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為什麽古代詩人對樓蘭恨之入骨,甚至寫到“樓蘭不破不還”?

為什麽古代詩人對樓蘭恨之入骨,甚至寫到“樓蘭不破不還”?

唐代邊塞詩人王昌齡在《參軍》第四首詩中寫道:“金穿金甲百戰,破樓蘭不還。”邊防軍保家衛國、英勇殺敵的決心在詩中得到生動的體現。但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註意到,古代的詩人好像都喜歡“踩樓蘭”。除了王昌齡,李白在《塞上之歌》中也寫道:“我願彎劍於腰,只為斬樓蘭。”杜甫在《欽州雜詩》的頸聯中提到:“當國歸國,樓蘭未歸。”樓蘭做了什麽讓古人如此痛恨?今天,包將向您介紹樓蘭與中原王朝的恩怨。

樓蘭古城

樓蘭是古絲綢之路上的小國,首都樓蘭城大致在今天新疆羅布泊西北岸。由於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漢朝和匈奴都想爭奪樓蘭的控制權。樓蘭國夾在兩大勢力之間,搖擺不定,搖擺不定。漢武帝派張騫開通絲綢之路後,所有使者都經過樓蘭。樓蘭王充當了匈奴的耳目,對西漢使者進行打擊和搶劫。

漢武帝劇照

當時漢武帝在位期間,對樓蘭的挑釁行為是不會容忍的。不久,漢軍四面楚歌,樓蘭王也被漢軍俘虜。漢朝大將任文奉命申斥樓蘭王的“墻倒眾人推”作風。樓蘭王傷心地說:“我是夾在兩個大國中間的小國,不做兩邊的附庸,我是不可能安全的。我願意遷徙到漢朝。”漢武帝對樓蘭王的答復很滿意,讓他回國。

漢朝軍隊

不久之後,匈奴人也得知了樓蘭王的態度,不再接近他。樓蘭王為了自保,把自己的兩個兒子分別作為質子送到漢朝和匈奴。樓蘭王死後,他的兒子被發配到漢朝,因犯法被囚禁,不能繼承皇位。匈奴派仆從先回國,做了樓蘭王。安貴預計將長期處於匈奴的領土上,因此樓蘭開始依附匈奴,並幾次襲擊和搶劫中國大使。

漢朝使者

王曾經是漢朝的壹個質子,他向漢朝投降,並向漢朝報告了這個情況。當時霍光當政,霍光派傅介子到樓蘭刺殺安貴,立屠劍為王。傅介子到了樓蘭,騙安貴說漢朝有賞,於是安貴高高興興地請傅介子和手下喝酒。當安貴喝醉時,傅介子砍了他的頭,對樓蘭滿巢武文說:“漢軍很快就會到達。如果輕舉妄動,只會給國家帶來災難!”

邊防士兵

沒想到樓蘭的大臣被嚇倒了。傅介子趁機做了樓蘭新王,封樓蘭為“鄯善”,並遷到泥城(今新疆若羌附近)。樓蘭原都是漢朝派定田地,成為統治西域歷史悠久的地方。公元400年,高僧法顯西天取經時,已是“天上無鳥,地下無獸,遍地只以枯骨為標耳”的景象。

除非我拿下樓蘭,否則我不會回來

公元4世紀後,北魏滅鄯善國,延續600多年的樓蘭國結束。古代詩人之所以壹直強調樓蘭的滅亡,主要是因為樓蘭數次反叛漢朝,襲擊並殺害了漢使。這種搖擺風格,不殺不足以讓大眾憤怒。畢竟漢朝的口號是:“公然對漢朝犯罪的人,即使躲得遠遠的也要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