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蘇東坡的羅浮山詩

蘇東坡的羅浮山詩

1.關於羅浮山的詩1。坐而思羅浮山下,衣裝輕(黃松庭劍《南歌子》)

2、煙下羅浮山(汪芫勉《梅花壹》)

3.羅浮山雪三尺(汪芫勉《蘇眉十五》)

4.羅浮山下梅花村(石,重用前韻)

5.羅浮山下過雪嗎(聞松天翔《到溫州》)

6.羅浮山突然來了(宋·仇元《五更》)

7.下個月算到羅浮山(宋道奇,梅花七法)

8.羅浮山遠離雲水(汪芫勉《墨梅送宋太守山東碑文》)

9.期待羅浮山(白松玉蟾,《法明石壁寺》)

10,羅浮山南(白松玉蟾《西湖醉》)

11,羅浮山滿彩(宋·楊萬裏《正月十二訪東坡白鶴峰故居,其北思天真》)

12,羅浮山上月得梅(上桂,邢)

13、羅浮山上的心期(建武《送別王去羅浮》)

14,羅浮山(白松玉蟾,陰)仲春,白晝較長

15,方從羅浮山(宋·陳師道《與蘇公同在洞庭春景》)

16,羅浮山(宋釣魚臺)

17、前旗羅浮山(宋吳邁《寄徽州陳士駿真卿》)

18,羅浮山頭的老松樹(鄭松君《白雲寺》)

19,第壹次來羅浮山(劉崧袁沖“中閣寺”)

20.羅浮山南岸(宋增峰《福馬曹劌言》)。

2.詩1描寫羅浮山,“登羅浮山”

如果妳想閑著,妳就永遠不會閑著。擦壹雙幹凈的眼睛,看著雨中的浮山。

2.《羅浮山與葛篇》中的男人

唐·李和

伊壹應該編織壹條河和雨,還有六月雨裏的臺風。博羅老仙時出洞,千歲石床叫鬼功。

3.“羅浮山有許多道士倚著石室,只能讓膝蓋引著泉水穿過。”

宋陳元錦

山家無疆界,居所隨心所欲。住在溪巖,忘了塵世的累,把石頭種了好久。

4.《憶羅浮山山居六首》

唐·李德裕

龍波釣鰲,蓬萊登峰。飛向藍色的大海,然後與三山分離。它下面有多長壹條小溪,汩汩流淌。

5.“羅浮山”

唐·張·心有

江北的山青翠濃,彩霞映著遠處的芙蓉。不知道上次倉鎮減少了瀛洲的哪壹個高峰。

6.《送羅浮山路二首》

唐·

天空中的雙山壓著大海,天空在泛濫。壹聽雷雨,驚了柴火客,有龍蛇護住洞門。

7.《羅浮山下書》。

唐·曹松

海亭下著雨,買了也不爭錢。莫言白天催法華,自己的朱砂駐紮在青年。

8.《福德送軒轅先生去羅浮山》

唐立東

老山隱居碧波搖青,綠鬢山童壹景。詩,帆,猿鳥,藥,金鼎鬼神。

9.“羅浮山”

宋無名氏

海上有400多座山峰,根甚至在鵬島的天臺上。如果百靈鳥搬到中土,艾蒿就是壹小堆了。

羅浮山10

唐文兵

羅敷有許多景點,但他夢想什麽也沒有。明知有長生不老藥,誰是神仙。根雖為壹盤脈,勢自足。

11,《遊羅浮山,壹曲示子》

宋壽司

世界上有這個白玉景,羅敷天天看到雞叫。南塔可能不在日本的視野之內,但宇易想去朱明。

羅浮山12

宋·陸遊

十裏山明水綠,故地重遊有何意義?石頭建築在雲中看到自己,但誰知道大海來自仙道?。

13,《鐵橋上的羅浮山》

白松玉蟾

飛雲之巔見羅浮,五色珍禽圍石樓。走過鐵橋,猿猴咆哮,赤川丹竈寒氣逼人。

羅浮山14

宋·陳某

幹坤未失鹿,滄海要飛灰。當人們已經逃離,山仍然選擇來。寒流分明,影影綽綽,奇木。

15,“登西樵後去羅浮山”

宋區

大學科蓬勃發展,朱明七洞向東。聶級修道不歸,空空如也,硝煙飛揚。

16,《二韻訪羅浮山》

哲蘇頌

迷落溪中遇玉京,雲飛喬峰軍號。黑暗中,石髓滑,奇景明。

17,在船上看羅浮山

宋·楊萬裏

羅浮園不是羅浮,是壹個古老的道教土墩。弱水只知破釜沈舟,葛仙夜盜徽州。

18,標題為“惠州羅浮山”

宋·周敦頤

白天紅塵無人,有魚襲此身。關上盧浮宮,送上妳的眼睛,妳的心就會回到我身邊。

3.蘇東坡在惠州寫的詩邵聖元十壹月,蘇東坡住在惠州水東的嘉佑寺。當他看到宋風亭下盛開的梅花時,不禁寫下了自己的第壹首梅花詩:“十壹月二十六日,宋風亭下梅花盛開”;

在槐南村的春風嶺上,梅花曾經枯死。?

我怕在流放中再遇見妳,風延雨愁黃昏。?

長條形半落,梨枝蒲,臥樹獨立坦雅園。?

是不是只有昏黃的燈光守著黑夜,免得冬天冷艷溫暖??

在松風亭下的荊棘裏,有兩株明代的玉蕊。?

海南仙韻迷人,月下鎖門。?

等妳酒醒夢醒,妳會在樹周圍摸索,到最後妳會無言以對。?

壹個人喝酒別嘆氣,王先生。幸運的是,妳瞥見了月亮。

第二首,重用前韻:?

羅浮山梅花村下,玉雪為骨,冰為魂。?

剛開始他們對月球上掛樹有所懷疑,互相混淆。?

王先生住在江邊和海邊,安靜得像壹只病鶴住在壹個荒蕪的花園裏。?

天香鄢國願相顧,知我酒熟我詩暖。?

蓬萊宮花鳥,綠衣倒掛。?

拿著灌木看我們醉醺醺地躺著,我們先派了幾只啄木鳥去敲門。?

麻姑老公急著掃,小鳥會唱歌跳舞,花兒會說話。?

酒醒人教山無聲,落核粘空瓶。

第三首是《花落連連》:

玉妃墜煙雨村,余先生作詩招魂。?

地球上的植被不適合我,跑到月球我就暈了。?

暗香進屋去做短暫的夢,青子留在壹個有樹枝的小花園裏。?

穿上衣服叫客人通宵喝酒,漫天飛雪互相議論。?

坐在傷心席上的宋明沒睡,京華分明欲言又止。?

先生已六十歲,道眼未進二門。?

有情有義的好事都習慣了,卻舍不得花,落得無言以對。?

我要堅持壹件事,笑壹個罰壹百。

惠州壹絕

蘇軾

現在是羅浮山的第四春,魯的橙梅開得最晚。

壹天300顆荔枝,還不如成長為嶺南人。

惠山千島人煮小龍團登頂看太湖。

遊遍江南山南岸,遇見山更是流連忘返。獨自帶壹個天上的小月亮去試試天下第壹二泉。石路縈繞九龍嶺,水轉五湖天。孫登無言歸家,中脊蒼松遍谷。

遊惠山(與敘)

我曾是錢塘秀才,往返無錫,從未錯過惠山。就是我去湖州五年,和我壹起來的還有高郵秦太虛和杭州和尚。我參觀了唐代處士的王武靈、竇群和朱粟寫的詩,我喜歡他們樸實的語言。我身上沒有灰塵,我用他們的韻腳每人寫了三首詩。

在夢裏過了五年,我覺得蒼白。也會積滿灰塵,步步為營。宋俯視,只見洪鶴祥。肝與肺之間,已成了冰玉輕。虛光裏的顏色純凈芬芳。回到這個世界,永遠忘記它。

薄雲不掩山,雨不濕人。簌簌松滑,策略新。我有兩三個兒子,焦然無磷。贏了巡演就不壹樣了,但明句還是塵埃。哀思往事,泣不成聲,唱壹首小曲。可嘆風,難與巢為鄰(它叫竇群。)

敲火做山泉,沏茶避林。明窗傾紫,色味兩絕。我睡覺吃耳朵,吃飽了想死。笑玉川子,餓了三百個月。是不是像山人壹樣睡得像山花?壹個歐誰和* * *,沒有出路。

壹桌給惠山和尚的禮物

走遍天下,我將心寄四方。山裏的老宿還在,案子“冷艷”已經不了了之。枕中剩幾片,新竹閉門千桿。客人來喝茶,什麽都沒有,橘子和楊梅還是酸的。

焦尋惠山泉詩

山在空中,奶滿肚。當妳遇到壹個缺口,妳會看到它,氣味是真實的。淺的深度有它自己的價值,方圓保持它。或雲湧,或線斷續。或者在空蕩、雜琴樓裏唱歌。或流蒼石縫,轉龍轉龍。瓶子走遍天下,真相半褻瀆。咱們高宴壹場,妳的眼睛會紅紅綠綠的。紅泥開方印,紫餅切圓玉。歐* * *倒嘆了壹口氣,暗暗嘲笑這個仆人。是不是像泉水上的和尚,自己洗自己灑?我的老朋友可憐我的病,送了我壹個籠子裏的新香。北窗下,白天可以睡個好覺。精品厭盡春,祝兒子迎新。

住在定慧園,東邊花多,山裏海棠多。壹個本地人不知道貴不貴。

江城植被豐富,唯有名花苦寂寞。笑看竹籬笆,桃李總是俗。我也知道創造有著深刻的意義,所以我把壹個美女送到了壹個空谷。自然,財富是自然的表象,不是等著金盤推薦中國的房子。嘴唇被酒沖昏了,袖子卷著紅映肉。森林黑暗多霧,曉光姍姍來遲,白天暖風輕,春意盎然。雨中有淚,有悲,月下無人更美。王先生肚子飽沒毛病,走路自如,要肚子。不問人家和寺院,用棍子敲門看竹子栽培。突然,每壹張華麗的照片都腐朽了,嘆息著抹去了病根。卑微的國家哪裏來的這朵花?搬去西蜀沒什麽好事情。得寸進尺根不易,題飛定天鵝。走遍天下,我都能讀懂,就是為了喝這首歌。明朝,我壹個人醒來,雪紛紛落下。

4.寫羅浮山的詩,多多益善,高分懸賞徽州。

兩首吃荔枝詩第二首蘇軾

羅浮山四點是春,橘楊梅是新。

壹天300顆荔枝,我毫不猶豫的長大做壹個嶺南人。

蘇軾

11月26日松風亭下梅花盛開。

在槐南村的春風嶺上,梅花曾經枯死。(我以前去過黃州,在春風山脊上看過梅花。有兩句絕句。明年正月,我要去屺亭,路上有詩:去年今日關山路,梅花在細雨中雕零。)我怕再遇見妳,又是刮風下雨又是黃昏。長條形半落,梨枝蒲,臥樹獨立坦雅園。是不是只有昏黃的燈光守著黑夜,我怕冬天會明亮溫暖?在松風亭下的荊棘裏,有兩株明代的玉蕊。海南仙韻迷人,月下鎖門。等妳酒醒夢醒,妳會在樹周圍摸索,到最後妳會無言以對。壹個人喝酒不要嘆氣,幸好有壹瞥明月。

再次使用押韻。

羅浮山梅花村下,玉雪為骨,冰為魂。剛開始他們對月球上掛樹有所懷疑,互相混淆。王先生住在江邊和海邊,安靜得像壹只病鶴住在壹個荒蕪的花園裏。天香鄢國願相顧,知我酒熟我詩暖。蓬萊宮花鳥,綠衣倒掛。拿著灌木看我們醉醺醺地躺著,我們先派了幾只啄木鳥去敲門。麻姑壹直搶著掃,鳥兒會唱歌跳舞,花兒會說話。酒醒人,山寂,落核粘空。(嶺南珍禽頭倒掛,綠毛紅喙,小如鸚鵡。他們來自東海,在塵埃中不算什麽。)

5.蘇軾詩中的“羅浮山下梅花村”,就在今天的惠州和縣荷香鎮。蘇軾:羅浮山下梅花村,玉雪為骨冰魂。

當初懷疑自己是在月亮上掛樹,寂寞參與黃昏。羅浮山接下來的春天四季,陸菊和楊梅是新的。

壹天300顆荔枝,人稱羅浮山,又名東喬山,嶺南人。是中國十大道教名山之壹。漢代歷史學家司馬遷曾把羅浮山比作“嶽躍”。它位於中國廣東省博羅縣西北部,橫跨博羅縣、龍門縣和增城市,總面積260多平方公裏。西樵山,位於中國廣東省佛山市,是壹座姊妹山。

羅浮山的主峰是非雲峰,海拔1296米。這裏山勢雄偉,景色秀麗,四季氣候宜人,是“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和中國避暑勝地,被譽為“嶺南第壹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