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現代詩歌 - 列舉天文經典

列舉天文經典

中國古代天文名著簡介

劉津伊

成就輝煌的中國古代天文學孕育了豐富的天文經典,古代天文學家用他們飽含知識的筆墨書寫了許多著名篇章,給我們留下了非常珍貴的天文遺產。

日歷作品

歷法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包括年、月、日、時、節氣的排列,還包括日、月、墾、蝕、影、缺、星、天劃分等運動。因此,中國古代歷法具有今天天文歷法的性質。

《夏鄭瀟》是現存最古老的書籍之壹,據說是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的壹部歷書。記載了人們通過觀察天象和物候來確定農時的知識。最初是《戴笠筆記》中的壹篇文章,後來單獨成冊流傳。據考證,正文只有400多字。就天文知識而言,它以十二個月的順序記錄每月的星象,如早晚出現在南方的星星,北鬥的手柄方向,銀河在天空中的位置,太陽在群星中到達的位置。此外,還有每月的氣象、物候和農政活動要做。比如:“第壹個月,開始蟄的時候,壹低頭就看到了。”。當初,桶柄掛在天上...這裏的“巨”和“神”都是星名,“鬥柄”是北鬥七星的勺柄。此書是否為夏朝歷書,學術界尚無定論,但最晚成書於春秋時期(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根據書中反映的天象,顯然有更早時代的資料。

自漢代(公元前205年至公元220年)以來,已有完整系統的歷法著作,包括各歷史朝代已頒布和未頒布的歷法* * *約100種,大部分收錄在《二十四史·律歷誌》中,是研究中國歷法的寶庫。現在選壹個簡介。

《三歷》,劉鑫(?-23),壹般認為是在漢武帝元年(公元前104)鄧萍、顏等人所撰《大楚歷》的基礎上稍加修改而成。這是現存最早的完整歷法,後世歷法的基本內容壹般此時都有。“三歷”有七節:統母、訓母、五步、統術、訓術、歲術、世經。太陽和月亮運動的基本常數和計算方法,包括回歸年、農歷正月的長度、壹年中的月數、日食周期、農歷正月和節氣的計算方法等。五步行星的基本常數和計算方法,包括交會周期、運行動力學、侵染規律、行星位置預測等。歲術講恒星年齡和年代學的計算方法,世經講考古年代學。“三歷”也明確規定在中性月份設置閏,選擇壹個“上元”作為歷法的起點。這三部歷法的這些內容對後世的歷法影響很大,有些至今仍在使用。清代學者錢大定(1728-1804)、李銳(1773-1817)、董有成(1791-1823)。

《乾象歷》是劉虹(約135-210)於建安十壹年(公元206年)所作。它在月球運動的研究上取得了新的進展,首次提出了月球近地點(近日點)的運動,從而計算出近日點的長度,並在壹個近日點上逐日編制出月離表,首次提出黃白交角為六度(和壹個數),首次提出了日食極限的計算方法,對後世歷法產生了重大影響。

《黃李稷》是(544-610)於漢文帝仁壽四年(公元604年)所作,未刊。皇帝的歷法考慮了日月的不均勻視運動來計算日月相遇的時間,建立了等距二次差插值法。為了獲得任意時刻的定月改正值,建立了任意區間二次差分插值法的公式。這在中國天文學和數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而後世歷法中用於計算日、月、地五墾運動的內插法,大多繼承了黃的方法並繼續發展。

《大李巖》為唐玄宗十五年(公元727年)壹僧壹黨(公元683-727年)所作,後由(公元667-730年)和陳編纂。唐玄宗十七年(公元729年)出版,天寶十年(公元751年)使用。開元二十壹年(公元733年)傳入日本,在日本使用了近百年。大衍的歷法結構嚴謹,條理分明,歷術七章,具體的計算就不敢說了。此外,還有12個歷法討論(包括三個簡短的例子),談論歷法的理論問題。那是大衍歷寫的壹篇論文,俗稱大衍歷討論。大李巖的提法是從制造儀器開始的,基本天文數據是通過實際觀測確定的,這是壹種科學方法。大衍歷制定後,我們對太陽和月亮的不均勻運動有了正確全面的認識。通過實際觀察,打破了千年來“壹寸之差,十萬八千裏”的謬論。在計算方法上,《大衍歷》中的非等間隔二次差內插法比《黃濟歷》有所改進。

年表是元世祖至元十七年郭守敬(公元1280年)所撰,次年出版。明朝大歷歷繼續使用其法,前後使用了360多年,是古代使用時間最長的歷法,在天文數據和計算方法上達到頂峰。中國古典體系的歷法到此結束。後來西方的天文知識傳下來,影響了歷法的編制。現存《元史誌》中的《服役年譜》第壹、二章,是郭守敬在荀彧初稿(1225-1281)的基礎上重新編輯的。當時雖然已經出版了《計時日歷》,但是各種數據表和步進算法還沒有定型。元十八年(公元1281),王勛不幸去世,由郭守敬壹人主持。他“與全班相比,整整齊齊地分成了兩卷”服役歷共有七部,內容與大衍歷相似,但采用等間距三時差插值法計算日月五星位置,根據太陽經度用矢分圓法和類似球面三角形的方法求其赤經和赤緯。這兩種方法在天文學和數學史上都起著重要的作用。目前,許多中外學者都在研究服役歷。

《崇禎歷書》由徐光啟(1562-1633)主編,明末由李天經(1579-1659)續編,從崇禎二年到七年(1629到1639)。從多個方面介紹了歐洲古典天文學的知識,包括基礎天文學理論、三角學、幾何學、天文儀器、太陽、月亮和五大行星的運動和日食、全天星圖、中西單位換算等。* * *四十六種,137卷,采用第谷的太陽系(1546-1601)。在計算方法上,哥白尼(1473-1543)中關於天體運行和開普勒(1571-1630)中關於火墾運動的材料的許多章節都是翻譯過來的,歷法計算中沒有使用中國傳統的代數方法。最後壹個重要的轉折點。中國古代天文體系開始向現代天文學轉變。

明末民間歷書並不是根據崇禎歷書編制的。清代根據崇禎歷書編制的歷書壹直沿用到清末。《四庫全書》中有100卷《西方新算經》,是傳教士湯若望(1591-1666)根據《拜幀歷書》編輯的。

天文明星占作品

在中國古代天文學的發展中,占星術壹度超越了它的獨特作用。正是由於占星術的需要,許多古代占星家觀察和記錄了大量的天象,編纂了占星著作,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天文知識。所以中國古代的很多天文著作都是和占星術結合在壹起的。

《石星經》是我們所見到的最早的天文星象書,作者是戰國時期(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65438年+0年)魏的石申。該書原名《天文學》,內容涉及太陽、月亮、行星、日蝕、星辰、古代天文術語、宇宙概念等諸多方面,尤其是恒常修煉部分價值較高。①

《五星瞻》是1s73年長沙馬嶼堆漢墓出土的帛書。專門講五大行星的運動和壹些天文知識,壹個藥丸部分,8000字。這本書寫於漢武帝張前壹年(公元前179年至公元前164年)。它詳細描述了五大行星的運動,成為後世歷法中“踏五星”工作的先驅。書中對金星和土星的會合期設定得更加準確,逐年記錄了從秦始皇元年(公元前246年)到漢武帝三年(公元前177年)70年間木、土、金的開墾動態,是研究古代行星問題的重要資料,引起了中外學者的廣泛關註。

漢代還有兩部重要的天文著作值得壹提,即《堯》和《周批》。天宮書是史書記載之壹。公元前壹世紀,司馬遷寫的是145還是135-?),可以算是當時天文知識的總結。特別是《星宿》部分記錄了當時公認的全天星,有十多組名稱,500多顆星,是最早的關於全天星的完整文獻。後來橫墾的很多名字都受其影響。《天官誌》除了星辰之外,還包含了行星、司、日月古象、怪天象、雲和氣、天文記錄和記載等。是研究秦漢天文學乃至先秦天文學的權威文獻。《史記·天宮書》開創了後世史書記載天文的傳統。《二十四史》中有十幾部天文記錄,為研究中國天文文學史提供了系統而全面的資料。其中,李(602-670)所著《晉書·天問誌》內容豐富全面,並已譯成英文在巴黎出版。

《周拍舒靜》成書於公元前壹世紀西漢末年,是《算經十書》之壹,被稱為《算天書》。其實主要是壹部天文著作。全書分上下兩卷,重點講述了當時的壹種宇宙結構理論——蓋天論,詳細介紹了天地結構的計算方法、太陽視軌道的大小、壹周的英裏數、圓形蓋天論式墾荒圖的制作等。它是壹部系統而詳細的關於蓋天論的古籍。

《踏空之歌》是壹部以詩歌形式介紹整個天空中星星的名稱、數量和位置的天文著作。據說這是唐代王喜明寫的,丹元成了他的名字,有時也被丹紫苑稱為“踏空之歌”。詩為七言十日,有韻。《滿天星》在詩中是按照三壁二十八家的劃分方法編的。讀這首詩就像在星空中漫步。“句中有圖,字中有象”,易於辨認和記憶的滿天星,是古人學習天文的必讀之作。宋代重修的《靈臺秘園》壹書中,天空之歌配上星圖,星空景象越來越清晰。

《GVT秘園》原是北周於吉所作。據隋書《經籍誌》記載,* * *共120卷,現僅存20卷,為北宋王安利等人重修。該書收錄了345顆恒星的赤道坐標值,是我國現存的第二部星表。其觀測日期為北宋仁宗祐年間(公元1049年至1053年),對研究宋代的觀星很有幫助。

《開元詹靜》共120卷,為唐代翟坦斯達所作。寫於唐玄宗六至十四年(公元718至726年),故又稱大唐開元詹靜。失傳於唐以後,明神宗萬歷四十四年(公元1616),安徽歙縣人程明山偶然發現了壹尊古佛像的肚子,這只佛像再次流傳至今。它是壹部完整的唐代以前的天文星占學著作集,摘錄和編纂了當時所能見到的70余種古代天文星占學書籍,內容涉及天文星占學、氣候、奇異現象等。天文學上有名詞解釋,宇宙論,太陽月亮行星的運動,28夜的距離。甘德、石神和吳澄描述和核對了全天星的名稱、數目和位置,包括石的星表。此外,還有當時使用的林德歷法的基本資料,作者翻譯的印度九種歷法等16種著名的古代歷法,為我們提供了唐代以前天文學歷史的重要資料。由於《開元詹靜》的編纂,許多古代丟失的天文衛星的內容得以保存,這使《開元詹靜》成為壹部非常有價值的書。

到了唐代,另壹部天文星象著作《易思占》是李所作,其中也摘錄了許多已經失傳的古代星象著作的片段,包括天文、氣象、星象等,內容也非常廣泛。明代還有壹部《觀象戲詹》,作者不詳,也是田文興詹書中的壹部有價值的作品。

天文恒星的著作中有壹些迷信的成分,應該作為糟粕丟棄,但通過大量的天象和奇特的天文記錄,我們可以了解歷史上許多有價值的天文事件,如新星超新星的爆炸、替換星的出現和分裂、流星雨的變化、變星的光變、日食的景象、歷史年份的黑子日冕變化、行星的運動、地月系的變化等。,是現代天文學的理論研究《二十四史》等天文星占書中保存了大量的古代天象記錄,為現代天文學研究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古代資料。全世界的天文學家都非常珍惜它,由於這些古代資料的現代利用,形成了壹門新的天文學分支——歷史天文學。這也是中國古代天文學現在受到全世界科學界特別關註的原因之壹。

天文儀器廠

天文儀器是觀測的工具,在古代天文學的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國古代創造了各種精美的天文儀器,如標準表、漏壺、軍器、軍器等。不僅實物保留至今,而且還有壹些專門的著作描述它們的偽結構和原理。這不僅在天文學上,而且在機械設計技術上都有很大的價值。

漢代大科學家張衡(78-189)是水運的發明者。他的《渾田義筆記》不僅是我所說的壹部重要著作,也是制作渾象的指導。清代洪編著的《經林》卷二十六有全文,對漏壺有結構性描述。提供了渾天理論的基本觀點,渾象的制作,多級破釜酒吧的偽結構等古代資料。

《新儀象法》是宋代蘇頌(1020-101)所作的水運儀象臺設計規範,寫於少生元年至三年(1094至1096)。書中有60種圖片,詳細介紹了北宋雍運儀的整體結構和尺寸。卷首有入儀之象,說明此儀的由來、過程及特點。卷介紹渾天儀,卷介紹大象,卷介紹整個樂器舞臺,舞臺上所有的原動機和傳動機器,以及報時系統。最後有壹段是關於整個儀器臺移動的過程,這是我國現存最古老的機械設計圖。根據這本書裏的描述,在王振鐸(1912—1992)的主持下,中國歷史博物館修復了永雲樂器工作室。在復原研究過程中,證明該書有理有據,尺寸準確,反映了11世紀中國天文學和機械制造技術的成就。新的儀器方法還描述了萬年歷儀器平臺的三項重要發明:活動頂蓋、自動儀器旋轉裝置和鐘表擒縱機構。這些物品比歐洲同類發明早了幾百年。此外,書中還有兩套五星圖,是全天星圖的兩種表示。壹個是北極圈地圖加赤道帶橫道圖,有三個* * *;壹張是以赤道為界,兩極為中心的半天球面圖,還有兩張* * *圖。南極附近的天空在中國是看不到的,畫面空白。這種星圖繪制方法在國內尚屬首創。

關於中國古代幾個重要的天文儀器,我們可以看到《宋史》中沈括(1031-1095)的三篇論文,都是他在宋神宗熙寧七年(公元1074年)寫的。這三篇論文可視為樂器方面的專著。《渾儀儀》講了渾儀和渾象的制造歷史,指出渾儀和渾象是兩種不同的樂器,然後講了每壹代人制作渾儀的結構和他制作渾儀的經驗。《浮漏計》講的是閻肅在他之前最新發明的扁壺,詳細記錄了漏壺的結構和大小,漏壺用水的選擇等等。《景觀討論》講述了多表景觀測量的方法和景觀表的安裝制作,討論了大氣能見度的影響。這些都提高了我們對古代天文儀器的認識。

郭守敬對天文儀器的重要發明都記載在元的中。他詳細介紹了簡儀、楊儀、正片、景觀符號和窺視,包括它們的結構、大小和用途。這些儀器在天文儀器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元代以後也沒有專門的文章來介紹。因此,元的有關部分確實是天文儀器的又壹傑作。

《靈臺異象誌》是清初為天文臺制作的六種大型天文儀器的設計手冊。由比利時傳教士費迪南·韋爾比斯特(1623-1688)編撰,完成於康熙十三年(公元1674年)。這六件天文儀器至今仍保存在北京建國門古觀象臺。分別是天體儀(象數)、黃道經緯儀、赤道經緯儀、地平經度儀、緯度儀(象限儀)、時限儀(距離儀)。

除了上面提到的天文典籍,中國古代還有很多有價值的天文著作。這裏特別要提壹下《天文學家和數學家傳記》,它匯集了數百位天文學家和數學家的生平和科學成就,是研究中國天文學歷史的重要資料集。它和其他許多著作壹起,系統而全面地反映了中國古代天文學的成就,它本身也是這壹成就的壹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