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江南詩歌

江南詩歌

江南詩歌

江南

作者:韓樂福

原文:

江南可摘蓮花,何有荷葉。

魚在荷葉間嬉戲。

魚打荷葉東,魚打荷葉西,

魚打荷葉南,魚打荷葉北。

註意事項:

1,漢樂府:原為漢初官方采制樂部,後專指漢代樂府詩。漢惠帝年間,有樂府之官,當時大概有樂府。梁武帝時期,樂府規模擴大,成為專門的官職,掌管郊祀、巡行、朝會、宴飲時的音樂,還負責收集民歌,供統治者觀察風俗習慣,了解民情厚薄。這些由樂府創作的歌謠和其他詩歌被後人稱為樂府詩。

2.田甜:荷葉很茂盛。

3.柯:在這裏的意思是恰當,恰到好處。

詩意:

江南又到了采蓮的季節。

荷葉浮出水面被擠壓,

重疊,隨風飄動。

在厚厚的荷葉下,

歡快的魚兒不停地嬉戲。

我壹會兒就來,

然後我突然遊到了那裏,

我不知道是不是在東邊,

仍然在西方,

它在南方還是在北方?

贊賞:

這是壹首采蓮歌,反映了采蓮的情景和采蓮人的快樂心情。在漢樂府民歌中別有風味。

民歌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重復的音調,優美雋永的意境,清新活潑的風格,勾勒出壹幅亮麗的畫卷。壹望無際的碧綠荷葉,荷葉下自由快樂嬉戲的魚兒,還有在水上割荷塘的船上采蓮的壯漢俊男靚女的歡聲笑語,甜美的聲音,多美的江南風景啊!多麽安靜而生動的場景啊!從文化的角度來看,我們會發現這是壹首情歌,寓意著青年男女互相戲耍,追求愛情。看那些魚,遊來遊去,躲在荷葉之間,怎能不想到北方的大姑娘走進綠色的帳篷。

讀完這首詩,仿佛壹個清新的夏天就要來臨,想想都令人心曠神怡。不僅如此,我們感受到了詩人平和的情懷,心情也變得輕松起來。

詩中沒有壹個字是關於人的,但我們仿佛聽到了他們的聲音,看到了他們的人,感受到了壹種生機勃勃的青春和活力,體會到了采蓮人內心的喜悅,體會到了青年男女之間的歡樂和甜蜜。這就是這首民歌的不朽魅力。

憶江南的詩_憶江南的意義

憶江南的詩_憶江南的意義

江南記憶

作者: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曾經似曾相識。

日出時,河中紅花勝火,

春天,這條河像藍色壹樣綠。

妳能不記得江南嗎?

註意事項:

1,熟悉度:熟悉度。

2.紅色勝於火焰:鮮紅勝於火焰。

3.藍色:藍草,壹種葉子可以用來制造青色顏料的植物。

贊賞:

白居易先後做過杭州、蘇州刺史,江南美景給他留下了難忘的回憶。回到洛陽後,他寫了許多懷念舊遊的詩。六十七歲時,他寫了三首《憶江南》,表達對江南的贊美和懷念。這是第壹個。

第壹句,江南好,開門見山說實話。壹句好詞,飽含著詩人深深的敬佩。第二句是熟悉過去的風景,說明江南風景的美是當年自己感受到的,非常熟悉。這句話既落實了良言,又點出了話。

日出時,江邊的花比火更紅,而春天,江邊綠得像藍,具體描述了江南的春色:旭日東升,艷陽高照,江上五顏六色的花比火更紅;春江清澈美麗,在滿地綠草的映襯下,看起來比藍草還綠。詩人抓住了最具代表性的兩處江景,對江南春色進行了高度概括,將壹幅絢麗多彩、生機勃勃的春色圖呈現在讀者面前。最奇妙的是紅勝於火,綠如藍,既突出了同色烘染的加成和水綠,又使江華和江水背景有了不同的顏色,更加美麗可愛。

結尾我記不住江南的那句話,用反問句表示強烈的敬佩和依戀。

古詩詞憶江南詩

古詩詞憶江南詩

江南記憶

唐·白居易

江南好,

風景曾經似曾相識。

日出時,河中紅花勝火,

春天,河水像藍色壹樣綠,

妳能不記得江南嗎?

註意事項:

1.據《樂府雜記》記載,此詞又叫謝秋娘,是唐李德裕為已故嵇謝秋娘所作。又名《望江南》、《夢江南》。分為單音和雙音。單調的27個字,雙枯的54個字,全是平韻。

2、顏(音安):熟。

3、藍色:藍色的草,它的葉子能使綠松石染色。

翻譯:

江南是個好地方,

我熟悉那裏的風景。

日出時,河裏翻滾的波浪比火還紅。

春天的時候,壹條綠水的河,仿佛浸透了藍色的草。

怎樣才能讓人不總是懷念美麗的江南?

贊賞:

這個詞寫的是江南春色,第壹句就是江南好。用壹個既淺又圓的好字,抓住了江南春色的全部美好,作者的贊美和向往也包含其中。同時也是因為很好才可以忘記。所以這句話壹直被人暗暗調侃是為了忘記江南,和江南有關系。第二句熟悉風景,指出江南風景好,不是道聽途說,是作者在杭州外出放牧時的親身經歷和切身感受。這樣既落實了好字,又照顧到了憶字,是連接壹篇文章意義的絕妙筆墨。三四句話生動地詮釋了江南的美好,突出了江花的鮮艷色彩和紅綠的河流,給人以耀眼的印象。其中既有同色之間的相互對比,也有異色之間的相互對比,充分顯示了作者良好的上色技巧。文末《忘不了江南》全詞,既表達了生於洛陽的作者對江南春色的無限敬仰和懷念,又營造了壹種綿長持久的韻味,將讀者帶入了纏綿悱惻的境界。

用十幾個字概括江南的春色並不容易,但白居易巧妙地做到了。他不描寫江南常用的花、鶯,而是以江為中心,巧妙下筆,通過紅過火、綠如藍的對比,展現江南明媚耀眼的春光。在大詩人杜甫的詩中經常可以看到不同色彩對比的描寫手法,如兩只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飛上天空,壹只河鳥飛越白茫茫,壹座山青花燃。兩種不同的顏色相互映襯,使詩歌如畫。白居易也走了這條路,從他的詩裏也能看出來。晚霞燒紅了,晴空比藍更藍,春草綠了,連夢都亮了。晚浪紅近長安,綠浪東西南北,紅柱390橋。所以在白居易的作品裏,江南的* * *從第壹天起就有了色彩,江花(也許是水花)和河水,也因為烘染的方式形成了我們想象中的畫面,色彩炫目,層次豐富,幾乎不需要更多的聯想。江南的春色已經撲面而來。

《遇見李龜年》的詩學解讀

《遇見李龜年》的詩學解讀

在河的下遊遇見李龜年。

作者:杜甫

原文:

在祁家,經常看到妳的表演;在催酒堂之前,也曾多次贊嘆妳的藝術。

不曾想,在這江南風景區;正是落花的季節,能遇見妳這個老熟人。

註意事項:

1,李龜年:唐朝開元、天寶時期著名的音樂家,擅長唱歌。因為受到唐玄宗的青睞,所以很受歡迎。安史之亂後,李龜年住在江南,以賣藝為生。

2.齊王:唐玄宗李隆基的弟弟範麗,以愛學習、愛才情、氣質高雅著稱。

3、普通:經常。

4.崔九:兄弟中排行第九的崔帝,是崔坤的弟弟。唐玄宗在位的時候,曾經是寺裏的監工,很得唐玄宗的寵愛。崔在當時是壹個有名的姓氏,這表明受到重視。

5.江南:指今天湖南省壹帶。

6.花期:春末,通常指農歷三月。落花有很多含義,人老珠黃,社會的弊病和混亂也在其中。

7.小君:李龜年。

詩意:

我經常在齊王府看妳的表演。

在崔面前,我也多次欣賞過妳的藝術。

沒想到,這風景裏有壹個大江南;

落花時節,又能遇見妳,老相識。

贊賞:

這首詩是杜甫絕句中最抒情最有意味的壹首。它只有二十八個字,卻包含了時代生活的豐富內容。這首詩感傷而蒼涼。李龜年是唐玄宗初年的壹位著名歌手,他經常在貴族豪門中演唱。杜甫少年時才華橫溢,經常出入齊王李隆範和中書監崔棣的大門,以便欣賞李龜年的歌唱藝術。詩的前兩句是在回憶過去與李龜年的交往,表達詩人對開元初年繁榮的關註。最後兩句是對國事衰敗和藝人飄忽的感慨。只有四句話概括了整個開元時期(註:開元時期為713年,741年)的滄桑巨變和人生巨變。語言極其平實,內涵卻無限豐富。開元年間,著名歌手李龜年經常在貴族世家大族中演唱。杜甫與李龜年的第壹次相遇是在他開始詠鳳凰的青年時代,當時恰逢所謂的開元盛世。當時王公貴族普遍愛好文學藝術,杜甫因其早期的才華,被齊王李隆範和中書監崔棣延用,使其能在他們的府邸裏欣賞李龜年的演唱。壹個傑出的藝術家不僅是特定時代的產物,也是特定時代的象征。在杜甫心目中,李龜年與繁榮的開元時代和他自己浪漫的青少年生活緊密相連。幾十年後,他們在江南重逢。此時,歷經八年動亂的唐朝已經從繁榮的巔峰跌落,陷入諸多矛盾之中;杜甫漂泊潭州,散裹屍骨,奔波苦而不溫,後期境遇極其淒涼;李龜年也生活在江南。每次有美景,他都會唱很多歌,在座位上聞壹聞。他得不哭不喝(《明太祖雜記》)。這種相遇,自然容易引發杜甫壹直郁積在胸中的無限滄桑。在祁家,經常看到妳的表演;在催酒堂之前,也曾多次贊嘆妳的藝術。雖然詩人是在回憶過去與李龜年的交往,但他流露出的是對開元盛世的深深懷念。這兩句話看似很輕,但蘊含的感情卻是深沈而凝重的。在齊王府和在崔面前,看似隨便說了幾句話,但在當事人眼裏,這兩位文學名人經常優雅聚集的地方,正是開元全盛時期多姿多彩的精神文化集中的地方,他們的名字足以勾起詩人對全盛時期的美好回憶。在那個時代,當詩人進進出出的時候,與李龜年這樣的藝術明星接觸是不尋常的,也不是什麽難事。多年後回想起來,那簡直是壹個遙不可及的夢想。這裏包含的天地分離的感覺,讀者壹定要結合下面兩句話去品味。兩首詩在重疊的吟唱和吟誦中,流露出詩人對開元盛世的無限眷戀,仿佛在延長回味。夢壹樣的回憶,終究改變不了現在的現實。不曾想,在這江南風景區;正是落花的季節,能遇見妳這個老熟人。風景秀麗的江南,原是承平時代詩人向往的樂遊之地。在此期間,詩人真正面對的是雕謝的季節和滿頭白發的流浪藝術家。花落時,似即席書,又似別樣,有意無意之間。這四個字是對世風日下、社會動蕩和詩人的沒落、疾病的隱喻,但詩人壹點也不刻意比喻,這種寫法特別混亂。再加上“正好”“又”的虛詞轉折跌宕,字裏行間有無限感慨。江南美景,與混亂的脫離時代,沈淪的人生經歷,恰恰形成了壹個有力的對比。壹個老歌手和壹個老詩人在流浪中重逢,流動的風景點綴著兩個憔悴的老人,成為時代滄桑的典型寫照。它無情地證實了開元盛世已成歷史遺跡,壹場翻天覆地的巨變讓經歷過盛世的杜甫和李龜年淪落到不幸的地步。感情很深,但詩人寫到落花之時遇到君主,卻以陰郁的心情接受了,在沈默中孕育著深深的嘆息和痛苦的悲哀。所以壹開始,但是最後,我連壹句話都不想說,很有意義。清代沈德潛評價這首詩:意未施,案未破。詩人未說出口的意思,對於李龜年這種有類似經歷的當事人來說,不難理解;對於後世善於識人論世的讀者來說,不難把握。就像李龜年在《長生殿彈詞》中唱的那樣,當時天上的歌聲是清晰的。如今,鼓聲沿街鼓點,唱出了無盡的興亡夢,奏出了無盡的悲嘆,還有對山川的嘆息等等。,雖然意思並不比杜甫的詩多,但很像劇作家從杜甫的詩中演繹出來的。四首詩,從《齊王家唱》、《崔前》到《江南團圓》,40年來,連接著時代的滄桑和人生的巨變。雖然沒有壹首詩直接涉及時代的生活經歷,但通過詩人的追憶和惋惜,表現了大動亂給唐代物質財富和文化繁榮帶來浩劫的陰影,以及它給人們造成的巨大災難和創傷。就像老戲的舞臺上沒有布景壹樣,觀眾可以通過演員的歌唱表演想象出非常廣闊的空間背景和事件過程;也像壹部小說,往往通過壹個人的命運來反映壹個時代。這首詩的成功創作表明,像絕句這樣的短體裁,在藝術概括度高、生活閱歷豐富的大詩人身上,是可以有很大容量的,在表達如此豐富的內容時,可以達到毫不費力、渾然壹體的藝術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