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內容:
擺手舞反映了土家族的生產和生活。比如狩獵舞,表現狩獵活動,模仿動物動作。包括《追猴》、《拖雉尾》、《犀牛望月》、《磨鷹翼》、《跳蛤蟆》。列中國第壹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農業舞蹈。主要表現了土家族的挖土、播種、紡棉、割火殘、燒灰積肥、織布、拉麻蛇、插秧、種玉米等農耕活動。
掃地、打蚊子、打粑粑、打水牛、抖跳蚤、比腳、擦背等十余種生活舞蹈。以前有軍前舞,雞尾酒會舞,現在已經失傳了。
擺手舞伴有打擊樂器,打擊樂器兩邊各有鼓和鑼。壹面牛皮鼓,壹對鼓槌,壹面大鑼,壹個鑼槌。鼓的直徑約為0.6-0.85米,高度約為0.65-0.85米。大鑼直徑0.65-0.85米不等,凹凸深度約0.04米。鼓槌和鑼是根據鼓和鑼的大小來配置的。
演奏時,壹兩個人在波堂中央擊鼓叫鑼,指揮觀眾。常用的曲牌有單擺、雙擺、磨鷹翅、播種等。節奏平穩,力度清晰,渾厚深沈。
擺手舞是壹種綜合的歌舞藝術,它的歌叫“浪歌”。不過據說很久以前就有搖手唱了,現在有兩首搖手歌被保留了下來。壹個是民謠《挖坑吃飯》,壹個是《唱歌的士兵》。歌詞簡單,卻透露著樸素的人生哲學和英雄崇拜的觀念。
——by百度舞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