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是現代中國對學齡前兒童的教育。
1古代“啟蒙時期”和現代“敏感時期”?
大家壹定聽說過現代啟蒙教育的“敏感期”,即孩子在成長的每個特定時期都有壹種特殊的感受能力,讓他們能夠非常迅速地感受到某種知識和技能,並迅速吸收。敏感期的教學會事半功倍。
意大利學前教育專家蒙臺梭利創立的蒙臺梭利教育法,就是基於兒童的敏感期進行啟蒙教育,讓兒童在最合適的時間得到最大的成長。
在古代,啟蒙是指孩子進入私塾,開始接受啟蒙教育,多為識字和讀書。古代孩子的啟蒙年齡壹般在4歲左右。古代教育家認為,4歲是孩子學習漢字的最佳年齡,15歲從識字到進入大學的階段稱為啟蒙階段,孩子的記憶力最強。
清代陸詩怡曾在《論小學》中說:“十五計劃以前,物欲未染,知識不發達,人們記的多,懂的少......老朋友使他們熟悉他們所閱讀的壹切。再大壹點,不但不肯讀,還讀不下去。”
可見古人認為孩子在十五歲之前沒有沾染物欲,沒有對知識的理解。這時候他們要多學多記,盡量多讀。否則,他們老了,不僅不願意讀書,而且很難讀書。
無論是幾千年前的古代,還是繁榮的現代,我們對啟蒙教育的觀念和重視程度都有過之而無不及。雖然略有改變,但最終目的是“教人,早教”。
2古代“詩”與現代童謠
《詩經》被稱為中國古代詩歌的開端,也是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期(11世紀至6世紀)的詩歌,311首。
《詩經》的內容講解了關於植物、動物、生命的知識,以及二十四節氣、天文歌謠、數學珠算公式。
《詩經》的內容充分發揮了中國母語漢字的韻律特點,書寫形式對仗朗朗上口,以此為載體,讓孩子或初學者更容易接受,實現知識的傳播。
現代兒歌、童謠就是由此演變而來的,只是書面表達簡化了,意思直觀明了,內容更加生動有趣。
像小孩子最熟悉的壹首童謠:“小老鼠,上燈臺偷油吃,下不去。”喵,喵,貓來了,嘰裏咕嚕地滾下來。"
童謠的內容有很強的節奏感和節奏感,每壹句都有對應的韻腳。這種語音模式給孩子帶來了語言興趣。同時,壹首兒歌或童謠往往講述壹個故事,包括開頭、中間和結尾。這種故事邏輯會為孩子以後理解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展做鋪墊。
3古代“童書”和現代繪本?
據史料記載,中國古代最早的識字課本是西周的ZH·片玉,現已失傳。從秦代李斯的《倉頡篇》可以推斷,《世說篇》大概是按照意義關系排列的,四字為句,兩個韻。
秦以後,倉頡、李稷、博學都重視識字和寫字,這是師說的發展。
西漢以後,有了新的發展。《倉頡篇》是漢初流行的識字課本,也是中國歷史上第壹部廣泛使用的統壹識字課本。
後來孟凱要讀的《千千三百》,就是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百家詩的縮寫,對應著著名的“四書五經”,俗稱“啟蒙小四書”。
這四本書在宋代以後的中國私塾中廣泛使用,普及程度非常高。這種通俗讀物寫得很認真,有些還是著名作家寫的。
“天地黃軒,宇宙萬物。日月滿,陳粟在列。寒來暑往,秋收冬儲。當我是閏,我就老了,法調陽。”
這是南北朝時期創作的《錢文子》,其中自然知識與筆觸融為壹體。
前四句解釋了宇宙的規律:天是藍黑的,地是黃的,宇宙在混沌無知的狀態下形成。太陽西升西落,月亮圓缺,星辰遍布無邊的太空。
最後三句話清楚地描述了四季的變化:寒暑循環,秋天收割莊稼,冬天儲藏糧食。把幾年的閏盈積累起來做成壹個月,放在壹個閏年。最後,“法性情調陽”是指古人用六法六氣來調節陰陽。
千字文的內容生動有趣,是關於大自然的知識,如月亮、太陽、星星和四季的變化。百家姓也是押韻句的四字體,蘊含著對中國姓氏文化的傳承,對中國文字的理解,對社會生活的理解。
在古代,識字和寫字是主要任務。盡管這種語言盡可能的有趣和生動,但是對於孩子們來說,所有的單詞仍然是枯燥和沒有吸引力的。
相比較而言,現代繪本也是基於不同的知識主題,但表現形式以圖片為主,文字為輔,色彩鮮明,人物形象生動,動作誇張有趣,更針對孩子的特點,吸引他們的註意力。
以前的學習方式壹般是老師教,形式單壹,對知識的接受容易形成思維定勢。現代繪本增加了很多內容形式,比如親子遊戲互動、音頻輸入、3D立體...可以激發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4古代“習慣染”與現代學習氛圍
孟子的母親,被稱為孟母。孟子小時候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學了壹些崇拜之類的東西,玩遊戲處理喪事。他媽媽說:“這個地方不適合孩子住。”於是他把家搬到了市場上,孟子學到了壹些商業和屠宰的知識。
母親又想:“這個地方還是不適合孩子住。”我把家搬到了龔雪。孟子在朝廷學會了鞠躬進退的禮儀。孟母說,“這是孩子們生活的地方。”在這裏定居。孟子長大後學了六藝,獲得了大學者的美譽。這位先生認為這是孟母逐漸啟蒙的結果。
這就是史料記載的著名的“孟母三大運動”的故事。孟母為了讓孩子有壹個真正好的教育環境,煞費苦心。孟母註重學習環境,培養孟子,最終使孟子成為大學者。
在古代,學琴棋書畫的“才子佳人”,往往出自大家族,非富即貴,書香門第。這樣的家庭背景環境會從小陶冶孩子的個人修養,相互交往的人也會講究“相濡以沫”。
相反,貧困家庭可能請不起老師教書,更別說爬高枝了,可能壹輩子都是文盲。在那個教育沒有完全普及的年代,環境對教育有著決定性的影響。
可見古人並不比現代人目光短淺。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教育的普及,上學成了孩子成長的必經之路。家長對啟蒙教育的關註度越來越高,報各種興趣班,花錢,托關系去貴族學校,國際學校也屢見不鮮。只有高質量的學歷,突出的個人能力,高質量的朋友圈,才是他們未來成功的決定性因素。
自古以來,時勢造英雄,環境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成人預付50%的費用
古代啟蒙教育最突出的就是“仁”的教育。從自身辦學開始,在最初的辦學階段(也就是小學階段)首先強調的就是德育,即對貴族子弟進行道德教育,教給他們壹些道德行為準則。
在孔子時期,道德教育被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孔子強調了君子的三個修養要求。所謂“仁者不憂,智者不惑,勇者不懼”。道德、智慧、勇氣都是必須的,但最重要的是君子道德的培養。
孔融讓梨教我們謙遜;《曾子避席》教導我們尊師重道;“曾經參與殺豬”教會了我們,父母和孩子說話要守信用...這些都是品格和道德的經典故事,具有大家壹致推崇的普世價值,至今仍廣為流傳。
現代教育講究“德智體美勞”,也把做人的德性放在首位。因為“德”是社會性的,其他屬性可以歸於自我,但必須由德來提升。
北大殺人案,復旦投毒案,雖然都在名牌大學,但是完全沒有道德底線,即使取得再高的成績也不能算是“成年人”。這些過激行為是道德腐敗的放大。
從小老師就教導我們:物歸原主,在別人有困難的時候樂於助人,待人真誠善良...這些事雖小卻彰顯了人性和原則,只有建立在這些優秀品質基礎上的個人發展才有意義。
幾千年過去了,教育制度、教育方法、教育內容都在不斷變化。只有對教育的重視程度只增不減,啟蒙教育才成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積累和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