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文體與格律詩
這是根據詩歌語言節奏的和諧程度來劃分的,是壹般和諧還是非常和諧(最高和諧)。
(1)近體詩:就文學體裁而言,近體詩是以中國白話文為載體,以語言節奏的普遍和諧再現生活抒情性的語言藝術。代表作是中國當代詩人於水的《妹妹》。
(2)現代格律詩:就文學體裁而言,現代格律詩是以中國白話文為載體,以語言節奏的最高和諧再現生活抒情性的語言藝術。現代格律詩的格律要求與古典格律詩相同,如定字、定句、定節、定級、定韻。
(見《水的詩兆》)
敘事詩和抒情詩
這是根據作品內容的表達方式來劃分的。
(1)敘事詩:詩歌包含比較完整的故事線和人物形象,通常以詩人激昂的唱腔來表現。史詩、故事詩、詩化小說都屬於這壹類。古希臘荷馬的《赫裏亞特》、《奧德賽》等史詩;中國詩人李記的《王貴與李祥祥》等故事詩;英國詩人拜倫的《唐璜》和俄羅斯詩人普希金的《葉甫蓋尼·奧涅金》等詩化小說。
(2)歌詞:主要通過直接表達詩人的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不要求有完整的故事和人物。如情歌、頌歌、挽歌、挽歌、牧歌、諷刺詩等。這樣的作品還有很多,就不壹壹列舉了。
當然,敘事和抒情並不是絕對分離的。敘事詩也是抒情的,但它的抒情性要求與敘事緊密結合。抒情詩往往敘述壹些生活片段,但不能鋪開,要服從抒情的需要。
韻律、自由、散文和韻律
這是根據作品語言的音韻格律和結構形式來分類的。
(1)格律詩:是按照壹定格式和規則寫成的詩歌。它對行數、字數(或音節)、聲調和押韻、詞語的對仗、句式的安排等都有嚴格的規定。,如中國古詩中的“格律詩”、“絕句”、“歌”,歐洲的“十四行詩”。
(2)自由詩:是現代歐美新發展起來的詩體。不受格律的限制,沒有固定的格式,講究自然和內在的節奏,用韻大致相似或不用韻。字數、行數、句式、聲調相對自由,語言相對通俗。美國詩人惠特曼(1819—1892)是歐美自由詩的創始人,《草葉集》是他的主要詩集。這種詩風也在五四以來的中國流行起來。
(3)散文詩:是兼有散文和詩歌特點的文學體裁。作品中有詩意的意境和激情,往往充滿哲理,講究自然的律動和音樂的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不分支不押韻,比如魯迅的《野草》。
(4)韻詩:屬於壹種文學體裁。顧名思義,壹般是指每行詩的結尾必須押韻,詩讀起來像歌謠。這裏的韻詩是指現代韻詩,屬於壹種新的詩體,類似於網絡上流行的方的韻詩。2000年後出道。
現代詩歌和當代詩歌
按照詩歌發展的階段。
(1)中國現代詩歌:20世紀上半葉以前的詩歌稱為中國現代詩歌。
(2)中國當代詩歌:20世紀下半葉以後的詩歌稱為中國當代詩歌。
特性
現代詩歌的特點是:
1.形式自由;
2.內涵是開放的;
3.形象管理比花言巧語更重要;
4.它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形象生動,抒情性強,音樂性和諧,在形式上分支排列。
體裁形成
代表新詩創始時期最高成就的,是創造社的主將、浪漫主義詩人郭沫若。五四時期各種社會矛盾的深化,喚起了先進分子的覺醒。因不滿現狀而抑郁的廣大青年,渴望通過爆發激情來尋找表達個性解放訴求的途徑。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壹批詩人從歐美浪漫主義詩歌中尋找靈感和力量。他們在理想的視野中揭露了封建的黑暗。作為舊秩序的叛逆者,忠於自己熱情和理想的壹代人,自然在思想上接受了浪漫主義,並以此作為藝術原則指導自己的創作。這就是以郭沫若為代表的壹批創作詩人推崇浪漫主義的原因。
郭沫若的代表作《女神》的詩,大部分寫於1920。他的創作以飛翔和呼嘯的抒情意象傳達了五四的時代精神。他拋棄了短詩運動中詩人的婉約趣味,創造了壹種大膽的詩風,音調渾厚,旋律快速,風格包羅萬象,不拘小節。他敏銳地意識到時代的要求,他的詩歌充滿了20世紀的動態精神。女神的基本精神在於創造,在舊的毀滅中尋求新的自我的誕生。郭沫若的自焚鳳凰形象體現了對舊世界的批判和抗爭意識,同時也象征著創造和追求光明的時代。郭沫若也追求西方現代文明與東方古代文化傳統的融合。《女神》中的許多作品以新詩的形式表達了現代精神的古老神話傳統,既與新世紀的戰鬥意識相聯系,又與中國的歷史文明特別是五四時代的精神相壹致。他將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詞匯引入新詩,豐富和完成了新詩現代意象的轉換和更新。《女神》之後,郭沫若有《星空》、《前峰》、《復辟》等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