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何·張之
碧玉裝扮成壹棵樹,掛著壹萬幅綠綢掛毯。
我不知道是誰剪下了薄薄的葉子,但二月的春風就像剪刀壹樣。
翻譯
壹棵高大的柳樹,穿得像碧玉,無數的樹枝上掛著綠縷。我不知道是誰剪下了薄薄的柳葉,但溫暖而寒冷的二月春風就像剪刀壹樣。
作品欣賞:
這是壹首詠柳的詠物詩。
柳樹的意象美,在於那曼飄逸的長枝。每年壹次,它會長出綠色的新葉子,這些葉子是下垂的。在春風,它有壹種迷人的姿態,任何人都可以欣賞。在古典詩詞中,這種意象美被用來形容和比喻壹個美女苗條的身材和婀娜的腰肢,也是讀者經常看到的。這首詩是創新的,是顛倒的。下壹句中的“哭泣”二字,寓意著纖腰在風中搖曳。詩中沒有“柳”和“腰枝”兩個字,卻把早春的垂柳和柳化身的美帶活了。《南史》說,柳永為益州刺史,呈幾株柳樹,“極長如壹縷”。
“碧玉妝”引出“青絲掛毯”,引出“誰剪出來的”。最後,《剪刀》還生動地描繪了看不見、摸不著的“春風”。這把“剪刀”剪出了鮮艷的綠色花草,為大地換上了新的妝容,是自然生命力的象征。
在古代中國,有許多著名的美女,劉。為什麽我們要拿他們和賈斯帕比較呢?這有兩層意思:第壹,碧玉這個名字和柳樹的顏色有關,下壹句話裏的“碧玉”和“綠”是相輔相成的。第二,碧玉永遠在人們心中留下年輕的印象。提起碧玉,人們會聯想到廣為流傳的《碧玉之歌》和《碧玉的小家閨女》(蕭藝)這柳還是初春的楊柳,還不是枝葉茂密藏鴉的時候;這也與後來的《薄葉》和《二月的春風》有關。“碧玉飾樹,萬縷青絲掛毯垂”,深刻把握了垂柳的特質。在詩人眼裏,它就像是美的化身。那高大的樹幹就像她婀娜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子上的絲帶。在這裏,柳樹是壹個人,柳樹。這兩者之間似乎沒有明顯的區別。而且,“碧玉”還有壹語雙關的意思。從字面上看,它與柳樹的翠綠色調相協調,也指壹位美麗的少女,正好與下面的“二月的春風”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沒到夏秋的婀娜多姿,樹蔭分明的時候。不過,下面兩句更好:“不知誰擔薄葉。”將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變為有形,展現了春風的神奇與靈巧,也讓《詠柳》成為了描寫對象的典範詩篇。
在這首詩中,柳樹歌唱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稱贊她修剪出了春天。這首詩充滿了人們在早春的喜悅。比喻和比喻的新穎和恰當是這首詩的成功之處。所以唐詩註釋說“物奇,意柔。”
初曉凈慈寺派林子芳(宋)楊萬裏。
畢竟西湖的景色和六月四點的不壹樣。
第二天荷葉無限藍,荷花顏色各異。
翻譯
畢竟現在是西湖的六月,這個時候的景色真的和四季不壹樣。綠色的荷葉壹望無際,壹直延伸到水天相接的遠方。在陽光的照射下,荷花顯得格外鮮艷、鮮紅。
詩歌欣賞
西湖之美,歷來是文人墨客所描繪的。楊萬裏的這首詩以其獨特的手法流傳千古,值得細細品味。“畢竟西湖的景色和六月的四季不壹樣”,第壹句看似突兀,實際壹句大氣。雖然讀者還沒有從詩中領略到西湖的美,但從詩人贊賞的語氣中已經可以感受到了。這句話仿佛脫口而出,是震驚和欣喜若狂後最直觀的感受,從而強化了西湖的美。“第二天荷葉無限藍,荷花以不同的顏色反射陽光。”詩人用“藍”和“紅”突出了荷葉和荷花帶來的強烈視覺沖擊。荷葉無邊無際仿佛與天空相連,氣象磅礴,既描繪了荷葉的無限,又渲染了天地的恢弘,具有極其豐富的空間造型感。“映日”與“荷花”相映成趣,構成了整個畫面。因此,它造成了壹種先空後實的效果。看完之後,妳才能真切地感受到西湖六月的美景。[3]詩人六月停西湖送別友人林子芳,全詩通過贊美西湖美景,曲折地表達了對友人的眷戀。詩人開篇說,西湖六月的景色和四季的不壹樣。這兩句簡單的詩,說明了六月的西湖與其他季節的不同。然後,詩人用充滿強烈色彩對比的句子,為讀者描繪了壹幅絢麗的畫面:綠色的荷葉奔向天邊,讓人感覺置身於壹望無際的綠色之中;美麗的荷花在燦爛的陽光下更加艷麗。這篇短文的轉換雖然跌宕起伏,但並沒有突兀的感覺。看似平淡的筆墨,給讀者展現了壹個令人回味的藝術情境。
在山上旅遊
唐杜姆
遠遠的,寒山的石徑斜斜的,還有白雲生的人。
駐足坐楓林晚,霜葉紅二月。
翻譯
山頂石徑歪歪斜斜,白雲誕生的地方有幾戶人家。我停下了馬車,因為我愛楓林的夜景,霜打的楓葉比鮮艷的二月花更好看。
簡要分析
詩通過詩人的情感傾向,繪制了壹幅以楓林為主景的山林色彩斑斕、絢麗多彩的秋色圖。遠離秋山的石徑首先給讀者壹種遠視感。山路頂端是白雲環繞的地方。路是人走出來的,所以白雲不虛幻,寒山蘊含生機。“白雲生有人”這句話很自然。不過,這只是針對後兩句,然後是詩人。我依舊停在山前,只因為山如火如荼,比春花的楓葉更勝壹籌。與遠處的白雲和不壹定看得見的人相比,楓林更充滿了純粹的美和生命的活力。
江雪
劉唐宗源
百山無鳥,千徑無足跡。
壹只小船,壹件竹鬥篷,壹個老人在冰冷的江雪中釣魚。
翻譯
四周山巒起伏,空無壹物,沒有鳥鳴思維模式的寄與跡。所有在山內外穿梭的小路,都沒有人的痕跡。只有在寬闊而平靜的江面上,壹個戴著鬥笠的老漁翁正獨自坐在孤舟上垂釣。
簡要分析
柳宗元的山水詩大多描寫幽冷的境界,以此來表達他對迫害和貶謫的苦悶和憤慨。這首詩描繪了壹個漁夫獨自在寒冷的河中捕魚,表達了詩人永貞在革新失敗後盡管處境孤獨卻不屈不撓的性格。
前兩句“百山無鳥,千徑無足跡”描述的是雪景,而“千山”“萬景”都是誇張。山上要有鳥,路上要有人。但是,“鳥飛走了”,“人消失了”。詩人用鳥飛得遠遠的,行人消失的場景,渲染出壹種荒涼寂寞的境界。雖然沒有直接使用“雪”這個詞,但讀者仿佛看到了鋪天蓋地的大雪,感受到了刺骨的寒冷。這是當時惡劣政治環境的反映。
三四句“壹只小船,壹件竹鬥篷,壹個老人在冰冷的河水裏釣魚——雪”,刻畫了壹個漁夫獨自在冰冷的河水裏釣魚的形象。在壹個大雪紛飛,幾乎沒有生命的地方,有壹只孤獨的小船。船上有個漁夫,穿著蓑衣,壹個人在白雪皚皚的河上釣魚。這壹漁父形象顯然是詩人本人的寫照,壹波三折地表達了詩人在變法失敗後的孤獨卻不屈不撓。
《春天的希望》唐杜甫
雖然壹個國家被分裂了,山川河流依然存在,春天重新回到綠色的樹木和草地,花瓣像眼淚壹樣落下,孤獨的鳥兒唱出了它們的悲傷。
經過三個月的戰火,壹條家信抵得上壹噸黃金,我撫著白發。它變得太薄了,再也裝不下發夾了。
翻譯
京城已毀,只剩山河,北京的春天處處蕭瑟,處處草木深。花因時事落淚,鳥因悵惘而泣。戰爭已經持續了很長時間,很難收到家裏的來信。白發越撓越不會梳。
做出贊賞的評論
全篇圍繞“王”二字,前四句借景並景抒情。詩人通過描寫茂盛的植被和人煙稀少的長安城來襯托這個國家的毀滅。第壹首《國雖分裂,山河長存》震撼人心,有歷史滄桑感。寫的是國破民窮的淒慘景象。“花瓣如淚落何處,孤鳥悲鳴”這兩句話,把花鳥擬人化,感受國家的分裂。長安的花鳥為他們落淚。他們通過花鳥抒寫春天,用擬人化的手法表達亡國離別的悲傷。詩人從登高走向遠景,從遠到近,感情由淡到濃,含蓄地傳達了詩人在感情與景物的交叉轉換中的嘆息與憤怒。國家動蕩,戰亂連年,民不聊生。這個時候收到家裏的來信就顯得尤為可貴。詩人從側面反映了戰亂帶來的巨大痛苦,以及動蕩時期人民迫切想知道親人是否平安的心情。同時也用來之不易的家書表現了詩人對國家的深切關懷。兩句話的結尾,詩人越來越稀疏的白發連插都插不上,詩人的焦慮和憤慨用行動表現得又深又廣。全詩情景交融,感情深厚,卻含蓄凝練。
全詩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自憐、思念親人的情懷。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道季節,當春天來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夜路黑,河船明。看紅濕處,金冠城花重。
翻譯詩歌
這場雨似乎來得正是時候,就像春天萬物生長壹樣。細雨隨著春風在夜晚悄然而至,潤物細無聲。雨夜裏,田埂之間的小路漆黑壹片,只有河裏的漁船上的燈獨自亮著。如果早上起來,金冠城將是萬紫千紅!帶著雨水看紅花地,妳會看到金冠城的花因為雨水而飽滿沈重。
做出贊賞的評論
這首詩是關於“雨”的,詩人敏銳地抓住了雨的特點,從各個方面進行了描寫。前兩句描寫雨季,直接贊美雨。雨仿佛知道人的心思,在最需要的時候悄然而至。後六句重點是“夜雨”。田野壹片漆黑,應該只有壹點漁火出現。詩人於是興奮地猜測:等到天亮,在金冠城裏。
蒲啟龍說:“寫雨切入黑夜容易,切入春天難。”這首詩《《春夜喜雨》》不僅切入黑夜,切入春天,而且寫出了壹場典型春雨的高尚品格,即“好雨”,表現了詩人和所有“好人”的高尚人格。
相思堂王維
當那些紅色的漿果在春天到來時,在妳的南國枝頭泛起紅暈。
為了我,帶壹抱回家,作為我們愛情的象征。
詩意
紅豆樹生長在南方。春天來了,它會長出多少新枝?希望妳能多摘些紅豆,最能引起人的思想。
評論和分析
這是壹首用詠物來表達對愛情向往的詩。壹個名為“河流給李龜年的禮物”,這表明,毫無疑問,妳盡快關心妳的朋友。第壹句受事物啟發,語言簡單卻富有想象力。然後,我發了壹條帶著疑問的信息,意味深長地寄托了我的感情;第三句暗示珍惜友誼。表面上看似讓人懷念,背後卻深深蘊含著自己愛的分量。最後壹個雙關語既切中要害,又表達了情感。這首詩優美婉約,充滿思想,語言平實,節奏和諧。可謂絕句中的極品!
唐代有許多膾炙人口的絕句被樂師廣為流傳。王維的《相思》是梨園弟子愛唱的歌詞之壹。據說天寶起義後,著名歌手李龜年住在江南,經常為人們唱這首歌,所有的聽眾都被感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