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著:
唐·白居易
長草是如此的茂盛,每年秋冬枯萎的草都要把草的顏色變濃。
野火不能燒盡它,春風的吹拂可以使它復活。
野草野花遍布古道,陽光下的草地盡頭是妳的旅途。
我再壹次送上了我的知心朋友,濃濃的草代表了我的深情。
翻譯:
古老的平原上雜草叢生,每年春天都生機勃勃,秋來變黃了。
盡管野火連綿不絕,春風依然欣欣向榮。
遠處,草覆蓋了古驛道,延伸到了空城,綠意盎然,清清楚楚。
綠草長在春天,送走遊子,草卻長滿了,留下了傷害。
作者簡介:白居易(772 ~ 846),字樂天,晚年又以信佛於香山而聞名。他出生在河南鄭州新鄭。他是中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實,被譽為“詩聖”、“詩王”。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流傳至今的有白的《長慶集》,代表作有《長恨歌》、《炭人》、《琵琶行》等。白居易生於河南鄭州新鄭,葬於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位於洛陽市郊。白元(白居易之墓)位於洛陽南部象山琵琶峰。