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學派:代表作家施蟄存。其特點是用弗洛伊德的理論來描述人物的性心理、性壓抑、性轉移、性變態等。此前,魯迅、郭沫若、郁達夫、葉、廬隱等的壹些作品。所有的作品都包含了性壓抑和精神分析的成分,但總的來說現實主義和浪漫主義是主要的創作特征,性心理描寫是其中的壹個因素和組成部分。在此期間,施蟄存創作了壹批心理分析小說,如《梅雨之夜》、《春陽》、《石秀》等。精神分析小說在現代小說中獨樹壹幟,它豐富了文學表現生活的內容和技巧。
新感覺派:(上海小說,新感覺派小說)新感覺派是20世紀30年代在上海產生的現代主義小說流派。其代表作家有劉吶鷗、施蟄存、穆時英、葉淩風等。穆時英被譽為新感覺派大師,海派大將。新感覺派起源於20世紀20年代的日本。新感覺派的內容多表現上海這個半殖民地大都市的生活,側重於對病態生活、變態兩性關系和心理的描寫。經常描寫夜總會、舞廳、酒吧、投機者、社會名流等場景和對象,力圖捕捉新奇的感受和印象,將人物的主觀感受投射到對象上,對人物的意識和潛意識進行心理分析,著重表現雙重人格,追求小說形式和技巧的翻新。代表作品有穆時英的《夜總會裏的五個人》和《上海狐步舞》。新感覺派發展了文學表現的內容,但也有頹廢悲觀的。
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華全國文學藝術界抗敵協會的簡稱,3月在武漢成立,1938。它是抗日戰爭時期全國文藝界的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組織。其發起人包括來自該國各行各業的近100名代表。理事會選舉老舍為總務部主任,主持文聯日常工作。“文聯”還提出了“文章參軍”的口號,對鼓勵作家深入實際生活和實際鬥爭起到了積極作用。文學會會刊《抗日文藝》是唯壹貫穿整個抗日戰爭時期的刊物,在推動抗日文藝運動、促進抗日文藝創作繁榮方面發揮了突出作用。
海島文學:指抗戰時期上海租界的文學,從上海淪陷1937 165438+10月到日軍侵占租界1941年存在。這壹時期,租界四面被日軍占領,只有租界在日軍到達前被英法等國控制,故稱“島”。文藝工作者利用租界的特殊環境開展抗日文學活動,被稱為“孤島文學”。海島文學是有影響力的。首先,島內作家、、王(巴人)發表了許多貼近現實、愛憎分明的雜文。王與、就雜文《魯迅風》進行了壹場頗有影響的論爭,並在此後出版了雜文刊物《魯迅風》。其次,戲劇活動特別活躍,《余陵與上海之夜》和《長夜旅行》反映了淪陷區人民的生活。
淪陷區文學:1941 12年6月太平洋戰爭爆發,結束了上海孤島文學時代,將其納入淪陷區文學的軌道。在此之前,已經有1931的九壹八事變後東北淪陷區文學,1937的七七事變後以北平為中心的華北淪陷區文學,統稱為“淪陷區文學”。1941上海徹底淪陷時,頗具影響力的文學雜誌《萬象》團結了上海壹大批進步作家,發表了壹大批具有愛國理想的揭露舊社會黑暗腐朽生活的作品,如師陀的《無望村的主人》、張愛玲的《小說集》、《傳奇》、蘇青的《結婚十年》等。在北平淪陷區,周作人的閑適小品出類拔萃,他的散文集《藥房語錄》典型地表現了壹個處於兩難境地的民族叛逃者的矛盾心態。
七月詩派:是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國統區重要的現實主義詩歌流派,以胡風主編的《七月》命名。代表詩人有艾青、田甜和陳箓、呂遠和韓牛。他們以《七月》、《希望》、《汙垢》為陣地,強調詩歌中主客觀相統壹,歷史與個人相融合,創作了更多的自由詩,其中以政治抒情詩為主。他們在七月出版了詩歌,在七月出版了文學作品。在轟轟烈烈的革命現實主義總風格中,這壹派也表現出詩人充滿個性的特點。胡風的《為祖國歌唱》、韓牛的《鄂爾多斯草原》、李露的《泥土》是七月詩派的代表作品。
七月小說:胡風主辦的《七月》、《希望》等雜誌,在抗戰時期國統區進步文藝界很有影響。它聯合路翎、丘東平等小說作家,主張在現實主義的旗幟下反映壹個活生生的壹代人的心理狀態。作品充滿了對生活的有血有肉的感受和對人們心靈的直觀。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小說比七月派的詩更能體現胡風的理論主張,而且大部分都被編入了七月文學作品,胡風自己寫了序言,所以被稱為“七月派小說”。他的代表作是路翎的《富家子弟》。
九夜詩派:(中國新詩派)是抗日戰爭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具有現代主義傾向的詩歌流派。主要成員有辛笛、穆旦、陳、杜。主要刊物有《詩歌創作》、《中國新詩》。他們強調反映現實與挖掘內心的統壹,他們的詩歌視野開闊,具有強烈的時代感、歷史感和現實精神。在藝術上,他們有意識地追求現實主義與現代主義的結合,註重在詩歌中創造新奇奇特的意象和境界。他們繼承了中國新詩的現代主義傳統,為新詩的發展做出了貢獻。
戰國策派:該派是在國統區1940左右出現的歌頌國民黨統治、宣傳法西斯主義的文學流派。因《戰國策》雜誌出版,《大公報》開辟《戰國策》副刊而得名。代表人物有陳國際、陳銓和雷海宗。他們鼓吹歷史重演論,鼓吹強權政治。在文學上,他們試圖讓文學畢恭畢敬地為國民黨法西斯政治服務,鼓吹“恐怖?狂歡?虔誠是創作的“三大母題”,文學被納入表達恐怖的間諜文學和表達狂歡的色彩文學的軌道。陳銓的話劇《野玫瑰》把國民黨特務謳歌為民族英雄,是他創作的標本。
延安文藝座談會:1942年5月召開,是抗日戰爭的艱苦相持階段。當時解放區的文學主流是好的,但作家的思想面貌也存在不少問題。為了總結經驗教訓,克服錯誤觀點,使文藝更好地幫助民族解放戰爭,在延安召開了文藝座談會。首先,毛澤東做了“介紹性”發言。經過三次討論,毛澤東作了“總結”發言。“引言”和“結語”合稱為《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講話》提出了文藝為人民服務的方向,強調作家要真正為人民服務,必須把立足點轉到無產階級。講話明確了人民生活是文學藝術生生不息的唯壹源泉,要求文藝工作者深入人民生活,貫徹思想,獲取無限豐富的藝術源泉,繼承和借鑒國內外優秀文學遺產,創作出真正為人民服務的文學作品。《講話》還論述了文學與政治的關系,認為在當時尖銳的鬥爭形勢和正確的革命政策下,文學與文藝基本上是統壹的,以真實地反映時代的歷史面貌和社會心理,並在主要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總之,《講話》是對“五四”以來新文學運動經驗教訓的深刻總結,是對馬克思主義文藝理論的發展,是對新文學發展中關鍵問題的理論解決,對新文學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
國體之辯:發生在抗日戰爭中期。1939和1940年,毛澤東先後發表了《中國* * *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和《論新民主主義》,提出了“中國人民所喜愛的中國風、中國氣派”和“中國文化應有自己的形式,這就是民族形式”的問題。在國統區文藝界的研究和討論中,存在著兩種對立的觀點。壹個是對林冰的觀點。林冰的觀點是:①“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應該在民間形式中尋找”,他認為人們喜聞樂見的東西應該以他們熟悉的東西為基礎,而民間形式是人們熟悉的常見形式;②否定五四以來的新文藝。另壹種觀點以葛為代表:①全盤否定舊形式;②肯定新文藝在民族形式上的努力和成就,否定新文藝在形式上的不足。郭沫若、茅盾、胡風等。都是從形式與內容的辯證關系來論述民族形式的。胡風把民族形式與現實主義、大眾化聯系起來,有獨到的見解。郭沫若指出民族形式的中心源泉是現實生活,茅盾指出新的文學民族形式的建立要借鑒中外文藝的優秀之處,繼續發揚五四以來的優秀風格,更重要的是要深入民族現實,提煉熔鑄出鮮活生動的品質。這次討論是“左聯”時期文藝大眾化討論在新的現實條件下的延續和發展,對新文藝向民族化、大眾化方向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現實主義與主觀戰鬥精神之爭:發生在抗日戰爭後期和解放戰爭時期。爭論的壹方主要是胡風,他撰文論述作家創作中主觀與客觀的辯證關系,強調主觀精神的作用,克服創作中的客觀主義和主觀主義偏見,爭取現實主義的勝利。胡風的理論深刻獨到。文章發表後,受到壹些人的批評。爭論壹直持續到1940年代末,邵全林、林默涵、胡繩發表批判文章,胡風寫《在現實主義的道路上》予以回復。
文學與抗戰關系之辯:1938 12、梁實秋在其主編的副刊中發表《編者按》:“只要與抗戰無關的材料真實流暢,也是好的,不必強裝抗戰。至於空洞的抗日八股,對誰都沒有好處。”雖然不能說他的宣傳文學與抗日戰爭無關,但他對抗戰文學的態度也並非沒有偏見。羅孫,宋智,張天翼等。郁達夫《關於抗戰八股的問題》既充分肯定了文學為抗戰服務,又對八股病的成因進行了批判和分析。
新秧歌運動:是延安文藝座談會後“講話”精神在文藝方面的第壹個成果..文藝工作者改變了輕視民間藝術秧歌的態度,和群眾壹起,引導改造老秧歌,使之成為反映階級鬥爭和生產鬥爭新內容,集戲劇、音樂、舞蹈於壹體的小型廣場音樂劇。1943春節期間,秧歌如火如荼,湧現出壹批膾炙人口的秧歌劇目,如藝鷺的《兄妹開荒》。新秧歌運動表現了文藝工作者面向群眾,向工農兵普及的實踐。
《隨筆》作者:1965438+2008年4月,《新青年》開設隨筆專欄,發表隨筆。投稿者多為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包括李大釗、陳獨秀、錢、劉半農、周作人等,其中魯迅雜文具有代表性。這些雜感作家被稱為《新青年》“隨感錄”作家,奠定了雜文在現代散文史上的地位。陳獨秀的火熱活潑,錢的汪洋豪放,劉半農的直白幽默,魯迅的犀利凝重,展現了這壹批作家的不同風格。而且論據紮實,短小精悍,充滿戰鬥力,這是它* * *壹樣的傾向。
問題小說:中國現代小說發展的第壹個趨勢,出現在1919到1922的後半段。代表作家有冰心、許地山、葉、廬隱和。他們以五四新文化為參照,重新思考社會生活的問題,並以小說的形式藝術地表達出來。文學研究會作家寫的“問題小說”涵蓋了婚姻、教育、就業、家庭、婦女、兒童等廣泛的問題。作家們對社會弊病的敏銳感知,賦予了五四文學強烈的啟蒙色彩和理性的批判精神。不足之處主要是作者急於表達對現實的批判和對人生的思考。社會功利的傾向使他不可避免地患有概念化和抽象化的疾病,人物被社會問題沖淡,削弱了作品的審美價值。代表作品有冰心的《兩個家庭》和《當妳孤獨無助又貧窮的時候》。
鄉土文學:鄉土文學的出現可以追溯到魯迅的故鄉。20世紀20年代,現代文壇出現了壹批貼近農村的青年作家。他們的作品受魯迅影響,以農村生活為題材,以農民疾苦為主要內容,形成了所謂的“鄉土文學”。代表作家有彭、、徐階、徐、王、和臺靜農。鄉土文學是在“為人生”這壹文學命題的影響和發展下出現的。這些生活在北京上海大都市的流浪者見證了現代文明與父權制鄉村的不同。他們受魯迅“改造國民性”思想的啟迪,帶著童年和故鄉的記憶,用暗含鄉愁的筆觸,將“鄉村的生死與泥土的氣息”搬到紙上,呈現出鮮明的鄉土色彩。代表作品有彭的《挑刺兒》、王的《累了》、徐的《瘋女人》、臺靜農的《大地之子》等。
自傳體抒情小說:中國現代抒情小說的最初樣式,作者多以創造社為主。創造社主要成員在日本留學期間,接受了19世紀歐洲浪漫主義文學和近代日本“私小說”的影響,因此強調“按照自己的內在要求從事文藝活動”。主張再現作家自身的生活和心態,弱化對外部事件的描寫,註重對作家心態的大膽揭露,包括對個人私生活中靈與肉的沖突和變態心理的揭露,以此作為挑戰壹切舊道德倫理的藝術手段。自傳體抒情小說作為壹種創作潮流,始於郁達夫1921年出版的《沈淪》集。
備件:郁達夫的小說以抒情的方式塑造了壹個真實感人的抒情主人公形象。這些抒情主人公大多是所謂的“備件”,也就是壹些五四時期迷失方向的知識青年。他們是被社會擠壓,無法掌握自己命運的小人物,是被壓迫被傷害的弱者。這些“剩余勞動力”往往與現實社會格格不入,寧願貧窮也不願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汙。他們大罵這個世界要離開,或者用各種變態的行為來表現自己的反抗。郁達夫的“怪人”形象實際上是他精神困境的自我報告,他通過自我拷問來探索五四知識分子的精神世界。
詩體:是在周作人翻譯的日語短歌短句和鄭振鐸翻譯的泰戈爾《鳥語》的影響下產生的。主要作者為冰心、宗白華、徐玉諾、何誌。短詩是壹種即興的短詩,壹般用三五行寫成,表達作者壹時的激動,表達自己的人生哲理或美好感受。短詩的出現,壹方面表現了詩人對詩歌各種形式的努力探索,另壹方面也表現了詩人對自己內心世界的微妙感受和感受的努力捕捉。小詩文體在新詩發展史上具有承上啟下的意義。
純詩:1926早期象征派詩人穆在《給莫若的壹封信》中提出了“純詩”的概念,即“純詩”。穆天木所謂的“純詩”包括兩個方面。第壹,詩歌和散文是完全不同的領域,他主張“純粹表現的世界給了詩歌的領域,人的生命給了散文”。第二,詩歌要有不同於散文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詩要含蓄,詩不要解釋”。從更深的層面來看,早期象征主義詩人提出的“純詩”概念,意味著詩歌觀念的壹種轉變:從強調詩歌抒情性的“表現”功能,轉向“表現自我感受”功能。
美國散文:周作人從西方引進了“美國散文”的概念,在1921出版了《美國散文》,倡導“敘事性和藝術性”的抒情散文,“開辟了新文學的新天地”。王統照、傅斯年、胡適等。曾經寫過文章,冰心、朱自清、郁達夫、俞平伯、徐誌摩、周作人本人等壹大批作家都進行了卓有成效的開拓性努力,徹底打破了美國文學不能用白話文寫作的迷信。美國文學作為壹種獨立文體的地位在文學史上得到了確立。
春柳社:1906年冬由在中國留學的日本留學生在日本東京創立,在中國戲劇早期影響很大。成員包括李叔同、曾小谷和歐陽予倩。1907,《黑奴籲天錄》正式公演。這是劉春社會的壹次有代表性的創作活動。這場演出在東京引起了轟動,其影響也傳到了國內。辛亥革命後,劉春社會成員陸續回國。1912年初,呂靜若邀請歐陽予倩等人成立新劇同誌會,正式從事專業戲劇工作。壹直保持著春柳社的宗旨和傳統風格,所以可以算作“晚春柳”。
上海人民話劇團:五四運動後第壹個新的話劇團,1921,3月在上海成立。發起人是沈雁冰、鄭振鐸、熊佛西、陳大悲、歐陽予倩等十三人。5月,《戲劇月刊》創刊,這是壹份新形式的專門戲劇雜誌。人民劇社強調戲劇必須反映現實,承擔社會教育的任務,認為它是“推動社會前進的輪子,是尋找社會疾病根源的x光鏡”。總的來說,與文學研究會“為人生”的現實主義文學思想基本壹致。此外,他們還引進了羅曼·羅蘭的《人民劇場》和西歐的小劇場運動,為“美劇愛情”造勢。人民戲劇社的主要貢獻是在戲劇理論上充分發揮五四革命精神,同時也強調舞臺實踐,鼓勵青年學生參與“愛美劇”運動。
如果妳對考研有疑問,不知道考研中心的內容怎麽總結,不了解考研報名的地方政策,點擊最下方咨詢官網,免費獲取復習資料:/x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