我要開追悼會,我要發言。”
戰友們把張思德同誌的遺體擡到安塞當地的村子後,同誌專門派車把遺體拉到棗園。
9月8日下午,陜北的天空灰蒙蒙的。延安鳳凰山腳下的棗園廣場上,張思德同誌追悼會會場莊嚴肅穆。會場的土臺上搭起了帳篷,主席臺兩側擺放著戰友用親手采集的山花編織的花圈,主席臺中央懸掛著張思德同誌的畫像,上面有毛主席題寫的挽歌:“向為人民利益犧牲的張思德同誌致敬”。
下午壹點鐘,追悼會開始前,同誌戴著八角帽,披著粗布,在李克農和楊的陪同下,走出棗園的住處。這壹天,主席的腳步沈重而緩慢,他從前慈祥的面容現在顯得嚴肅而莊重。進入會場後,主席將題詞的花圈舉起,放在張思德的遺像前,默哀良久。後來,在中央警衛團政治部主任張廷珍介紹張思德29年的生平事跡時,毛主席即興發表了這篇著名的講話。
知道張思德的經歷,對毛主席的講話深有感觸。長達壹個半小時的講話,詳細闡述了為人民服務的重要意義,在場的同誌都深受教育和鼓舞。
會後,毛主席的秘書整理了口頭講話稿,呈交給主席審閱。毛主席看完之後,想了壹會兒,然後在文章上面壹揮。從此,“為人民服務”這五個鏗鏘有力的漢字成為了這篇著名演講的標題,成為了中國* * *制作人的壹面旗幟。
在查閱史料、走訪歷史專家和許多聽過“為人民服務”講話的親歷者的過程中,我們也了解到了壹些關於“為人民服務”的史實:
-1944 9月21日,《為人民服務》這篇講話以新聞稿的形式發表在延安《解放日報》第壹版。
——1945年4月,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延安召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已被明確概括為我們黨和軍隊的根本宗旨,並寫入了七大報告。
——1945年9月,毛澤東同誌為《大公報》題詞:“為人民服務”。
-1953,《為人民服務》正式寫成,收入《毛澤東文選》第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